可笑至极!德舰执意到台海刷存在感,3大细节表明内心无比心虚

时事   历史   2024-09-15 18:01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2024年9月13日,德国两艘军舰“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号补给舰悄然驶入台海水域。这场在台海上演的“航行自由”秀,看似是一场堂而皇之的军事实力展示,实则是一次心虚与无奈的折射。表面上,德国宣称自己是在履行“航行自由”的权利,向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和其盟友表明立场;但实际上,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对中国反应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深深焦虑。

德国舰艇此番台海之行,透露出的不仅是德国的军事态度,更反映出其在大国博弈中的左右为难。

早在一个月前,路透社就曾报道德国舰队在台海附近的行动状况。当时,这些舰艇已经在等待柏林下达是否继续穿越台海的指令。这种迟迟不决的态度,早已暴露出德国的顾虑。而德国在行动前就向媒体透漏出自己的犹豫和不确定性,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告知中方,试图降低行动带来的风险。可以说,从一开始,德国军舰的“硬气”就打了折扣。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舰艇在台海航行时选择了公开自己的位置——主动开启了自动船位识别系统(AIS)。在国际军事对抗中,尤其是挑衅性行动中,舰艇通常会关闭AIS以保持隐蔽。然而,德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公开自身位置。这种“亮相”背后,显然是德国担心中方误判,想通过这种透明方式来避免冲突。德国这次似乎更想要的是“安全过关”,而不是制造紧张局面。

德国舰艇的航行速度,也让这次行动显得更加滑稽。按理说,“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的最大航速可达26节,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号补给舰的航速也有20节,但在穿越台海时,它们仅以10.9节的速度“慢悠悠”地移动。如此低速航行,不仅让人质疑其“航行自由”的真正意义,更让人感受到德国的谨慎与不安。

这样的“龟速航行”实际上是德国深知自己军事实力不足的体现。虽然“巴登符腾堡”号号称“全球最大护卫舰”,但其实际战斗力却远未达到顶级水平。它仅配备了8枚反舰导弹和2套防空系统,战斗力上与中国的054A型护卫舰基本相当。在面对中国强大的海军实力时,德国选择了尽量“低调”行事,这种小心翼翼的操作,背后是对中方军事力量的忌惮。

中国方面一直在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中国外交部多次对德国发出警告,要求其不要借穿越台海的问题挑起事端。虽然国际法允许军舰“无害通过”,但中国明确表示,台海的“自由航行”不应被过度解读。德国选择在这种敏感时期通过台海,显然是对美国有所交代,但也保持了极低的姿态,尽量避免与中国产生正面冲突。

如今,美国频繁打出“台湾牌”,想通过这一战略要地遏制中国崛起,甚至试图拉拢盟友站在同一阵线。然而,尽管德国身为北约和G7成员国,在涉及经济利益时,却不得不对中国“让步”。台海问题上,德国显然不愿意因军事挑衅而破坏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若德国在这一问题上选择强硬站队,势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它只能采取“无害通过”的低调方式,既完成了“任务”,又避免惹怒中国。

德国的这种谨慎姿态,也折射出如今国际关系的复杂现实。美国虽然在德国驻有大量军事力量,且对德国政坛有着深刻影响,但美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不如从前了。德国如今更多的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来考虑外交政策,而非单纯遵循美国的指挥棒。

德国的台海行动,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它知道,过度依赖美国或是对抗中国,都会让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难以承受。因此,德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策略,既维持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尽量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德国在中美博弈中显得格外尴尬。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