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乡音的母语传承,还是土话的父系延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城人总习惯把小城的北城老街叫“北门上”,质朴的乳名,储着根深的乡愁情怀。
阳光能晒出一街子的市井闲谭,檐雨能滴落满院子的陈年旧事;拽着小巷方言的根茎轻轻一抖,也能溅落一地“龙门阵”的欢声笑语。
白天,街上流淌的市井烟火里,漾着岁月的波纹,回响生活的足音。夜晚,家的一盏灯,屋的一炉火,抑或街边路灯下闲话的大人与娃娃,都能聚起老街祥瑞的人气。
楼宇、瓦屋、大院、天井、石墙、土街、小巷子,布满蛛网的电线杆,街边下棋的长辈叔伯、门前飞针走线的阿妈孃孃……都是单张的旧照、合拍的旧影集。
老街旧日泛黄的风景,在我的心底黑白清晰。
一家有事,百双手帮,更是老街沿袭的风尚,在勤劳节俭的册页里,静铺着岁月的暖阳。
如今,眼里不敢相认的老街,喜忧参半的心头,怀念如草样疯长。
好在,老街名仍活在蓝底白字的牌子上,在热闹的十字街口为思念带路,为寻根当向导。
乡音也活着,这无形文化的指南,就在老街邻相聚的一杯热茶里,街头邂逅的一声招呼中,回荡出心的清澈,音的干净。
是老街长出来的一枝桠,用心一摇就有怀旧的叶子缤纷,砸出一地的乡音。
灰包蛋的高墙挡住了小城的喧闹,四合院坐守着日子的静好。
过厅、天井、厢房、正屋,翘梁雕柱、石板青瓦,古色古香的小院文化,烙下一百多年的印痕。木格窗上不凋的百合花,是幽静的小巷开出了家味的芬芳。
柏木大门,杉木板壁,午间的阳光印出年轮的清晰;一堵土墙的药字招牌,镌留了中药世家在小巷的岁月轧迹。
堂屋里的八仙桌子高板凳,围桌吃饭聚起家庭的原心,老幼排坐有序是孝悌文化的传承。
屋上的瓦长苔藓也长炊烟,我儿时梦的瓜秧也曾沿檐角的竹杆往屋脊攀爬,想把四合小院的幼稚,向高远放牧。
四合院是桠上的巢,藤结的瓜;我是巢栖的鸟,瓜长的籽;无论离多久,行多远,即使小巷已从小城的版图消失,都断不了我与它的脉缘,和它的根连。
阡陌蜿蜒,盘在门前屋后;河流渠水绕成弦律,音韵四季浸润着耕读传袭的家园。
小城郊外的一个小村落,抬眼就能看见它屋顶上拔节的炊烟,庭院后林竹早晚舞动的身姿;侧耳就能听到鸡鸣的垂钓,鸭欢阵阵。
村口的桢楠和柑树,两位心心相映的月老,每天挥动不倦的手,为出村的足音祈祷,也为回家的倦影拂尘;相携与互敬的温馨,给村里的人洒满绿意翠色。
刘家院子、彭家祖宅、杨家老屋,青瓦泄着日光星晖,木香溢出家馨村味。横梁穿方榫接柱连,鲁班手艺的传承里能读出清末民初的野史况味和斧、凿、锛的文韵。
石板墙、石头圩子、竹篱笆墙……隔出生活的空间,耕作的菜园,也都一一成辞,独立为赋,能让人细品出人脉渊源的根、耕读文化的源。
那条终年流淌的河,穿村而过,涓涓地叙说小村庄的过往今昔。
渠边垂钓的慈竹,河岸拂袖的翠柳,篱笆上悬吊的秋丝瓜,水里嬉水的冬鸭,既是入诗入画的写真,又像诗画里泛出的田园意境。
石板桥长短不一,有宽有窄,河渠上一铺,历久成无字的卧碑,无数脚印撰写出小村的前世今生。
徜徉村庄,阳光有话,轻风有语,禾香泥味里,不仅仅收获春华秋实。
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古称碉门。
门向东开,将梅子日出,碉门星月一一揽入自己氤氲的怀。水往东去,澎湃出二郎山绿峰黛岭的激情。
一方风水宝地,吸引着跋涉的行脚,却又徘徊于禁门。
刀劈的陡峭,把险字刻在两岸的岩边;河水湍急,发出让人冒汗的惊叹。“惊”和“险”就是天书的门批。历史上,敢闯山入门的人,都是“血盆里”抓饭吃的强者、茶马古道跋涉的险客。
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背夫们背茶包子进藏时拐子的疼痛,驮茶荷物马蹄翻山越岭的感伤,蹲出茶马古道的蜿蜒。
一段生命与生存的记录,留下沧桑的文化。是解放大军劈山炸岭的无畏,流汗流血的牺牲,让天堑变通途。从此,禁门不禁。
桂花桥小,亦无功名,却用石铸的身躯,心质的坚韧,把一方一地的历史和文脉,向远方延伸。
古曰:迎恩桥;今名:桂花桥。
相传乳名为建桥人所赋,芳名因桂花溪而得;桂花溪名又因栽桂花树的人而来,才有渊源流长穿越时光隧道的芳名。
如今,古老的小桥已座落成县城中心,繁华已湮没它作为古城连接城郊的清冷和作为川藏路咽喉的使命。
若不留心,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脚下踩到的是一段岁月的脊骨:曾经为解放大军进军西藏、建设边疆,背负了铿锵有力的脚步;曾经为捍卫中华尊严,维护世界和平,承担着迎送痛击印度入侵者浩荡军旅的车辙。
祖国的大动脉,每一寸都扯着历史的筋,牵动国人的心。
桥虽小,却与历史、人文有机融合,才会被口口相传呼之欲出,才会被时光浸润葳蕤长青。
梁志友,1951年生。作品见诸《星星诗刊》《四川作家报》《散文诗》《四川群文》《雅安日报》《青衣江》《二郎山》等刊,收入文学丛书及《方志四川》等媒体平台。
订阅: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链接直接关注,或扫描“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二维码,或加微信公众号:zgswsyjzx。
转发:点击右上角图标,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等。
投稿:自荐或推荐优秀散文诗作品、理论文章,请发送至“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专用邮箱:zgswsyjzx@163.com。
声明:本平台来稿须原创首发,已在其他微刊发过的作品勿投;除署名者外,配图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