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厌倦了原先生活模式的老严,在鼓楼开了一家文玩店。故事便开始于那个时候,文玩茶道本就是相通的,不知道老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喝茶,进而有了开个茶馆的想法。
老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宁波开一家舒服的茶馆。里面有自己喜欢的茶和物件,可以和投缘的朋友聊人生,可以看着每个新客人好奇地进来,不舍地离开,可以让喝茶变成80、90后的喜好而非老年人的专属。
在完成了茶室的选址之后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装修。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要为这个躯体寻找“灵魂”了。老严便带着团队从宁波出发,第一站直奔闽北的乌龙而去。
武夷山的岩茶名气很大,市场上自然很多,要寻得一款上品需要花些功夫,但这也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找到那些散落的珍珠。
从福建过两广,深入云南后再北上,他们这次行程的终点便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雅安。赫赫有名的蒙顶山茶就是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藏区的。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便开始在这里驯化栽种野生茶树。从那时算起,蒙顶的茶已经让中国的茶客们牵挂了几千年,在这些人中自然也少不了老严。
只不过他的牵挂更加绵长,顺着古道一直延伸到他同样结缘深厚的牵绊之地:西藏。藏茶是采摘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属于典型的黑茶。它的汤色厚重,香味独特。
“我把藏茶放在我们家茶单的首页,你就知道它在我心中的分量了。”老严喜欢西藏,也喜欢藏茶的醇厚和异域风情。但在人们更习惯喝绿茶、红茶的宁波,藏茶显得有些特别。
老严虽然知道引进藏茶有一定的风险,但他却义无反顾。因为他认为“引领尝试,让更多人认知一种新茶,也是好茶馆应该有的作用。”
藏茶多数是在雅安制作,然后经茶马古道进入藏地,因此要想找到好的藏茶,一定要到雅安。雅安的蒙顶,茶品众多、品质上乘,来到这里老严在冥冥中遇到了一款珍品。
“在雅安订藏茶之时,无意中了解到当地还有一位制作黄茶的师傅。在雅安颇有名望的茶人欧平国的引荐下,终于让我‘淘’到了这个宝。”
老严口中的宝,是全国仅有的一位会用传统技艺制作“蒙顶黄芽”的老师傅。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他,每年手工制成的极品黄芽只有三四十斤。
老严三顾茅庐式地拜访,和开一家传播茶道精神以及文化的茶馆理念,感动了老师傅,最终他同意跟茶馆合作。
精诚所至,7700公里,他为茶馆带回了17款茶,版纳的普洱、太平的猴魁、武夷的金骏眉、藏地的康砖…“哦,对了,我们还有一款玫瑰花茶,是特别为女生选的。”心细如他。
场地有了,躯体就有了;好茶有了,灵魂也就有了。但老严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便是一种将躯体和灵魂连接起来的东西,是能让进到“躯体”的客人借此深探茶室精魄的东西。
“茶单、茶具、茶盘,它们就是这个‘通道’。所以这些器物也得跟上茶品的‘脚步’。”现在,茶馆的茶具是专门到景德镇找师傅定制的,茶桌是专门从祁门拉回来的,就连一方茶单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才拿上桌见客的。
茶馆的二楼是十三个包厢,每个包厢的风格都不一样,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每个包厢里都有的来自尼泊尔的唐卡。
老严收藏唐卡已经有三年时间了,在他收藏的唐卡之中不乏拍卖级别的大作,但老严还是将它们挂了出来。“因为它们在那里很合适。”
老严给茶馆取名“悟念”:不曾一悟,不执一念。对于好茶的执着、生活的感悟,或许都化作精灵,融入到茶馆每日沏泡的一杯杯茶汤里。若懂,尝过后一定会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