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徽州”唯一域名传承地、徽文化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古老艺术的传承非遗,持续出圈的场景创意,而这些都集中于治愈人心的传统乡村。
有人说,徽州区乡村是历史文化、绝美山水、风土人情、生态资源、特色美食等的集合地。
随着大文旅时代到来、大黄山建设展开,乡村旅游迎来发展新机遇。徽州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静谧的乡村带去时尚创意、铺展艺术乡建、植入生活美学,让乡村“拨开云雾见月明”。
由中新社安徽分社、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指导,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安徽分公司策划的【“乡”见徽州】系列,将带你走进徽州区的21个微景区,看见原汁原味的村落、创意赋能的业态和百花齐放的风味。
有人说,和美乡村既是当地村民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也是外乡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立足于和美乡村建设,主客共享的乡村微景区正在点燃全村旅游的星星之火。
面向和美,徽州区秉持“小切口、微更新”理念,通过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
走过“五微”行动,虹光村无中生有,基于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融入艺术乡建、增添美学空间,构建出“石川赏花、童趣虹梁、清廉忠堂”三大创意板块,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如今,石川赏花、童趣虹梁、清廉忠堂,三大主题创意在虹光村串成一条全域旅游的“珍珠项链”,让游客有风景可看、有地方可拍、有东西可玩。
打卡田园风光 石川赏花呈现农家诗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田园村野之美,自古便是诗人钟情着墨的重点,对于当下的乡村旅游而言,“瓜瓞绵绵”的昌盛与丰收总能让人心生安宁。
在岩寺镇副镇长、虹光村党支部书记方红旗看来,打造乡村微景区,田园风光的创意化表达,诗意化呈现是乡村旅游破圈的关键内容。
近年来,虹光村在石川——虹梁公路两侧打造油菜示范片160亩,通过种植油菜、小麦、蚕豆等农作物,让土地上“长”出小猪佩奇、大熊猫、农耕图等精美图案,供游客赏花、摄影。
不同颜色的农作物经过精心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人工栽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化作栩栩如生的艺术画跃然“地”上,置身农田,不觉心灵松弛,压力释放,可以充分享受美好。
“青山绿水相伴,寻味诗意乡村,对于向往乡村的市民和游客而言,田园风光永远是治愈人心的第一抓手。”方红旗介绍,自微景区打造以来,石川——虹梁沿线总是有很多游客驻足拍照。
今年3月,黄山市民刘名新和朋友带着两家人自驾到虹光度假。他说:“这里很舒服,有蓝天白云,有绿水青山,还有古建筑和油菜花,小孩子很喜欢。”
在刘名新看来,虹光村距离城区近,很方便。“趁着假期与家人、朋友一起到乡村游玩,既能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还能感受田园风光。”
春天浪漫花海、夏天荷叶田田、秋天丰收胜景、冬天年味十足,田园风光的花样表达正在招揽八方来客。于此,作为距离城市不远的乡村,虹光村正好能实现人们“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念想。
回忆成长乡愁 童趣虹梁慰藉繁忙身心
走在虹光村,从生态农田创意画到错落有致民居房以及有着“跳房子”“滚铁环”“扔沙包”等老物件的童趣一条街,虹光村将“移步换景”的city walk回落乡村,构建了有景色有互动的country walk。
2021年,虹光村把闲置房屋改造成“小人书屋”,把闲置空地改造成“童趣”基地……整个村庄被打造成了“儿童乐园”。截至目前,共吸引研学游等各类游客4.7万人次,帮助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以村庄小径为主体,虹光村打造了“跳房子”“滚铁环”“扔沙包”“老物件展示”等特色小节点30余处,形成了童趣一条街。
童趣虹梁。 徽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众所周知,乡村地区从来不缺好故事,但缺少让故事眼见为实、可触可感的载体。童趣虹梁将童年的时代记忆化作乡愁,把“故事”变为“体验”,用创意吸引游客。
漫步在虹梁,童趣一条街如时光隧道,穿越今昔街巷。墙绘,哪吒闹海、西游记、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葫芦兄弟、猫和老鼠等动画经典形象一见如故,让人回味童年。
“童趣的主题创意让人眼前一亮。”有游客如是评价道。从一幕一幕的童年影像和专属于农村的玩具玩法,不禁触动着游客的情感“开关”,唤起他们对故乡时光、对成长记忆的怀念。
当下,虹光村还在持续延伸童趣的创意玩法,丰富游客的体验。方红旗介绍,村中正在引入沉浸式、互动式童趣非遗体验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活化利用旧民居,满足逐渐升级的游客需求。
善用文化肌理 清廉忠堂丰富旅游体验
我们常说,“江南烟雨,七分落在古村落里”,这也为古村落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虹光村便是这样一座承载着江南烟雨的古村落,群山环拱、曲水绕屋,粉墙黛瓦、青莲流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做一场皖南古村,徽州文化的旧梦。
廉政展厅内。张雨生 摄
作为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村落,忠堂留着古韵与古景,以廉政文化的村史为引,打造出黄山市首个乡村振兴与清廉文化融合发展的廉政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人员2.5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32万元。
今天,清官故里的清廉美名正在为忠堂焕发新的光彩,为后人形成一方跨越历史的福荫,发挥着它的文旅价值。
通过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忠堂从多位本地明朝廉吏的故事切入,将廉政教育做的深入人心。
在忠堂村有一座“绣衣”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为表彰忠堂第一位进士、山西道监察御史方贵文而建。
“绣衣”坊。 张雨生 摄
公元1436年,自幼寒窗苦读的方贵文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在任行人司行人期间,方贵文常常奉令出使,每当要离开出使之地,总有官员和百姓前来送行并以礼相赠,但不论是什么礼物,方贵文总是严词拒绝。
公元1444年,方贵文赴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成为当朝110名监察御史之一,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尽忠职守,当年卒于任上,史称“清谨御史”。明英宗为表彰他的高洁品行,特赐予“清白儒门”美誉。
清白儒门。 张雨生 摄
如今,这些故事不仅有岁月经年注脚的古牌坊可供回望,还有图文并茂、实物展陈的忠堂廉政展厅,以供来往游客、党员以及学生瞻仰清风峻节。
在挖掘在地文化,讲好历史故事之外,忠堂的教育内涵还在不断深化。今年3月,忠堂梦之行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正式开营,该基地占地40亩,设有军事体验区、营房、餐厅、多功能会议室、展览馆等功能区,参与者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国防知识,还能接受多样化的实践培训,现场体验射击、山地越野等户外拓展项目的魅力。
忠堂梦之行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这里,不仅有惊险刺激的手榴弹投掷、实弹射击和精彩绝伦的山地作战越野车等战术表演,还有射击体验、山地越野、炮击等户外拓展项目,在进一步完善虹光村旅游业态的同时,也有效完善了整村服务体系,提升了游客旅游体验。
“打造特色品牌,让‘本土资源’变‘旅游资产’”。在方红旗看来,发展乡村旅游绝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而是要打好“差异牌”。
对此,虹光村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将文化遗迹、历史底蕴、田园风光、童趣乡愁融入和美乡村的建设中,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本土特色文化品牌,让每一个自然村都有独立的IP,也让全村旅游的点点星火更加闪耀。
如今,立足于和美乡村的建设,虹光村正重塑乡愁,化作“诗和远方”,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让广大村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出品人:张晨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