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动力266周 | 魏应彪任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四川造窜天石猴首次亮相;赛峰完成对发动机零部件维修公司的收购

科技   2025-01-27 18:03   黑龙江  


 1. 魏应彪任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显示,魏应彪已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曾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等职。

 2. 吴榕新任中航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消息,2025年1月,吴榕新同志已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曾任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南航集团规划投资部部长,南航集团、南航股份战略规划投资部总经理,南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机务工程部)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南航股份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南航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
 3. 2026年首飞!四川造窜天石猴首次亮相 
“四川造”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验证机——“窜天石猴”首次亮相。据悉,其巡航速度可达马赫4(四倍音速,约49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达20公里,全球出行仅需3小时。四川造超音速飞机验证机明年首飞 根据规划,2026年,“窜天石猴”将完成首飞。2030年,高速客机“齐天大圣”实现客机原型机首飞。届时,将有望为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带来新的变革。
 4. 赛峰完成对发动机零部件维修公司的收购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宣布,已完成对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维修领域的领军企业—— Component Repair Technologies的收购。这一收购是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约10亿欧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投资计划旨在扩大其全球维修、修理和大修(MRO)网络的规模并扩充员工数量,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目前在役的3.2万台CFM56和LEAP发动机不断增长的支持需求。

 5. GE航空、波音和NASA携手研究开式风扇发动机设计性能 
一项旨在推动航空技术迈向更高效未来的重要项目正式启动。由GE航空牵头,联合波音、NASA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共同开展的这一项目,将聚焦于模拟开放式风扇发动机设计与飞机的集成,为航空业开发更节能技术提供关键支持。

据悉,项目团队将能够使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极光”超级计算机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前沿”超级计算机。这两台超级计算机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快,每秒均可进行超过千万亿次的计算,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6. 美赫米厄斯公司开设高超音速发动机测试新设施 

2025年1月初,美国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赫米厄斯(Hermeus)揭开了其高焓吸气式测试设施(HEAT)的面纱,这一举措标志着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军用飞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座先进的测试基础设施旨在加速下一代推进系统的测试与研发,为在本十年末实现高超音速飞机领域的突破奠定基础。

 7. 欧盟出台新航空法规,消费者将为SAF买单 

欧盟政策制定者为航空业制定了新法规。《欧盟航空可再生燃料法规》(ReFuelEU Aviation)强制要求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并禁止燃油转运 —— 这在全球范围内本是一种常见做法。这是又一项与气候相关的举措,但它将阻碍本土航空业发展,导致价格上涨,并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8. 普惠公布氢-蒸汽航空发动机细节 

氢燃料或许为实现零碳排放目标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途径,但要将这一愿景转化为实用的推进系统则是另一回事。如今,普惠公司认为其可能已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推出了氢蒸汽注入及中冷航空发动机(HySIITE)概念。这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动力发动机配置,它将氢燃料的低温特性优势与蒸汽注入带来的热力学优势相结合。
 9. 俄罗斯正在测试PD-8和PD-14飞机发动机的新技术 

PD-8和PD-14飞机发动机的新技术将减轻飞机发动机的重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着陆时的制动效率,降低飞机事故率。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获得了世界上没有类似物的等强度整体蜂窝结构。这种结构提供了可靠的发动机反向系统,并排除了其个别元件损坏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10. 罗罗完成Trent 1000发动机升级认证 

罗罗公司宣布其为Trent 1000发动机开发的耐久性增强套件已成功完成认证测试。该套件通过对高压涡轮进行重新设计,显著提升了发动机的耐久性,预计可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对高压涡轮冷却系统的优化,包括增加冷却孔、扩大冷却气流通道等。这些改进有效降低了叶片的运行温度,从而延长了叶片的寿命。

 11. 印度Q-Alpha航空公司开发AI驱动涡轮喷气发动机 

印度班加罗尔的Q-Alpha航空公司近期宣布,成功研制出新型AI驱动涡轮喷气发动机QAL-J10,旨在为下一代无人机和高超声速无人机提供动力。QAL-J10发动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优化、加力燃烧室和尾喷口阻塞系统。通过与涡轮联合循环(TBCC)架构的兼容,该发动机有望为未来高超声速飞行提供动力。该发动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的“系统感知能力”,人工智能的集成使发动机能够实时监测自身性能,并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12. Leap发动机生产受阻 但2025年交付量有望大幅增长 

据“飞行国际”网站1月24日消息,因材料短缺及供应链问题,CFM国际的Leap发动机生产受阻,导致交付量较预期减少了10%。GE航空航天首席执行官拉里•卡尔普(Larry Culp)表示,尽管供应链问题依然存在,但公司及供应商正在缓慢解决持续阻碍产量的短缺问题。他预计,2025年将比2024年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Leap发动机的交付量将同比增长15%-20%。此外,公司的“优先供应商”现在的发货量超过了承诺数量的90%,较2024年初有了显著提升。

 13. 波音与Norsk e-Fuel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波音公司与Norsk e-Fuel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旨在加速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和全球供应。这一合作将支持航空业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推动北欧地区成为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供应中心。

根据协议,波音将投资支持Norsk e-Fuel在欧洲建设首批工业规模的电转液燃料(PtL)设施。该设施将利用非化石能源生产绿色氢气,并将其与生物源回收的二氧化碳相结合,生产 “电子可持续航空燃料”(e-SAF)的新型喷气燃料。

 14. 挪威使用40%可持续航空燃料混合物为F-35提供动力 

据“飞行国际”网站报道,挪威皇家空军成为首支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运营洛克希德·马丁F-35隐身战斗机的军队。洛马指出,最近已批准F-35使用高达50%SAF的混合燃料,并称“具体取决于原材料的类型和生产途径,并与传统的喷气燃料相结合”。

 15. 空客A320试验机测试“欧洲战斗机”ECRS Mk1雷达 

据“飞行国际”网站1月23日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已完成一架经改装的空客A320的首次飞行,该飞机将用于为“欧洲战斗机”运营商德国和西班牙进行机载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测试。1月21日,DLR在布伦瑞克基地进行了此次飞行任务,该飞机已安装了“欧洲战斗机”的机头部分。

 16. Avincis以4.79亿欧元续签意大利消防飞机运营合同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最大的紧急航空服务供应商Avincis表示,与意大利续签了未来7年价值4.79亿欧元的合同,将运营该国的消防飞机机队。Avincis意大利固定翼部门总经理Roberto Marcolini在声明中称:“我们很自豪能够运营这支机队超过20年。”该集团在欧洲、非洲和南美拥有180个基地,提供直升机救护服务、搜救(SAR)和消防行动,以及维护、修理和大修(MRO)。

 17. 波音正申请737MAX7和MAX10的SMYD系统监管豁免 

波音正申请针对737MAX7和MAX10的失速管理偏航阻尼器(SMYD)系统的临时监管豁免。波音表示,难以证明该系统符合当前更高的监管标准。1月17日,波音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提交豁免申请,以期加速两款机型的认证进程,并推出适用于所有737MAX机型的迎角(AOA)系统更新方案。波音强调,将继续在监管下完成认证,并更新支持SMYD软件认证的分析。

 18. BAE系统公司与空客公司携手推进可持续飞行技术 

BAE系统公司与空客公司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可持续飞行技术的研发。根据协议,BAE将为空客的商用飞机微混示范项目提供能源储存系统,旨在通过整合完善电气化技术,减少航空业的碳排放,推动可持续航空的发展。

 19. 普惠在荷兰成立欧洲技术与创新中心 

普惠公司近日宣布在荷兰成立欧洲技术与创新中心(ETIC),致力于开发高效节能和可持续的航空技术。该中心将于2025年年中投入运营,初期团队由核心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未来可根据项目需求扩大规模。

 20. 阿沃隆公司与新西兰航空签署清洁技术合作协议 

阿沃隆公司和新西兰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对电动飞机及其他新型推进技术如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行合作研究。协议还包括签署意向书(LOI),涉及销售并回租Alia CX300电动货运飞机。

来源:中航工业网站、长安街知事、光明网、航空动力未来、两机动力控制、电动航空报道、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中国航空新闻网、谷歌新闻、航空周刊、飞行国际、波音、路透社
▌声明:空天界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没有标星的朋友们可能会错过空天界的推送或是看不到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空天界】点个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空天界
空天界,服务20万亿空天产业决策者圈层,精选数据报告及重点案例。专注航空航天领域产业分析和创投案例,建设权威高效的产业双创平台,传播航空航天产业链新科技、新模式、新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