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拿胡塞武装没办法,美国航母增援不见效,甩锅中俄提供支持

时事   历史   2024-11-04 18:02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的再度升级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令整个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在这场复杂的冲突中,也门胡塞武装选择了封锁关键的曼德海峡,以支持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并通过袭击经过的以色列船只来对抗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如今,这场危机已经持续了超过一年,而胡塞武装的封锁行动也进入了第11个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全力以赴,希望能打破这场封锁。美国不仅调动航母战斗群,还组建了所谓的“护航联盟”,试图团结盟友共同对抗胡塞武装。然而,尽管进行了多次空袭和军事行动,胡塞武装依然顽强地坚持封锁,令外界大为惊讶。

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胡塞武装已对超过80艘商船发起袭击,造成两艘沉没,数名船员遇难。这一系列攻击让美国的海上力量面临重大压力,甚至在8月份不得不将“林肯”号航母从亚太地区调往中东,造成该地区出现罕见的“航母空窗期”。胡塞武装的封锁也导致许多航运公司改变航线,进一步推高了航运成本,直接影响了欧洲的进出口业务,并使西方国家向以色列提供物资的成本大幅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却试图将责任推给中俄。在10月24日,《战区》网站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声称俄罗斯向胡塞武装提供情报,帮助其进行精确打击。而《华尔街日报》也援引消息称,胡塞武装利用俄罗斯的卫星数据扩大攻击范围。这些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合理,但细细分析却漏洞百出。

首先,胡塞武装并不需要外部的情报来确定目标。商船的注册信息和实时位置都是公开的,胡塞武装可以通过各种应用轻松获取目标信息。而且,航行中的商船在进入曼德海峡时必须开启自动识别系统,这为胡塞武装提供了充分的侦察时间。更重要的是,胡塞武装曾误击俄罗斯商船,这一事实更是表明他们并未依赖外部支持。

至于美国提到的中国援助论调,则更显得荒谬。胡塞武装所使用的反舰导弹大多是伊朗提供的技术,而中国与此并无直接关联。伊朗在反舰导弹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哈蒂姆-2”导弹与“波斯湾-2”导弹之间有着明显的技术渊源。美国此番抨击不仅没有根据,反而让人感到其对中东局势的无力和不安。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军事强国,面对胡塞武装却显得无计可施。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海军力量的显著减弱,二是美国难以承受地面战争的巨大成本。

首先,海军力量的不足反映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多年来,制造业的衰退导致美国失去了大量专业的船舶工人,并且缺乏能够维持大型军舰的基础设施。这使得美军在继续全球战略部署的同时,面临造舰和维护的双重压力。如今,造船资源紧张,造船与维护的进度都被拖延,形成了“排队等待”的窘境。

在2023到2024年间,美军多艘航母正值中期维护阶段,致使其可用的战斗航母数量骤减。年初时,仅剩四艘航母能参与战斗部署,而这四艘航母还要同时应对俄乌冲突、巴以局势和印太战略的多重压力,几乎难以兼顾。即便美国决定从亚太调走“林肯”号航母,这也无法填补战略上的巨大空白。

其次,美国一贯自视为中东局势的主导者,试图在巴以冲突中充当唯一的调停者。为了巩固在中东的地位,美国有意淡化这一地区问题的复杂性,将其拆分为“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局部问题,以减少国际社会的干预。

然而,巴以冲突的背后,早已是整个中东的“抵抗之弧”力量在运作。胡塞武装并非孤立无援,其背后拥有深厚的支持。仅凭战舰和空中打击,美国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若选择发起地面战争,势必将美国拖入新的冲突漩涡。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