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本就是儿科中最难以鉴别的症状之一,当遇上长期持续发热的患儿,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病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收获。
患儿持续发热12天,热峰39℃
同事Z的朋友(医务工作者)孩子,1岁4月,发热12天(如图1)。
图1示:建议住院后的代主诉
患儿病初发热,体温约38℃,伴腹痛2天,后自行缓解,无头疼,无呕吐,无咳嗽、无喘息,回家观察,期间仍发热,峰值39℃。
第一次查血常规显示:C反应蛋白(CRP)29mg/L(参考值:0-10mg/L),其余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如血红蛋白(Hb)为112g/L(参考值:110-160g/L)。
同事Z给予阿奇霉素颗粒剂口服三天,无效果。患儿依然发热,无咳嗽,无流涕、无呕吐。第二次查血常规示:Hb:104g/L,CRP:52.9mg/L,其余数值均在正常范围。
Z同事给予头孢曲松(点击获取完整用药信息)静滴3日,效果不明显,患儿体温常常增至39℃(服用退热药后热峰可降低),近期出现左手、大腿疼痛,活动稍受限,疼痛部位不明确。
患儿神清,精神欠佳,咽部无充血,眼结膜无充血,口唇无皲裂,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阴性,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无红肿包块、外伤,神经系统阴性。
常规的相关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尿常规、腹部彩超:肝胆胰脾、泌尿系等均正常。
怀疑川崎病或血液病?
门诊下班,同事Z把孩子的病情说了一遍:老张,你来看看!
家属多人围了一圈,大致了解下病史后,我开始进行了思考,想着想着越发觉得这个病例不简单,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
首先患儿病史较简单:幼儿,发热12天,病初腹痛2天后缓解,近期出现左手、大腿疼痛,活动稍受限,疼痛部位不明确;其次常见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
但!
重点来了,但患儿的血象表现出奇特变化:
发病以来三次血常规检测显示如下:
1、白细胞始终处于正常范围;
2、CRP从29mg/L→52.9mg/L→89.5mg/L;
3、Hb从112g/L→104g/L→98g/L;
4、发热12天后的PCT正常;
5、IL-6高达:540.8pg/ml,血沉较快(75mm/h)。
我的思路到这卡住了:如果有感染的话,为何这些可以反映细菌感染的指标正常(中性粒细胞始终正常,降钙素原正常),而CRP却逐渐增高,IL-6很高?
常言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那就说明极大可能不存在细菌感染。Hb在短短的十余日里逐渐降低,说明机体处于消耗状态。
综合以上特点,我脑子里闪现出了疾病A(你们和我想到的是同一种病吗?继续往下看吧),但我不能贸然下结论。
于是建议:立即住院进行相关检查,重点在后腹膜间隙排查。
听了我的建议后,家属仍在犹豫,同事们则不怀疑我的观点,更多地考虑起了川崎病和血液病。
入院后行相关疾病排查,最后发现……
但是家属和同事还是愿意先住院进一步检查,于是先进行川崎病相关检查:
生化肝肾功能正常;血沉(ESR):75mm/h(如下图2);心脏彩超:心脏及血管无异常;呼吸道9联:乙型流感弱阳性,余阴性;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检测阴性。
第三次血常规示:Hb:98g/L,CRP:89.5mg/L(如下图3-4示)。
降钙素原(PCT):0.36 ng/ml(参考值:0.02-0.5ng/ml)(如下图5所示)。
白介素-6(IL-6):540.8pg/ml(参考值:0-7 pg/ml)(如下图6示)。
同事Z准备邀请血液科同仁来会诊并做骨穿时,B超室传来消息,我心一紧,赶忙问:“结果如何?”
同事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看了我一眼,说:“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听到结果后,证明我的预测诊断对了,但我并不开心,因为这个病凶险万分……
家属收到结果后立马办了出院手术,去了上级儿童医院。
一路看下来的读者朋友,结合患儿的各项症状及检查,你们猜到的病和我想的是同一个吗?快验证一下吧。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点击置顶文章,即可查看病例结果和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