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俗画家戴树良手绘:小寒
今天腊八,
是一年中最有“福气”的日子。
腊八是古代腊祭日,祭祀8位农神,
今天是我们自古中华农耕文明的吉祥日。
释迦牟尼腊月初八成道,
为了感恩牧羊女供养奶粥,
许多寺院都会在今天施粥赐福。
有闲的朋友今天可以去讨一碗腊八粥喝,得沾法喜。
腊八日是有着特殊福气的,
这天的能量场,
就是特别适合喝一碗——种子大杂烩。
腊月为终月,一切生物植物皆收藏毕。其真气蕴藏于谷物种子之中。
种子——就是植物的“精”。
植物为了繁衍后代,会把它一生最精华的东西,都储存在种子里,种子具有最强大的繁殖生发力,和生命能量。
我们吃种子,就是用五谷之“精”,来固涩和补充我们自己的“精”;
所以腊八粥的种子品种,自古特别齐全,各种全谷、豆子、坚果,种子大集合——是给我们年末“藏精”大补漏呀~
古医书里说,吃腊八粥是“增福”
▼
“腊月八日,东京做浴佛会,以诸果品煮粥,谓之腊八粥,吃以增福。”——《遵生八笺》
腊月里吃它太好了,因为它太合时宜了。
我读民俗专家金寄水先生《王府生活实录》时,也发现老一辈人家,腊月讲究用有清有补、疗愈功效完备的十种粥米,给全家人煮“十全”腊八粥——
为啥是十全呢?“十全”出自于古老的 《周礼》,本意是上医“十治十痊”,岁末腊八喝“十全粥”,寓意着全家身体健康,事事完满,没有缺陷。
老祖宗这份心机满满的身心祝福,真心让人泪目!
咱们今年的“十全”腊八粥,
由百年中医堂号堂主亲手煮
▼
闻敏老师是百年中医品牌“随安堂”董事长,出生于七代中医世家,常年素食,她是一个彻底践行中医生活方式的生活家,中医食疗更是随四时节气而变,细节到每一餐一饭。
闻老师的腊八粥配方
▼
【主料13种任选】
粳米,糯米,小米各100克
黄豆,绿豆,赤小豆,眉豆,红皮花生,鹰嘴豆、黄土炒薏米,白莲子,桂圆肉,大枣各50克
【配料“粥果”5种任选】
腰果7颗,枸杞子30颗,松子仁30颗,黑葡萄干15颗,青葡萄干15颗,核桃仁4颗
大家各种都有点,凑齐10种,就是“十全”腊八粥了,超过11种也没事,就更全乎了。
【做法】
1、主料的豆子和糯米比较难煮,可以用热水浸泡2-3小时,冷水需浸泡8小时以上,或者今晚用清水泡好,明天再吃,整个腊月都适合吃腊八粥的。
2、泡好后,将所有主料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5分钟;
或者用电饭煲设置定时,明早闻着粥香起床。
3、最后加入配料的几种粥果,就可以吃了。
下面讲讲它的配方思路~~
1、腊八粥有两样不可缺:糯米、红豆
腊八正值深冬,糯米补虚固肾,红豆补心养血还祛湿,刚好贴合时气需求。
2、加几味干果,补气养血
它们是:大枣、桂圆肉、枸杞、莲子、红皮花生。
桂圆是专门给女性补“阳”的果子。气血虚弱、手脚冰凉、血液末梢循环弱的女生,一定要加桂圆。
白莲子可以不去芯,现在这个节气内火重,莲子心可以清心火、交通心肾。
大家放心,一起煮味道不会太苦的,顶多是不明显的微苦,味蕾敏感的人可以去掉一半莲子芯。
3、用几种坚果,固肾固精
用到了腰果,松子,核桃,都是补肾气的。
闻老师平时是尽量吃生的坚果,当天我们也是这么吃的:
把所有坚果、果干直接摆在粥面上,慢慢嚼服入脾胃,这也是古书中记载的腊八粥吃法。
好坚果、好果干,嚼起来有回甘,脆脆的、清甜不腻,粥的口感顿时“提亮”了,层次感一下就出来了。
闻老师还说,青色和黑色的葡萄干尽量要有一种。
葡萄干的酸甜入肝,能调动一下肝气,理顺脾胃之气,使五脏六腑吸收到整个粥的营养。
4、用薏米健脾祛湿
☝闻老师家的是黄土炒薏米,我们用自己的薏米就好。
舌苔黄腻、有湿热的人放「生薏米」。
舌苔白腻的寒湿人放「炒薏米」;
单纯湿气重、无明显寒热倾向的「齿痕舌」,也放炒薏米。
炒薏米:中小火慢慢炒至微黄即可。
☝️总而言之,大家根据上面的食材搭配原则,搭配自己的腊八粥料,基本OK啦。
这是闻敏老师亲手搭配、
亲手煮好的“十全”腊八粥
▼
是不是比一般腊八粥更加清爽养人呢?
这一碗没有特别深红的色泽,也没有过甜的粥果,从卖相到口感,都是清甜暖糯、不增加脾湿负担的。
闻老师说,哪怕煮一个种子大杂烩,也不能将就糊里糊涂地煮了:
精心选料、补中有清,和血气,平阴阳,才不辜负古人对腊八粥的美好期许——“全粥”、“百福斋”啊。
【更详细的体质煮法小贴士】
▼
1、舌苔厚腻或感冒初好的人,少吃/少放豆子,加一片陈皮,加强脾胃运化力。
2、爱吃甜的宝宝,可以加少量的红糖,过多则生痰湿;
3、孕妇要去掉方子中的薏米、桂圆肉;
4、熬夜多、便秘、便便容易发干发硬的亲,就不要放薏米、红豆/赤小豆了,糯米也要换成大米。
5、如果入睡困难、舌尖红、手脚心热、口干舌燥,红枣桂圆枸杞都要拿掉。
然后慷慨地放半朵银耳、一把百合下去。你需要的是滋阴清润。
6、鹰嘴豆、大颗的豆子,比较难消化,脾胃弱的人不要加。
✘ 小阳人、发热人士先不吃。
过了腊八就是年了,
愿~有人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
愿这碗温暖的粥,慰藉风雨一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