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开放”两个字
你会联想到什么?
老外144小时体验中国文化
电商老板娘集体晨读英语
将小商品卖到全世界
各国美食“打飞的”跨入国门
24小时端上餐桌
开放带来了活力和机遇
也塑造了一座城市的气质
当我们把时间的尺度拉长
这里因开放
大门千年常开
大风带动的帆船
一次次将丝绸和瓷器送往远方
换回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贝
黄埔港在千年前
已经是海上贸易的顶流
源于其天然的地利优势,古港地处狮子洋和珠江连接点,东西向珠江漏斗湾到此转南北向的狮子洋大漏斗湾。珠江口内,水势急紧,一出扶胥江口,海面骤宽,为风帆远航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根本停不下来。到了宋元时期,古港对外航线增加到130多个国家及地区。此时商家云集、热闹非凡。
乾隆年间,清政府封闭闽、浙、江三海关,只保留粤海关“一口通商”对西洋贸易。载洋货的外国商船必须下锚于黄埔港,办理相应手续后,才能进入十三行进行交易。
开放是刻在广州黄埔DNA里的烙印
还一直被时代激活
1984年
邓小平同志到广东等地视察
提议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实行特区某些政策
吸引国内外资本
同年4月
广州市委开始筹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因为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
选址就在黄埔
“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什么,怎么做,没人知道,但勇字当头,开发者开启探索模式。
广州开发区启动资金只有2万元,筹备小组租用当时接待外宾的高端宾馆——东方宾馆副楼的一间简朴会议室,改造为办公空间。第一笔开销仅370元,用来购买了10张简陋的办公桌。
当时甚至制定了一本手册,指导开发区干部怎么打电话,怎么穿衣戴帽,怎么吃西餐,怎么迎来送往等。
广州第一张公务员使用的名片也诞生于此。没有先例参考,却开创性带有了开发区的英文标识“GETDD”。
一边是积极的招商引资,一边是开发区热火朝天的建设,格局全面打开。没过多久,一些只能在海外才能买到的品牌突然出现在广州商场的货架上,当年普通职工的工资大概100元,但因为新奇,很多人愿意花10多元买一瓶洗发水。
海飞丝、箭牌口香糖、潘婷、百事可乐、安利......更多的消费选择,背后是全球品牌纷纷选址落户开发区,也让开发区积累了资本、人才和经验。
夏港大道,是当时全广州最宽的道路,号称“广州第一路”,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众多国际企业沿路落户,成为一条真正的“财富大道”,名气和长度不断增加,后来就更名为我们熟悉的开发大道了。
与其说是一条路
这里更像是开发区的成长脉络
▼
从引入纯外资企业这颗种子开始,慢慢积累了人才、资本和经验的根基。随后,本土企业与外资开始合作,不断吸收资源为成长动力,推动本土产业的升级,再后来,一批自主创新品牌崛起,见证开发区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想要一直有吸引力,需要创造出一个“超级”赛道,2010年,五个原本独立运作的区域,战略性“五区合一”,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广州开发区直接登上华南外资投资C位。
四十年间
位于黄埔的广州开发区
在一张白纸上
画出生机勃勃的画面
它以占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工业产值,人称“工业一哥”;
它坐拥84家上市公司,打造万亿市值“黄埔军团”,上市总量位列国家开发区第一;
它营商环境多年霸榜,被誉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投资总量保持全国经开区和全省各区第一;
它吸引20000多家科技型企业、2800多家高新企业落户,独角兽企业数位居全市第一;
“热辣滚烫”的发展势头,也为这里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它户籍人口增速连续九年保持全市第一,超过100位院士和近40万名高学历人才,用户籍做出靠“埔”选择。
2004年
万科在广州城区的首个住宅项目
——城市花园
亮相老黄埔
到了2017年
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深度融合
发展空间大了
区域间的合作紧密了
资源流动更顺畅
发展再次提档换速
至今
万科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
已经深耕了20年
业务覆盖住宅开发、办公、物业、
长租公寓、养老等多元化赛道
陪伴、见证、赋能着
新城崛起,老城焕新
万科始终坚持为居民提供好社区、好房子和好服务。打造了幸福誉、东荟城、金色梦想等大社区;广州万科城、山景城等别墅产品;还有新里程、樾山等政策性住房。
在黄埔区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的过程中,万科以位于文冲旧改的“成交三冠王”城市之光、位于沙步旧改的超大型综合社区黄埔新城,实现人居环境的升级。此外,还打造了继永庆坊之后的又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幸福里、融德里。
截至目前,开发区、黄埔区已经成为万科在广州的重仓区域,市占率约30%,位于榜首。黄埔新城位列去年及今年1—9月广州市成交套数top1。
2024年,以第四代住宅理念打造的万科全新产品——东庐,即将在黄埔面世!
风雨千年,扶胥古港驶出的船
早已在世界的海
擎起黄埔的旗帜
这片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热土
不论风云激荡
还是万里波澄
始终人潮涌动
用开放吸引开放
用梦想影响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