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四美四育”美育案例(89)| 美术与书法学院开展“美育浸润童心,共绘民族团结文化墙”社会美育项目
文摘
2024-11-21 17:21
江苏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摘要】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心灵世界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这一宏伟事业的持续与深化。儿童正处在艺术认知培养阶段,美育作为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增进各民族儿童相互理解与尊重,实现以美育人,助力成长。特别是绘画所带来的的直观性及趣味性能够在帮助他们理解世界、表达自我、感受与抒发情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开展“美育浸润童心,共绘民族团结文化墙”社会美育项目,旨在通过美育的力量,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让五彩斑斓的画笔成为连接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共绘中华民族多元共生、和谐共融的美丽画卷。在南京艺术学院党委统战部的牵头组织下,美术与书法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风劲帆满图新志,团结奋进开新局”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以壁画为载体,以美育为媒介,在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开展了一场民族团结文化墙公益绘画,以艺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项目结合壁画专业课程,组织师生以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为创作主题,深入研究主题内涵,提炼创作元素,以玻璃、金属、亚克力板、石英砂等多种材质为载体,创作壁画作品。精心创作的作品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深刻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团队师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水平优势对朝天宫民族小学学生进行艺术辅导,帮助学生们提升了艺术审美和绘画水平。项目团队集中进行壁画创作,所绘主体“中华文化符号”内容选自国家民委正式推出的研究成果,是经过梳理、获得认可的、能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中华文化符号。朝天宫民族小学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艺术创作,在童年播下艺术之种。团队也在创作过程中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最终成功完成壁画《童乐中华文化图》。后续,学校还将把这组壁画开发成课程,使之成为各民族儿童青少年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团队应邀参加与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第16届艺术节暨南京艺术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与朝天宫民族小学开展结对共建,以艺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团队师生用专业、敬业与精业,展示出南京艺术学院高水平的艺术素养和高水平的品德修养,为每一位民族娃娃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次活动从创作的主体来看,是大学生带着小学生进行的艺术创作。这对于大学生而言,帮助一所民族小学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才华运用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过程,以艺术之心唤醒童心,用壁画创作助力儿童成长;对于朝天宫民族小学学生而言,他们沉浸式体验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感受到艺术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团队用艺术的语言给予儿童成长的温度,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挖掘教育工作的深度,以高尚的情操拓展社会美育实践的广度。此次绘制的主体壁画的内容是“中华文化符号”。团队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创意表达的过程。此组内容选自国家民委正式推出的研究成果,是经过梳理、获得认可的、能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中华文化符号。大学生携手小学生创作壁画的过程,就是共同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的过程,会在创作中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艺术创作为纽带,打造了一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此次“中华文化符号墙”这组壁画创作的过程对思想政治课如何实现跨越年龄差距、超越学识层次、打破校际界限、实现同步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成功经验。这是两校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举措,也将是两校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合作的全新领域。
南艺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