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6/12)

文摘   2024-10-06 09:03   河北  

欢迎光临

个个担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点👍点❤️、评论和分享




编者按

在我国悠悠教育事业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教育者。他们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持续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本期,小编从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整理了其中六位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 录

01

王旭:学生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2

贺来虎:扎根33年,在小乡村做大教育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3

刘小清:爱是育人良方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4

李坚:勇闯科研无人区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5

安慧霞:不负童年心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6

赵东元:课比天大,愿一辈子教书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1.

王旭:学生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来看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如何理解并践行教育家精神——

王旭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尊重差异,相信孩子

28年的教育生涯里

他始终把学生之间的差异

视为教育的宝贵财富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

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在王旭的办公桌上

摆着一幅手绘画

上面最显眼的文字就是

“孩子没有差距,只有差异”

“尊重差异,相信孩子”

搭建平台不断激励

王旭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很优秀

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父母

能够发现每一个孩子的

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

并且搭建平台不断的激发孩子

那么他能把自己所爱好的事业

干一辈子

肯定能够有所成就

充分尊重孩子

王旭所在的雅礼中学

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

每年学生的“双代会”

他鼓励学生为促进学校发展提建议

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余条

学校相关处室都会一一回复

体育好才是真的好

孩子们一定要搞好体育

是王旭的教育信条

在他的影响下

体育给学校带来充满活力的新气象

课间操的编排结合了街舞和体操

深受学生喜爱

雅礼中学的女子篮球队

多次获得国家级

世界级的冠军……

2024年

以雅礼女篮为班底的中国队

夺得2024年

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

王旭建议的“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正在全国很多地方逐步实施

为学生发展特长、优势提供支点

王旭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保持着超前的意识

从担任学校副校长开始

他就着手创新和完善学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在王旭心里

要培养特别优秀的学生

不能只看他的学业成绩

而应该选择学生最喜欢的

最热爱的事情

喜欢和热爱也会让学生

更有创新性和灵感

并在这个领域

不断地去深耕研究

在王旭眼里

不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样子

也不可能培养成一个样子

但是能够让每一个人

都能发展成为自己所喜欢的

又能够为社会为国家

做出贡献的人的样子

这就是他朴实的愿景

也是他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初心使命

策划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来源 | 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供稿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3日

02.

贺来虎:扎根33年,在小乡村做大教育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教师贺来虎如何在小乡村做大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位于阴山山脉二狼山脚下,是临河区唯一一所农村区直中学。1991年毕业分配到这里后,贺来虎一待就是33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至今,虽然还肩负着学校管理工作,但他依然舍不得离开教学岗位,承担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爱心、耐心与匠心帮助乡村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他尤其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等弱势群体,凭着对乡村教育的一腔热情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贺来虎帮助很多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和生活困境,呼吁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好孩子人生的榜样。

做老师前先做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更好教育孩子。”这是贺来虎总结的教育“秘诀”。他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主见和自由,老师绝不能高高在上,要善于与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尊重和信任,这样老师讲的道理才能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他深知,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努力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挖掘孩子的潜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

他特别重视家校共育,经常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线上推送家庭教育资料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用情躬耕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他时刻留意每位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引导他们积极发挥所长,逐渐建立自信心。

他坚持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倡导生活化课堂,实施适应学生的教学,开展校本研究,推进教育融合。

贺来虎教授的是数学学科,他的每节课堂,不仅仅是认认真真地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为了做到这点,他每备一节课都要比别人多花两三个小时,同时还不断地向同行请教,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辛勤的汗水终会浇开艳丽的花朵。从他1991年参加工作之日起,他所任教班级的数学课成绩,一直居于同年级同科目之首,他所带的班级的综合成绩,也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

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探讨带班经验。听课也是他获取教学经验的“法宝”,但凡学校组织听课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认真记录、认真评课,同事们都风趣地说:“贺老师评课是近视眼吃拌汤——专挑疙瘩。”他还时常找来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一旦发现一些创新的教学理论,他马上如获至宝,及时记录下来,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写成心得体会,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贺来虎练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能力越来越强,教学效果越来越显著。他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过市级、自治区级一等奖,也曾在国家级刊物的优秀论文遴选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他还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2019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

点亮乡村孩子梦想之光

不仅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关爱。学校大部分孩子是寄宿制,学生病了,他就带着寻医买药、端汤送饭;有的学生家庭生活困难,面临失学的困境,他就慷慨解囊,大力相助。

“没有贺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要像贺老师一样去资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997级学生郝香琴每每提到贺来虎,都充满感激。当年,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她曾几度面临失学,贺老师了解情况后帮助她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初中毕业后又帮她联系企业赞助直到高中毕业,后来她考上了大学。

扎根乡村教育33年,贺来虎始终无怨无悔,默默践行教育家精神,由于成绩突出、声名远播,好多城里的学校点名要他,但他从未动心。

“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深知农村孩子读书的不易,能为农村孩子的教育尽点儿力是我一生的追求!”贺来虎说。

来源 | 综合自内蒙古教育发布、育见新闻微信号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4日

03.

刘小清:爱是育人良方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走近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小清的故事,看她如何将所坚信的“爱是育人良方”融入28载教育生涯——


启智润心 点亮心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得越深,教得越好。家住莲花县的芬芬曾就读于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离家太远,周末不能回家,刘小清便将芬芬等3个孩子带回自己家里,与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同睡。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格偏激的芬芬变得善良、懂事了,学会了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经过学习,掌握了一技之能的芬芬毕业后在南昌一家刺绣厂找到了工作,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双鞋送给刘老师,刘小清一直像宝贝似的把鞋珍藏在办公室里,这是她心底小小的幸福。

刘小清在教聋哑孩子拼读卷舌音时,总是拿着学生的手贴在自己的喉部、腹部,让学生能够用他们的手感觉声带的颤动、气流的强弱。教说话时,用压舌板放在学生的舌头上,教学生舌头该怎样用力;再让学生边照镜子边观察口形进行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即使她已经口干如火、喉咙干痛,只要听到孩子们开口发出一个读音,她就会感觉自己不愧为一名特校教师了。

燃心为烛 师爱无声

作为校长,刘小清总是把路途最远、家境最贫困、残疾程度最重的残疾孩子的送教工作留给自己。娟娟患有脑瘫,智力低下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通过送教工作的不懈努力,在刘小清、家长和娟娟的共同努力下,娟娟能够独自行走了……

为了让残疾孩子有尊严地生活,她带领教师们积极开设了书法、陶艺、烘焙等特色课程。学生的200多幅美术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10余幅科幻画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省级一、二等奖;智障学生在省特奥田径比赛中荣获2枚金牌、1枚铜牌;舞蹈节目获得省市一、二等奖,登上2019年第一期江西好人发布仪式的舞台,代表萍乡市参加江西省残疾人艺术节展演。

恒心引领 守正创新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刘小清带领团队大胆改革,创新美术课堂,主持课题《运用多元智能培养聋生美术创造力的研究》成功立项,不断提升传统绘画课的教育实效。从听障学生课堂延伸到智障学生课堂,从美术课延伸到了劳动课、语文课……课题研究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学校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她带领团队探索出残疾儿童“教康一体化”美术教育实践模式,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赋能协同“普校-特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整个支持模式》荣获全国优秀融合案例。2015年以来学校已完成9项课题研究,目前还有6项课题正在研究中。

热血奉献 践行初心

扶贫助学是刘小清爱心奉献的另一种人生诠释。身患重度智力残疾及癫痫的小垒,从小失去母爱,无自理能力,父子俩相依为命,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在送教时,刘小清买了20只鸡苗和20斤饲料送到小垒家,等到小鸡长成后再回购。近年来刘小清累计捐款捐物达4.8万余元。

刘小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挖掘和传播本地的红色文化,深入学校、村(社区)开展“师德师风”“红色故事”“家风家训”宣讲,丰富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她走遍芦溪县每一个乡镇、所有的中小学校,2023年荣获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细耕慢耘,逐光而行。刘小清坚信:有爱就有希望。“园丁辛勤一堂秀,桃李成荫四海春”,残疾孩子的美丽嬗变是她扎根特殊教育最好的见证,也是刘小清一生无悔的追求!

策划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来源 | 据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号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5日

04.

李坚:勇闯科研无人区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坚扎根龙江沃土,勇闯科研无人区的故事——


科学研究:从大自然寻找灵感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博士毕业的。当时的木材科学领域受限于学术思维、仪器设备等条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木材构造和木材防腐这两方面,研究对象是整块的实体木材。后来,我们把科研方向锚定在木材多功能性研究上,专注于培育孵化木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全国第一批木材科学领域的博士,李坚表示,我国作为一个森林覆盖率较少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不得不从森林中获取木材,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木材非常关键。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李坚就注意吸引化学、数学、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科研人员进入木材科学领域,提倡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他的带领下,“李家军”做出了像荷叶一样滴水不沾的木材,构筑了与棉花相似的木质基仿生材料,利用贝类代谢物质黏合机理研发了安全绿色的胶合剂等诸多科学研究。

李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坚带领的林木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0余项,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

人才培养:乐教爱生甘于奉献

甘文涛2014年成了李坚的学生,研究的题目是木材仿生磁学。围绕木材是否有磁性这一前所未知的命题,他设计了一个磁性纳米材料负载在木材上的小实验。刚开始,一切顺利,但当他深入材料表征检测时,问题接踵而至,实验结果与设想严重不符。

甘文涛开始焦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科研工作。“那时候,不敢见李老师,怕让他失望。”甘文涛说。他的焦虑都被李坚看在眼里,李坚对他说:“伟大的发明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这句轻描淡写的鼓励,让甘文涛鼓起了勇气。

李坚在实验室

李坚帮助甘文涛一起回顾实验设计,引导他从不同角度分析实验数据,让甘文涛豁然开朗。“不墨守成规亦是一种成功,做科研就要跨学科思考。李老师教会我实验并无对错,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新的视角解读问题,这样的创新意识,为我的学生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甘文涛说。

李坚招收的研究生,他都亲自指导。“因为我给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从来没人做过的课题,这种‘开第一枪’的研究,具有高度的冒险性。我直接指导,会让孩子们少走弯路。”李坚说。

“想要让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品格。所谓言传身教,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李坚院士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育人的使命。”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说。

服务社会:科研应用才有价值

科研要解决真问题,要真解决问题。

李坚(右二)指导学生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6月初,火灾刚刚扑灭,虽然没有接到任何上级指示,但李坚顾不得现场存在的虫害、病菌危险和现实条件的艰苦,还是带着东北林业大学的老师、学生奔赴现场。

到了现场,李坚心疼不已。大量被抢运下来的火烧原木虫害情况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木材会受损失,居民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云杉小黑天牛和落叶松八齿小蠹是主要害虫,它们其实不难对付,但难的是传统的水浸、喷药等方法根本不能适用于这么多、这么巨大的原木。

经过现场实地试验,李坚筛选出适于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还提出了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这一方法不仅为大兴安岭火灾减少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还成为后来国际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通用做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体现了李坚的厚积薄发。”和李坚一起到大兴安岭工作、李坚的学生刘一星感慨道。

看到火灾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李坚坐不住了。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他马上把科研方向调整为木材阻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年以前,李坚就用这样的标准打磨着自己的科研选题。近年来,他们所承担的50余项课题,都瞄准生态文明建设,瞄准为国家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木材材质改良与功能化、木材仿生智能科学、先进炭材料、纳米纤维素高附加值材料等方面展开。

策划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来源 | 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微信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6日

05.

安慧霞:不负童年心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原标题:不负童年心!来看安慧霞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来看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教师安慧霞一心护童真,一体谋幼教的故事——


选择扎根

“大先生”服务小孩子

记得刚从幼师毕业,安慧霞就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那年,她原本有机会进入太原市万柏林区的一所公办小学任教,而幼儿园园长则希望她能留下来从事学前教育。在这个选择关口,母亲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人一辈子要把一件事做好,你选了学前教育专业,要对得起选择你的孩子和家长。”从小就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的她,最终选择了做一名幼儿启蒙教师,那一刻,“择一业而终一生”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于是,这个选择一做,便是一辈子。她把每个孩子装在心里,不辜负每个孩子童年的成长,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身为幼教人,不负童年心……

这个选择的故事,安慧霞常常会对新入职的教师讲起,而这个故事也激励更多“兴华人”去坚定选择、扎实践行好幼教人的这份初心与使命。

选择开拓

集团化成就“一体化”

2005年,安慧霞成为太原市最年轻的名园长培养对象,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也迎来了“公办园少、民办园贵”的困境,“有园上”成为摆在普通老百姓面前的一道难题。是专耕一园,经营自己的小天地,还是着眼均衡,走集团化办园之路,成为摆在安慧霞面前的又一次重要选择。

安慧霞觉得,“如果学前教育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普惠幼儿园的需求,那么我们园‘振兴中华,为国教子’的理念也就成了空谈。”因此,她开始认真思考集团化办园的可行性,并在当年从多地取经归来后,开启了“公办园也可以集团化发展”的办园行动。

但是安慧霞面前的这条开先河之路也挑战重重。当时公办幼儿园集团化管理之路在山西省内还没人走过,没有经验可循,一个区属幼儿园想创新,难度可想而知。她主动找到当地教育局沟通,得到了大力支持。但如何把想法落地,谁也没有把握。

没过几天,时任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局长打电话给她:“安慧霞,大唐小区的幼儿园你接不接?”她知道这所幼儿园是为一个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一直没投用。“接!”她毫不犹豫地回答,然后马上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去考察这个毛墙毛地的“空架子”。就这样,大唐幼儿园成为兴华礼仪幼儿园第一个分园。安慧霞从管理团队中遴选了6名优秀教师带着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学前教育理念入驻新园,同时首次引入家居式装修风格,将超前的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育人的点滴。不到3个月,“空心园”变成了“百花园”,2006年3月大唐幼儿园开园,半年后6个班200名幼儿全部招满。

自此,兴华礼仪幼儿园开启了竹杏园、荔梅园、大唐园“三园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集团化办园格局。其后,安慧霞又接手了4所村办园。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享有同等优质的学前教育,她们蹚过污水四溢的拆除工地,走过爬高下低的沟沟坎坎,一次次走泥路、闯难关、想办法、找出路,将一所所从前不起眼的小楼打造成有品质、有温度的成长乐园。

2015年至今,按照太原市万柏林区教体局“名园带动新园、中心辐射周边、公办管理村办、公办帮扶民办”的思路,安慧霞先后接管了城中村、城边村改造新建的4所村办幼儿园和2所社区公办幼儿园,帮扶本区域3所普惠性民办园,形成了“3(公办)+X(村办、社区办)+Y(民办)”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万柏林区域内扩大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兴华礼仪幼儿园集团化管理经验得到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赞誉,这是山西省首次公办园集团化办园的大胆尝试,也成功迈出了城乡幼教一体化均衡发展的第一步。

选择携手

点亮幼教“共同体”

解决了“有园上”的问题,“上好园”的需求立刻迎面而来。安慧霞思考: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带动了省城幼儿园的发展,但山西省的117个县区呢?全国那些偏远落后的地方呢?是偏安一隅、小胜即可,还是携手共进、百花齐放?于是,第三次重要选择摆在她的面前。

安慧霞开始了“共商共治共享幼教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创设了“星旗点亮”教育帮扶模式——对外,全省及全国各地幼儿园的同人慕名来集团参观、跟岗,标记“小红旗”;对内,派出“兴华集团”教师团队外出传授经验,标记“红五星”。如今,安慧霞办公室的山西省地图上,117个县已经插满了“小红旗”和50多个“红五星”;中国地图的省份上,已经插了34个“小红旗”和32个“红五星”。在2680多公里外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幼儿园里有兴华教师的身影;在2677公里外新疆阜康市、五家渠市的幼儿园里,响彻着晋疆师幼的欢声笑语,兴华幼教人的足迹紧踏国家教育节拍,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三区三州”的同伴。这些年,他们行程近25000公里,每到一处,真正做到了帮一程、扶一程,受益的各地园长、教师有20余万人。

2024年1月8日,安慧霞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见到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当安慧霞靠近心中榜样,紧紧握着张桂梅校长那双粗糙而有力的手时,她的内心有个声音更加坚定:一定要像人民教育家于漪和时代楷模张桂梅一样,继承和发扬“燃灯精神、青松精神、老黄牛精神、先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当好新时代的“提灯人”。

安慧霞常说:“今天孩子的样子必定是未来中国的样子,我们幼教人不能预知孩子的未来,但可以塑造他们的现在,成就美好幸福的童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胸前那枚闪闪的党徽。”在她带领下,更多志同道合的幼教人正在带着对孩子无私的爱,在幼教一线默默耕耘,成为一颗颗“发芽的太阳”,成为一位位真正让祖国放心的人民教师。

来源 | 据育见新闻微信号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8日

06.

赵东元:课比天大,愿一辈子教书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原标题:“布袋院士”赵东元:课比天大,愿一辈子教书 |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12位老师入选。今天,一起来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教书育人的故事——


还记得那个手提布袋

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

赶去给学生上课的

“布袋院士”吗?

入选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赵东元说

“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教书”

“课比天大”

二十多年扎根三尺讲台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新争先奖

赵东元在化学材料领域

取得诸多开创性成果

是享誉世界的顶尖科学家

但他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教书匠

他为本科生开设

“普通化学”二十多年

一周两次,风雨无阻

常打“飞的”从外地赶回上海上课

每次上课前他都会从百忙之中

抽出一整个下午

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专心备课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融入最新学术进展

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2021年在北京

领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当天

赵东元就飞回了上海

只因第二天早上有本科生的课

他用手提布袋装证书的照片

被熟人偶然拍下、迅速“出圈”

从此得名“布袋院士”

2022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将

唯一一个“科技功臣奖”

颁给了赵东元

新闻发布会中途

他刚介绍完自己的研究

就匆忙离开

原因同样是要去上课

“迟到五分钟就算教学事故了”

出题无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教书本身不难

育人才是真正的挑战”

赵东元看重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他在课上会把一些

异想天开的问题

写在PPT里面

没有标准答案

只为激发学生思考

某次课上

有个化学竞赛生

提了个问题

把赵东元都给难住了

他召集了课题组

所有老师开会讨论

只为第二天能给学生一个答复

“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办公室的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就算素不相识的学生

给他发邮件

赵东元也来者不拒

打造和谐学术生态

鼓励重大原始创新

赵东元培养百余位研究生和

出站博士后

许多成长为

国内外一流高校教授

学生们的研究方向

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赵东元曾多次感谢复旦

称是“宽松自由开放的学风”

滋养和培育了自己

让他成为在复旦成长起来的

“最年轻院士”

如今他作为

复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

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打造

宽松自由的学术生态

“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让他们心无旁骛探索一些

前沿科学问题”


他始终尊重学生意愿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像“踩油门”一样

给学生提供充足动力

但把方向盘交到学生自己手里

“只要他们能利用所学

为社会做出贡献”

赵东元希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都能在各自领域绽放光彩

策划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来源 | 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复旦大学供稿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年09月19日


相关回顾

·【关注】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系列节目《大教育家》高燃上线(下期,共3篇)

·【关注】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系列节目《大教育家》高燃上线(上期,共3篇)

·【收藏】“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5篇)

·【收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6篇)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热烈反响(10篇)

冀青妈唠叨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教育变革的时代,是需要呼唤“大先生”的时代,同时也是产生“大先生”的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级思政学科硕士研究生马宏伟

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编辑:马宏伟

审核:李洪洋

个个担当
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高校联盟、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论坛公众账号:研究、宣传责任思想、理论、方法,为“人人负责、个个担当”良好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