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的西南一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得名于一则动人的礼让故事。
蹚过时光的洪流,不难发现,六尺巷很短,但留下的历史很长。
以往,我们在故事中感受六尺巷的长度。今天,当我们踏上六尺巷的青石板路,又该如何再识六尺巷?
步入历史的余荫,我们不妨先听往日的故事,再看城市的风格,建筑的保护,最后感知“礼让”二字为何在此演绎、传承和发扬。
六尺巷入口。中新社安徽分社 张俊 摄
跨越历史 一听文脉纵横的小巷佳话
宽六尺,长约一百米,仅从表象来看,位于桐城市中心的“六尺巷”并无特别之处。但因为一则家喻户晓的小巷佳话,六尺巷广为人知,其背后的故事如今每年吸引着约50万游客来到这里参观。
据《桐城县志略》等史志书记载,六尺巷遗址位于桐城西后街,巷南原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府第,巷北为吴氏宅。
清康熙年间,张氏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张英给家中写诗劝阻,家人便拆让三尺。吴氏深感其义,亦后退三尺,故成此巷。
到今时今日,六尺巷不仅是历史的“原物”,更是传统文化的“星光”,漫步其中,轻抚砖缝,历史与文化也将同时映入游人的心窝。
六尺巷照壁。中新社安徽分社 张俊 摄
透过地方的志史,我们得以窥见当年的场景。
彼时,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家人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张英的大度所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张吴礼让的典故也随着桐城的文脉一起流淌。
六尺巷诗刻。中新社安徽分社 张俊 摄
作为官至一品的“宰相”,偌大的权势在手,张英却没有恃强凌弱,而是能够尊重邻里,以一首《让墙诗》四两拨千斤,主动“让他三尺”,以仁爱和宽容化解了棘手的邻里纠纷,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谈。
六尺之巷,因历史的佳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与让的载体。
正如桐城市博物馆原馆长、清代名臣张英后人张泽国所言:“(六尺巷)里面的一砖一瓦都闪耀着我们祖先品质的光辉,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文化遗存。”
六尺巷边的让园。张雨生 摄
到访现场 二观古韵流转的城风底蕴
从今日回望,小巷子的大美德,单单只是因为张英的豁达吗?
或许更是因为桐城的千年文风,圣贤之书滋润了“礼让”的城风与市民。
桐城是桐城派的故乡,更是六尺巷文化的土壤,自古便是文章锦绣之地。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桐城有“天下文章其出桐城”“天下高文归一县”之称。有清一代, 文人士子“言必称桐城”,历史上的桐城从来都是“顶流”。
六尺巷游人。中新社安徽分社 张俊 摄
据《桐城县志》记载 :“明初桐城地属畿内,易得风气之先,县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学风渐盛。” 当时的桐城,方圆百余里百姓家家贫不弃书,诚为家训。
明清时期,桐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涌现出方以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杰出历史人物,孕育出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派”,归附作家1200余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蔚为高峰。
从六尺巷出发,从张英、张廷玉等历史名臣的家教出发,历史虽然远去,但桐城的底蕴却愈发清晰。
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桐城县,桐城距今有长达12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拥有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四片(东大街、南大街、胜利街、北大街),已公布历史建筑206处,不可移动文物506处,非遗名录71项。
三百年的时间里,六尺巷成了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其中蕴含的处世之道,更是在桐城人的血液里生根发芽,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历史更迭,让我们得以看见六尺巷的不仅是往日的故事,更是当地的科学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有人说,老街的记忆是一段与过去相连的回忆,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就时下年轻人热衷Citywalk来说,老街之所以好逛,绝对离不开对“过去”的精心呵护。
同样作为老街,备受关注,“流量”鼎盛的六尺巷则更是如此。
1993年、1999年桐城市政府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
2002年,桐城市在原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六尺巷”。
2019年,桐城市政府启动六尺巷片区的恢复与修缮。 “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其主要景点除六尺巷巷道、“礼让”牌坊,还有石照壁、太湖石等。
到访今天的六尺巷,放眼望去,笔直的小巷,长约百米,宽2米,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巷道两端立有徽式汉白玉牌坊,一端刻着“礼让”,一端题有“懿德流芳”。
六尺巷尾的“礼让”牌坊。张雨生 摄
体悟回响 三听千年礼让的美德传承
礼让,乃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传统美德。在六尺巷的间隔中,张英、张廷玉所代表的张氏家族,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一让再让,传为美谈。
相传,此后的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回顾六尺巷的故事,大多一笑了之,而握手言和的行事,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六尺巷的礼让美德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在法治工作和基层治理续写了礼让新故事。
从2010年起,桐城便积极将六尺巷蕴含的文化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中,不断放大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治理优势。
当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孔城法庭)就开始运用六尺巷等典故劝导人,用“和”文化感化人,同时借助人民调解及部门联动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2015年,孔城法庭首次提出“六尺巷调解法”,并提炼出“听、辨、劝、借、让、和”“六步”具体操作;
2017年,桐城市在信访和矛盾纠纷调解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六尺巷调解法”;
2021年,桐城市将六尺巷精神扩展至基层治理领域,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从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创新推出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实现了矛盾纠纷总量、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由此,礼让再次从六尺巷的一隅之地扩展到桐城市的全域之境。2022年,桐城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桐城市委政法委荣获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称号,“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2023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年11月,《“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走出安徽,越过历史,六尺巷的长度延伸至全国。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六尺巷内,我们凝视着那古老的青石墙,屋顶鱼鳞般的灰色瓦片,真正领悟其中神韵,更能感知沉淀在其间的文化意蕴。
走出历史,迈向现实,“穷不丢书”的桐城百姓,明理懂礼,有了大格局、大境界。即便是发生了争执,“一纸书来只为墙”,也能够双方各礼让三尺,修出了一个六尺巷。这一让,就让出了美德教化之典范,让出了人生天地宽,让出了社会和谐的源远流长。
史不遗言,两百多年前的那一封家书,更是让历史的温度触手可感 ;史能作证,六尺巷从一条城市的小巷,成为闪耀时代光芒的美德与方法。
一巷长短中回旋着礼让文化的璀璨色泽,六尺巷短,“六尺巷”长,值得我们去现场用脚步丈量,用思想驻足,用精神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