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亮升起时,我致敬月亮。于月色中,天地清净,我没有爱,没有伴侣,也许也没有杂虑。我对影成三人,欢饮达旦。我是小僧敲月下门,但没有人愿意给我敞开,他们落了锁。我走向更宁寂的申家沟。廓尔忘言。我觉得有点儿冷飕飕的,但不畏惧黑夜。参差的树木变换成各种兽状,庄稼摇晃。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每个圈子都像呼啦圈,呼呼啦啦的。我没有圈子,没有邻居,我孤处。我的十根手指里有十座圣殿是我的唱经处。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幻像。我没有兄弟姐妹,我是寡人,在乡村过生活,我需要慎言。若有一个弟弟与我千里共婵娟,供我思念,帮我推敲字词。我的眼睛里将布下金雨。欣慰的。一阵一阵。
一只大雁是天空的一个美丽笛孔。九只大雁是九个笛孔。在天边河流申家沟的上方,它们发出妙音。我爱申家沟的白昼,也爱申家沟的月夜。我爱申家沟的蓬勃的万物生。我咀嚼着一块精致的月饼,细细地。方知其味。月夜如此肃穆。雁鸣是寂静。此时此刻,我醉了,我饮酒一滴不剩,我饮的是皇封酒。我与明月对酌。洁白的大地闪着光芒。杜工部的月夜是苦涩的,他无家问生死。我不问生死,生死相续。我的月夜是甜蜜的,躺平于草畔,没有蚊虫。我张开我的双臂,我要拥抱已知的和未知的一切。老杜,我看见了你看见的明月高悬,又圆又润。明月是永恒的,年年岁岁的花朵是相似的。我仿佛掠过宝殿,飞至月亮,享受到了更为冷冽的自由。
在天边河流申家沟,草木萦纡,我发出自己的芽苞是清新的。我度过自己的成长。我超越自己的局限。我是一丛莲花生长于宝鼎,天风吹拂着我。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我卷舒开合,散出的天香是真香。真香无香。真相无相。我不思不想,悲欣皆尽。我看远处的风景,我看近处的风景,我看见了所有的风景,又好像什么风景也没有看见。我听远处的声音,我听近处的声音,我听见了所有的声音,又好像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一刹那顷。我忘我。我非我。我无我。我尝到了甘露味与灵魂的愉悦。心地澄湛,天入吟笺。天心月圆。天真的没有边缘。
马东旭,1985年出生于河南宁陵。中国作协会员、河南作协会员、商丘市作协副主席。在《诗刊》《青年文学》《文学报》《星星》《诗歌月刊》《扬子江》《时代文学》《天津诗人》等期刊发表作品50余万字,获得中国散文诗大赛金奖、中国散文诗天马奖、扬子江青年散文诗人奖等奖项。出版散文诗《父亲的黄岗镇》。
王景涛,1969年生。新疆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三秦文学》《星星》《散文诗世界》《华人文学》《青海湖》《中国乡村》等刊物。
在中秋,我掬一捧月光下酒。
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羁绊,太多的坎坷和不易。
我想在月光朗照的月夜里大醉一场。让酒精穿肠,任思念在头颅发芽,让秋风穿越岁月的漩涡,让温情的月光将我送回儿时的故乡。
那时的月夜里,有飘溢着金秋时节果实的香味,有家人团聚月饼香甜的满足,有无忧无虑的童真和快乐……
此时,一轮银月照彻浔郁平原。
万物在时光的河流中穿行,我踏着柔情如水的月光在回忆中徜徉。
我高举酒杯,掬一捧月光下酒,邀南山中的清风与明月对饮。
我望见,儿时故乡的月亮分外明净,思念在凄美的月色中变得愈发浓厚。
黄伟宁,壮族,1983年生,笔名黄牧宁、汇凝百川。广西作协会员,贵港市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散文诗世界》《当代广西》《零度诗刊》《佛山文艺》等刊物及网络公众号平台。
八月十五,在北方以北,月亮的清辉正好洒在《水调歌头》上。
风代替我的笔触,翻开了宋朝、以及一个词人的情感史。
我以桂花酿酒,身披银色月光,心有感慨地走过第一阙词,悲欢离合,几处漂泊,饮酒千杯又如何?
昨日思乡,今日怀人,我在他背后感叹——
思念很漫长,人生很无常。
如果我是嫦娥,必会把他留在月宫。世人把他看成文学家,情感的倾诉者,而我看到他雅若仙人,端坐宋词之上。
晨赏朝霞,夕观暮霭,江畔采摘茱萸修身养性,淡雅而清幽的气息,回到尘世作甚?
北方以北,临近子夜,玉盘一轮洒银铺霜,明月升至中天正央。
大江水面显现数百行词句,浩浩荡荡,不见尽头,正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徐筱榕,2008年生。青岛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会员,青岛市新媒体联盟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高二学生。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校园文学》《作文》《中学生报》《好作文》《格言》等报刊发表作品4万余字,曾获华人作文大赛二等奖、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作文比赛二等奖、叶圣陶杯十佳小作家提名奖等奖项。
订阅: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链接直接关注,或扫描“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二维码,或加微信公众号:zgswsyjzx。
转发:点击右上角图标,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等。
投稿:自荐或推荐优秀散文诗作品、理论文章,请发送至“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专用邮箱:zgswsyjzx@163.com。
声明:本平台来稿须原创首发,已在其他微刊发过的作品勿投;除署名者外,配图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