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附校秉持以“人文红,科学蓝”擦亮学生的人生底色。第十届校园科技节围绕“经纬‘科学+’ 绽放多样性”的璀璨主题拉开了帷幕。这不仅是一场汇聚科技与创意的年度盛会,更是一次深度挖掘潜能、促进全面成长的宝贵契机。通过精心设计的“科学+学科”融合体验、“一平米博物馆的培训活动”的奇妙探索,以及“经纬讲坛”特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东华附校科学副校长覃小红院长等专家教授带来的专题讲座……校园被一股股创新的热潮所包围,每一个角落都跃动着多样性思维的光芒,引领着每一位学生在科技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科技与学科的交响曲
“科学+学科”多元探索
科学教育不是一门学科,更不是简单的科技竞赛,而要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如果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是“经线”,那么学科知识便是“纬线”,唯有这两者相互交织,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宗旨。科学教育涵盖了能够培育这些能力和素养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整体。在第十届校园科技节的舞台上,“科学+学科”板块以其独特的魅力,奏响了知识与创新的交响曲,引领着学子们穿梭于形态、生物、艺术、认知与科技五大多样性的奇妙世界。
科技多样性
经纬社团作为科技多样性的代表,成员们积极参与3D打印、未来小馆长案例设计以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科技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更在探索中感受到了科技改变世界的无限可能。
形态多样性
镜头下,万物皆有其美。学生们化身为小小科学家,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形态之美,从微观世界的细胞结构到宏观世界的山川湖海,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自然奥秘的一次深刻洞察,展现了形态多样性的无限魅力。
生物多样性
结合“一平米博物馆”活动,学生们脑洞大开,为想象中的科技馆设计名字与Logo,创作邀请函与双语海报,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设计思维,更激发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让每一份作品都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
艺术多样性
在艺术的殿堂里,学生们用画笔描绘未来,科幻画作品天马行空,展现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同时,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则是一次环保与创意的碰撞,学生们将日常废弃物转化为艺术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多样性的真谛。
认知多样性
走进认知的深处,学生们通过探索心理学与脑科学知识,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学会了如何科学规划时间,完成脑科学时间表或每日计划事项九宫格,让学习与生活更加高效有序,展现了认知多样性的力量。
一平米博物馆培训活动
打造未来小馆长的成长之路
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第十届校园科技节的第二大板块——“一平米博物馆”的培训活动,于11月正式拉开帷幕,为东华附校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与灵感的盛宴。
11月2日,上海科技馆和东华附校联合举办了第一次“未来小馆长”线上专题培训。专题培训聚焦展示、教育及收藏等博物馆主要功能,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3场,3位专家分别是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展示服务部部长、副研究员金雯俐,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朱莹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藏品保护研究中心的标本保护师阮敏杰。东华大学外派东华附校发展处主任严晨、东华附校教导处副主任尹雯雯、科技总辅导员季虹、科学教研组组长杨星法等老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线下的集中培训。
经过3位专家的专题培训后,未来小馆长们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初步完成了“一平米博物馆”的运营策划方案。针对大家的初步方案,11月10日上海科技馆和东华附校组织各联盟校的小馆长们进行线上1v1辅导。本次活动通过借助专家智慧,对初步拟定的“一平米博物馆”运营方案进行深度优化与提升。4位专家分别是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贾一亮、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科普部主任黄健波、上海汽车会展中心总经理姚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部长张文珺,他们通过云端连线,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业辅导。东华附校教导处副主任尹雯雯、科技总辅导季虹、科学教研组组长杨星法等老师参与了线下指导活动,与满怀激情的未来小馆长们一同踏上了这场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之旅。
在紧张而充实的筹备之后,11月26日下午,东华附校的经纬剧场迎来了“一平米博物馆”的终期成果展示活动。这是一个充满创意与激情的时刻,学生们满怀期待地站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博物馆设计展板前,准备向在场的所有人展示他们的智慧结晶。展示现场,学生们化身小小讲解员,用流畅而生动的语言,向观众介绍着自己博物馆的主题、设计理念、展品特色以及背后的故事。从古老的文明遗迹到未来的科技幻想,从自然的奥秘探索到艺术的无限想象,每一个博物馆都承载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梦想的追求。专家组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他们被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设计思路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所深深打动。最终,经过公正的评选,一批表现突出的学生荣获了“小馆长”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鼓励与期待。
此次“一平米博物馆”的终期展示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创新与探索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馆长”们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用智慧与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经纬讲坛的前沿探索
科学家点燃科技梦想和好奇心
“经纬讲坛”作为科技节的重磅环节,本次科技节分别邀请到了7位教授和行业专家,他们分别来自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为云少年开发者”项目,开展了6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讲座。其中11月22日,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覃小红作为东华附校科学副校长,为师生们带来了的纺织文化讲座。覃院长围绕纺织初印象、织梦千年史、纤维探秘集和织品万花筒四个部分,为同学们勾勒出一个神奇的纺织世界。纺织无处不在、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活日用、农林牧渔,甚至是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每一处都与纺织紧密相连。纺织也始终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中,从衣物蔽体的织物初诞生,到养蚕缫丝的华丽服饰,再到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中国织品走进欧洲,纺织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纺织与中华文化密切相连。工业革命以来,纺织事业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纺织进步史始终贯穿在工业革命、现代产业革命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覃院长带领同学们穿越古今、探秘纺织与纤维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纺织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科技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从“科学+学科”的多元探索,到“一平米博物馆”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再到科学家和专家教授带来的“经纬讲坛”前沿探索,每一个板块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与对知识的深切渴望。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思考与创造。科技节的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智慧的启迪,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学生们成长的道路,引领着他们向着更加宽广的未来进发。让“科学+多样性”带领我们认识这个精彩的世界!
文字:杨星法、叶雨鑫
图片:东华附校学生、柴梓晨、季虹、剡晨
编辑:杨星法
审稿:尹雯雯、曹影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