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2021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与南京市浦口区赵湖村达成合作共建,自此拉开了“艺术点亮乡村”美育项目的序幕。三年来,围绕“艺术点亮乡村”,师生联合开展了“为百姓画像”、“乡村美术馆”“新时代山乡巨变——艺哺新山乡文艺创作”“新时代劳动写生”等系列活动,通过充分结合专业优势,为基层人民画像,用艺术之笔宣传党的艺术方针,提升村民们的艺术涵养,美化村居环境,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画像、为时代明德,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该美育项目也被学习强国、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中国农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宣传报道,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的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是文艺创作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赵湖组是江苏省传统村落,是浦口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其作为本次项目的实践考察、志愿服务对象具有突出优势。2021年,美术与书法学院与浦口区赵湖村达成共建,自此开始实施“艺术点亮乡村 文艺走基层”美育项目,项目成员立足专业优势,进行采风、写生以及为村民创作肖像、举办美术展览等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是在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还为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和提高艺术素养贡献了力量,展现了文艺创作在服务社会、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新时代文艺的使命担当。2021年,团队来到浦口赵湖村进行文艺采风,为村民画像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赵湖村的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焕发了新风貌,当地生态和人文之美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团队成员分组开展艺术创作,有的选取乡村一角进行绘画写生,有的走进院落为村民绘画肖像,有的为社区篆刻村组名称,有的结合党史开展书法创作研讨。创作之余,成员和村民们热情交流,在田间地头跟着村民学农活,在村民家中学包粽子,帮助社区给新修缮的河塘、道路取名字,零距离体验浦口美丽乡村的小康生活。此外,团队中的带队教师利用写生间隙,为浦口团区委组织的全区中小学生庆祝建党100周年手抄报评比当评委,以实际行动践行美育播撒乡村大地的使命。
为更好地普及乡村美育、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团队策划了“‘艺术点亮乡村’——‘学党史·走基层’走进赵湖文艺采风创作展”,将美术展“搬”到村庄,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文艺作品。此次共展出南艺师生作品64幅,其中教师作品17幅,学生作品47幅。此次文艺作品展围绕乡村地域美景进行专业艺术创作,以村子里的艺术展方式向村民普及艺术,提高基层百姓的审美素养,满足村民对美的精神诉求,使美术与书法学院“学党史·走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在实处。
为丰富创作素材,感受新时代乡村面貌,2024年,团队再次来到赵湖村,开展“新时代山乡巨变——艺哺新山乡文艺创作”和“劳动写生”活动。1964年前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在浦口汤泉镇进行劳动实践教育。期间,师生们边劳动、边写生、边创作,绘制主席像和创作“村史画”。时隔60年,新时代的南艺美院师生团队重走当年路,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接续南艺人以劳动和艺术创作赋能乡村的传统。油画系学生以六十年前师生在汤泉劳动写生的场景为对象,呈现出跨时空的对话;插画系学生用数字图像手法表现的系列组画, 传达新旧时代南艺师生不息的劳动精神,国画系学生将新旧劳动与写生的场景描绘在新时代现实的山水画图中。参观赭洛山石桥抗战纪念碑
在九华村山滕组搜集创作素材
团队还将画作展览搬进乡村堂屋展厅,将学院中的创作活动和展览带到村民身边,让都市展览馆的专业美术欣赏活动发生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吸引外来游客,形成文化合力,推动艺术发展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艺术点亮乡村”社会美育项目是一堂很好的“艺术+思政”实践课,师生共同参与,走到田间地头,感受乡野氛围,聆听赵湖村故事,并且身体力行,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创作实践中,弘扬乡村之美,为村民们打开艺术新视角,让村民们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团队师生在此次活动中也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也为专业创作提供了灵感。团队师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更多更好搬进现实生活、乡村大地,以实践反哺教学,将思政教育写在大地上。如在村子里办展、重走新时代写生路此类美育活动创新了美育形式,也打开了乡村美育的新格局。“艺术点亮乡村”社会美育项目充分考虑了村民的需求,通过针对性的书画辅导与实践,提升乡村群众的审美。未来,美院将继续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不断提升业务本领、艺术情怀,真正发挥美院优势,以艺术之美、信仰之美,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艺术点亮乡村”社会美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与村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文化联系和情感纽带,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有力推动了乡村社区的和谐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给乡村振兴贡献了文化智慧。把握艺术前沿、与时代接轨,推动文艺工作反映时代、助力发展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使命,创作出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南艺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