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公号《医学界》刊载了一篇文章——《京沪医生提案:集采药疗效欠佳,质量存疑》。有朋友给我转发过来,看完以后心里笑了一下,真是一批神奇的专家。
这批专家之中为首的好像是“上海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如果网传是真,他们大概提了这么几个神奇的意见。
第一个,他在接受东方网采访时说:集采药物在价格低的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
在这里我想问问这个专家,你提出的“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这个现象,是你的主观臆测还是你的真实体验?如果是你的真实体验,作为医生你不应该这样写。你应该写使用了某某品牌的某某药品,血压不降。另一某某品牌的某某药品麻药不睡。还有一品牌的一个泻药不泻。如果你写的是政协提案,应该是不公开的,完全可以实名举报的。你为什么不这样写呢?如果你是主观臆测,呵呵!
第二个,他们总把药品的质量和药品的价格挂起钩来看,认为只要价格低,药品质量必然不好。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麻醉科主任李亮(化名)告诉《医学界》,“一分钱一分货,原研药质量更好,(但)原研(药)已经不多了,慢慢会消失。”
请注意,这个李亮医生也提到了一分钱一分货,似乎是国产药如果卖的很贵,质量就上去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一个药品集采之前卖30块钱一支,质量是合格的。集采以后卖5毛钱一支,质量就不合格了。我曾对一家媒体记者说过:一个药品的质量和生产这个药品的企业的质量理念有关系。如果他的理念有瑕疵,药品价格再高,他照样还是有质量问题。如果这个企业的质量理念没有瑕疵,药品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有质量问题。
第三个,另有专家表示:集采产品没有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而原研药每个月都有。上述提案中建议,要全面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我只能说这纯tmd扯淡,集采产品没有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而原研药每个月都有。这到底是谁的药品质量有问题啊?没有不良反应,就认为没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干药厂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错在哪里。
不想说太多了,“专家”真是一群有趣的动物。我想代替网民问些问题。“集采药疗效差”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密集讨论的?那一定是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后开始的。那这些集采中标的药品集采之前是怎样存在的?是价格又高,还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退一万步讲,通过药品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好歹是做过BE的,总比未通过之前好吧。那为什么价格高的时候就没有人说国产的仿制药无效呢?
之前听说,海南某药厂的一个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没有集釆前40多块钱一支,专家们用的欢着呢!没有几个专家说这个药品无效。广东某药厂的一个无水头孢唑林钠。没有集采前,也是二十几块钱一支,专家们用的欢着呢?也没有几个专家说这个药品无效。为什么?你懂的!挑战那几个写提案的专家,你敢说你没受过这些高价药的教育吗?
以前有寓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现在应该改成“橘卖50则为橘,橘卖5毛则为橘”了。在我的认识里面,这是这批专家让我感到最神奇的地方,他创造了新的理论。
当然,对于集采,我也并非完全没有意见。我首先认为,医保钱不够了,想办法降点费用没什么问题,哪个国家都要这样干。其次我认为,集采的规则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久前,我写了一篇《药品集采带来超低药价可能引发的衍生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听说被专报到全国工商联去了。并且告诉我在得到正式回复之前,不要先在公众号上发表。大意是,为了解决医保资金问题,首先要有一个集采目录,集采目录里面的药品,至少要占医保资金当中药品消耗部分的80%。不要像现在这样,西瓜和芝麻不分。其次,对于这个目录里面的药品降价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别说降90%,能降到50%,整体药品费用也可以降到40%了。
严格的讲,医保资金不属于全部国家资金,属于人民筹集起来的。这个资金不仅要保住人民有药用,还应该保住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和生存。因为这个行业也是人民资产的一部分。我们要“渔”,但不要竭泽而渔。
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尽管我也对集采的方法有意见,但我仍然觉得,不是集采中标的药品质量存疑,是某些专家的动机存疑。这个动机到底是什么?呼吁给原研药留出空间是了。
转自:罗雀门
作者:赵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