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艺术学院高职学院注重引领青年学子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深度融合的美育实践,服务社会,造福群众。高职学院开展新“e”带“艺”路社会美育项目,致力推动更多艺术院校学生参与到乡村工作,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助力家乡产业振兴。项目通过将地域特色文化以具象化、可联动的商品形式展现在大众视野中,吸引大众的关注,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使大众直观感受与理解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项目搭建类似于文化博物馆的平台,展示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特色商品简介及其关联到的区域特色文化,让大众更加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特色民俗文化。
【关键词】设计赋能 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一、背景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购成了多数人的选择,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好商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机会变少。为此,新“e”带“艺”路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好产品提升设计审美,优化打造品牌形象。项目团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借助网易严选平台开展一场为地方乡镇特色产品赋能的公益设计之行,为其设计全新的外包装和品牌logo,让好产品的形象更加美好。同时,平台为用户提供可随时随地更深入了解地域特色的途径,通过地域特色产品的形象,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认同感,从而让提升产品销量与推广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步。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
项目搭建的线上销售平台中的商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视化商品,即项目团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包装的优化升级;另一种是文化故事,即对商品做可视化处理,充分展示并保留它原有的文化特征。同时,平台配以售前售后功能,提供人工服务,接受在线答疑,支持的保障包括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运费险、急速退款、上门取退、正品保障等。
(二)精心开展线上直播推广
项目通过开展线上直播推广,讲解各地文化特色和故事传说,帮助大众了解各地文化风貌以及平台商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直播中的即时交流、即时互动能够打破传统平台的时空限制,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实现更直观、更生动的信息传递,更好地展现商品特色。
(三)创新开设线上博物馆
项目开设线上博物馆,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蕴,带领大众了解“丝绸之路”对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同时,线上博物馆还通过展示沿途地域丰富的特色文化故事、商品、物件和传统技艺,帮助大众更好的了解平台内的特色商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四)用心提升农产品包装设计
项目团队结合当地非遗项目,帮助乡村设计包装农产品,过程中注重集合特色产品和独特背景故事进行创新,达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
(五)积极参加乡镇企业年会
项目团队积极融入乡村产业链,推广非遗产品,整合乡村农产品,丰富平台商品品类,提升服务质量,创造合作机会,与各企业互帮互助、实现共赢。
(六)广泛参与地区文化活动
团队成员积极帮助村镇组织各类文化非遗活动,增进与当地政府、企业及村民的联系交流,收集丰富的文化素材,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其中,团队成员参与了徐州体育局组织的淮海运动会logo设计比赛,设计作品获得组织方好评。
三、经验启示
(一)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艺术人才的使命担当,新“e”带“艺”路项目通过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增进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激发审美兴趣,提升文化自信,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年轻活力。项目注重沿线地域非遗文化的发掘、融合与创新,运用网络提升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二)关注创新发展与机遇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沿线国家的多个领域深度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共同体的建设,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发展机遇。作为艺术学院的青年学子,要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实践过程中,用多元的艺术呈现形式让“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和具象化方式得以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积极拓展平台与路径
新“e”带“艺”路项目与线上平台、乡镇政府、企业单位实现了共赢。平台完善的架构体系、多元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和较低的运行成本等为项目提供了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项目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交流合作平台,能够更加精准的对接企业需求,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效果,顺利推进项目开展。同时,项目也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产品设计、宣传文案、线上推广等,对接公益基金、跨行业合作交流等服务,助力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为今后项目开展更广范围的合作打下了坚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