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看徽州晒秋如何与天地“平分秋色”

文摘   旅游   2024-09-22 16:18   中国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9月22日,秋分在流金的田野中,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来临。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昼夜相半,秋色平分。

此时节,皖南刚刚进入初秋。在秋风的“抚慰”下,或浓或淡的秋色,像调色板一样在大地上点点面面地铺开,一幅大自然的“七彩斑斓秋景图”正在绘制中。

而在这些绚丽的秋日风景之中,徽州也多了一份旺盛的生命力景观——晒秋。从山间村落到平原晒场,徽州大地处处都铺满了丰收的颜色。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在四时之序中遇见最具生机的环节。

今日,走进黄山市的晒秋,除了晾晒丰收的盛大,平常日子的烟火,我们还能有什么观景的收获?

歙县阳产晒秋。施亚磊 摄

村落风景 秋时凝聚丰收诗意

《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而禾熟。”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有了定论。于是,在天地之间晾晒,晒秋便成为最为直接观赏丰收的方式。

此时节,走进徽州区千年古村落呈坎村,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晾晒稻谷、玉米、南瓜、辣椒、笋干等农作物,一来便于储存,二来“晒”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呈坎晒秋。张雨生 摄

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的呈坎,原名龙溪,距今约1800年历史,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

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呈坎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1处,被誉为“国宝之乡”,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呈坎晒秋游。张雨生 摄

近年来,在晒秋广场,村民更是利用这些农作物在广场中央拼接成“呈坎晒秋”的字样和卡通图案,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晒秋现场,玉米、辣椒、萝卜、柿子,一串串、一筐筐,或悬挂风干,或平铺晾晒;黑枣、红豆、南瓜、红薯、板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庆。

丰收的瓜果。张雨生 摄

9月初,来自合肥的陈吉君第三次奔赴呈坎,穿过古老的登高桥,在晒秋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拍照。“秋天,这里凝聚了丰收的诗意,这次我带了同事一起过来,共同感受这份在时光里静守的诗意。”

“在清凉澄净的天空下,地上蒸腾着十足丰登顺意。”漫步其中,在极具韵味的徽派古村落里,在琳琅满目的古建里晒秋,丰收的诗意更加具象,更具感染力。

呈坎晒秋。张雨生 摄

与古村落的生产生活相伴,“呈坎晒秋”民俗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当地也被称为“春祈秋报”。据介绍,今年整个晒秋活动从八月中旬开始,预计将持续到十月中上旬。

呈坎晒秋。徽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烟火乡愁 秋时释放丰收治愈

在黄山市的传统古村落里,晒秋聚拢了烟火,摊开了人间。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歙县阳产土楼 晒秋。歙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而在歙县深渡镇阳产村,当地村民依托山坡上的土楼进行晒秋,层层叠叠,攀登而上,另有一番景致。

近日,阳产村将收获归仓的农作物在房前屋后晾晒,五彩缤纷的农作物与土楼群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村“晒秋”图。

作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阳产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皖南山区的群山之间,相较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阳产村有着别具一格的房屋景致。

歙县阳产土楼歙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数百年来,当地农户们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取红壤木材建房,依山而居,逐渐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

每到秋天,农户们便开始把刚收获的农作物进行晾晒,以便长久储存。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赤紫的红豆、褐色的豆角......五彩缤纷的各色作物点缀着古朴的土楼,晒出了富足,更晒出了一年的希望。

他们以房为布,粮为色,把眺窗当做画板,将支架用作画笔,绘制出中国最诗意的秋天。

歙县阳产晒秋。施亚磊 摄

如今,“晒秋”不只在秋天才能看到,春晒山笋、夏晒瓜果、秋晒菊花、冬晒熏腊,色彩斑斓的晒匾成为徽州四时更迭的风景民俗画卷。

有人说,在徽州,看晒秋,可以体会到,“丰收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盈,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

在阳产,晒秋没有精心的设计,村民们随着自己的心意,在屋顶上挥动着曼妙的画笔,他们吐露了大地的心事,让秋天,无处可藏,也让古老原始的治愈渐次释放。

歙县阳产晒秋施亚磊 摄

舒展业态 秋时体验乡村生活

基于美轮美奂,特色鲜明的古建筑遗存之上,徽州古村落依托民俗文化、乡村生活还在创新打造新鲜业态,以慰藉忙碌的远方游客。

立足于古建的村落肌理与丰收的晒秋民俗,呈坎村以打造“中国最美晒场”为目标,通过晒秋丰富景区产品线,增加游客体验感,乡村旅游日益红火,晒秋场境硬核出圈。

古建筑里的晒秋。张雨生 摄

不仅如此,这两年,呈坎镇紧抓大黄山建设发展机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持续拓宽文旅版图,以呈坎这一百万级“流量景区”为核心,突出打造灵山片、汪村片两翼协同发展的文旅增长新极,联动“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推动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呈坎还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盘活村落资源,融入创意创新理念,打造“民宿+古建探秘+非遗体验”等新业态,使传统徽州村落在保护利用中实现活化。

据介绍,近年来,民宿发展不仅带动300余村民就业,还促进7个村集体经济完成经营性收入398.46万元、同比增长15.96%。

创意晒秋图案。徽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而在山坡上的阳产村,通过引入运营团队,将土楼民居活态利用,在保护中建设和美乡村,并引导村民全民晒秋,推进文旅融合,村庄游客量显著增加,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小山村从“空心村”向“网红村”转变,焕发出和美乡村新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将二十四节气下的农耕习俗场景化,丰富“跟着仙姑游阳产”系列短视频内容,讲好阳产故事。联合属地政府,探索建立具有阳产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让阳产百姓、八方游客乐享乡村旅游成果。

阳产晒秋歙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如今,阳产村的咖啡馆、民宿格外火爆。对于在城市奔忙的人而言,“晒秋”其实“晒”的不是跟风“网红”,而是情怀更有乡愁。

尤其当“村咖”也在古村落出现时,来自城里的年轻人觉得“土样结合”也是别样玩法,尤其在城市生活压力较大的时刻,回农村喝咖啡,就成为城里人对“更纯粹的美好”的一种追求方式。

正如网友所赞,最美的秋天,不在唐诗宋词里,不在照片视频中,而是在徽州大地色彩斑斓的乡野里。

身在徽州古村落,人们忙前忙后,不紧不慢,在这里,人们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方式,岁月仿佛静止一般,简简单单,秋收冬藏,远离尘嚣,怡然自得,保留着精神原乡的入口。

阳产土楼晒秋。施亚磊 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劳动人民的歌颂。跟随晒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寓意也更具象,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风清气爽,晒秋琳琅,此时徽州秋色正斑斓。

在丰收之中,秋分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节,让我们在呈坎与阳产的晒秋中,一览平原和山坡上的古村如何与天地“平分秋色”。

封      面:秋分晒秋。歙县县委宣传部 徽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内容审核:刘 浩  叶智成
监      制:张晨翼  成展鹏

点击上图了解详情,参与“e眼黄山·揽胜天下”短视频大赛

中新皖事
立足安徽,国际传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