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召开

文摘   2024-11-09 23:30   天津  

欢迎光临

个个担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点👍点❤️、评论和分享

编者按

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召开,是对全球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一次重要推动。此次盛会聚集了世界各地的顶尖古典学者与文化精英,深入挖掘古典文明的智慧与价值,共同探寻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这不仅是对古典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更是对人类共同未来的思考与探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与活力。本期,小编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整理了五篇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

李书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2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

3

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

大会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4

赓续历史文脉 加强文明互鉴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

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重要指引

5

为文明传承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声音

1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

李书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李卓尔、陈煕芮)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宣读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的贺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发来书面致辞。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和萨克拉罗普卢总统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希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对传承自身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自觉,表达了加强古典学研究的殷切期望,为我们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指引。

  与会嘉宾表示,古典文明是人类文明突起的高峰和永亮的灯塔,要进一步激活蕴藏于古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指引人们有力应对各种现代挑战,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加强古典学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文明源头、增进相互理解、把握当代与未来。

  中希双方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国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和媒体人士等600余人参会。


人民日报 2024-11-08 00:00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8日

第04版要闻

2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中希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习近平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


人民日报 2024-11-08 00:00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8日

第01版要闻

3

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

大会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指引。

  大家表示,将充分利用世界古典学大会这个平台,切磋研究成果,分享有益经验,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推动世界古典学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

加强古典学研究,守护文明薪火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令在场专家学者深感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是国内首家古典学研究的实体机构。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负责人贺方婴备受鼓舞:“未来我们将继续担负起阐释古典智慧和传播古典文明的使命,立足中华文明渊源,兼容中西古典传统,在引介西方优质古典学著作的同时,更好推动中国古典学经典阐释、中国原创性古典著作出版。”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积极培养学生经典阅读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古代经典、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林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一批兼通中西之学、明古今之变的新时代栋梁人才。”

  古典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峰和灯塔,积淀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极为深厚的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推动古典学研究和教学,从中外先贤留下的原始文献着手,深入阐发经典文本所蕴含的精要,保护、传承好古典学这一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张强说。

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立足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不断丰富的。

  “我们学院非常重视中国文史哲经典的提炼与转化,将中国古典智慧与优秀文化因子纳入教材与课程之中,努力培养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经典、古代圣哲、古典智慧。”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罗剑波表示,“我们将继续向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通过青年学子互动交流,播撒文明互鉴的种子。”

  “中国和埃及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分别孕育出灿烂的古典文明,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姆迪与中国文化结缘近半个世纪,曾翻译《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他说:“要通过经典著作互译推动文明传承发展。经典中蕴含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和道德价值观,指引我们从历史的源头汲取智慧。”

  “2021年我们曾举行中国和希腊青少年古典戏剧表演活动,促进古老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尤金妮娅·马诺利杜是希腊一所教授青少年古希腊语学校的负责人,她表示,“古典文化具有联通人心的作用,不同的古老文明在交流中能够增进理解与欣赏,凝聚共识、兼收并蓄。”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王勇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召开了中希文明高峰论坛等1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我们将通过学术研究和推广、国际联合人才培养和品牌人文交流活动,持续推动中国和希腊、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蓬勃力量。”

  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系希腊语教授蒂姆·惠特马什表示,古典文明虽萌生于过去,却启迪当下和未来,“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更要深入推广内在价值巨大的古典文明,厚植古典主义文化土壤,为当代生活与未来发展积蓄精神源泉。”

  “我们从古典找源头,就能找到更多文化共鸣。”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蔡杰表示,“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在思想文明层面都强调美德和共同体,这是古典文明留给我们的巨大思想财富,具有克服现代性冲突的时代价值,各方应积极携手,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人民日报 2024-11-08 00:00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8日

第02版要闻

4

赓续历史文脉 加强文明互鉴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

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重要指引

燕山脚下,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迎来八方宾客,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表达了对各国专家学者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殷切期望,在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中引发强烈共鸣。

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指引,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古典学研究和国际人文交流,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从事古典学研究和教学近20年的重庆大学古典文明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文涛倍感振奋:“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古典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古典学研究不是复古泥古,而是要贯通古今中外,在多维视野中探寻各国文明源流、发掘人类文明传统,努力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

本次大会由中国和希腊共同举办,并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中希两大古典文明既各有特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明底蕴。”希腊雅典科学院文学与艺术部院士克里斯托福罗斯·查拉兰巴基斯说,这次大会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彼此启发、增进共识,对中希双方乃至世界各国古典学领域学术交流具有推动作用。

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宫城德也说:“我们研究古典学,要走进古人的语境、心境,把他们当作可以对话的朋友,才能真正领悟思想成果,助力现代社会发展。”

“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是习近平主席的要求,也是我努力追寻的学术理想。”第一时间学习了贺信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博士生隋昕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我会潜心学术、努力成长,继续为这项事业贡献力量。”

继古开今,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心声。

“近年来学界兴起古典学研究热潮,习主席的贺信体现出对古典学研究的高度重视。我们作为古典学研究者,要努力阐释好蕴藏于古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湄说。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帕特里克·芬格拉斯认为,我们应当更好理解和传承人类古典文明优秀成果,为国际冲突、发展难题寻求解决之道。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区域研究系研究教授马良文说,人类文明多样性是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文化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炳春说,我们将着力从孔子等伟大先哲的思想中汲取营养,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阐释、活态传承。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大家纷纷表示,要当好文化使者,共创人类文明美好未来。

与各国学者共同交流,《文史哲》国际版执行主编本杰明·哈默感到收获颇丰。哈默表示,将继续做好中国古典文献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学术刊物为媒介,打开一扇文明窗口,助力中外学界交流走向深入。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王勇对做好国际人文交流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作为双边关系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标志性成果,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要通过国际联合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推广、品牌人文交流活动等方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社长刘永淳表示,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通过策划、引进、翻译、出版优秀外国文化作品,让更多中国读者感受不同文明魅力,为促进民心相通搭建文化桥梁。

“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肩负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职责。”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说,我们将落实好贺信精神,探索更多跨越国界的馆际合作,以文物为载体,让文明之光在交相辉映中照亮历史、照见未来。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


光明日报 2024-11-08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8日

第01版要闻

5

为文明传承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声音

7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式上,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大会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环球共济的人文关怀,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与文明进步共识。

作为这场盛会的发起者,中国不仅仅是为了会聚各领域学者,更是为古典学乃至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崭新平台,为世界提供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文明成果的珍贵机会。

为了今天和未来的学问

人类在古典文明时期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产生了影响至深至远的思想学说。正如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在贺信中所表示的,古代智慧可以成为更好理解和应对当代挑战的工具。人类思想的起源、人类历史的智慧、古代的传统和习俗,都有助于建立一个全球对话共同体,从而推动交流、创新思维、求同存异,为共同和富饶的未来铺平道路。

“从《诗经》到《特洛伊史诗》,从老子的《道德经》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先贤的伟大作品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书面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搭建了世界古典文化沟通对话的桥梁,这种对话有助于解决人类世世代代面临的重大挑战。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的启明星,古典学的研究旨在激活蕴藏于古代经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帮助人们应对各种现代挑战,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有助于人类认清文明源头、增进相互理解、把握当代与未来。古典学从来不是为古之学,而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学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认为:“古典学虽然以古典文明为研究对象,但却始终以人类当今和未来作为方向,现代文明的重大进步离不开对古典文明的深入发掘,古典学研究要秉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深入挖掘古代典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极弘扬其中体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精神养分。”

交流互鉴的古典学未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离不开先贤创造的古典思想,也离不开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滋养。

在6日的古典学大会专场演出上,中国传统民乐诠释着古希腊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中国乐器演绎着古希腊城邦民间歌曲《夹竹桃蕾旁》《来去某地》,古今中西融合之美令中外嘉宾交口称赞。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亚洲研究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柯马丁认为,了解其他古代文明,阅读不同领域的学术著作,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思想,这些不仅仅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补充,更是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在我们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那些原本熟悉且“自然而然”的事物变得不再熟悉,也绝非“理所当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面对复杂变乱的当今世界,我们必须也必将回到祖先的智慧中寻取灵感,期待首届古典学大会为回溯文明源流、促进文明对话,携手解决和应对时代挑战提供智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 本报记者 李曾骙 王笑妃)


光明日报 2024-11-08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8日

第04版要闻


相关链接

·【学习】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

·【学习】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关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学习】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推进理论创新

·【学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收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0篇)

·【收藏】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6篇)

冀青妈唠叨

古典文明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穿越时空的阻隔,依旧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这些文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通过交流与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努力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级思政学科硕士研究生邵丽萱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编辑:马宏伟 邵丽萱

审核:李洪洋

个个担当
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高校联盟、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论坛公众账号:研究、宣传责任思想、理论、方法,为“人人负责、个个担当”良好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