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误解得有多深

楼市   2024-10-05 09:28   江苏  

最近全国各市的国土空间规划相继得到批复,一场关于城市之间的比较、横评似乎又开始了。对于南京,很多朋友都表现出了极度的焦虑感,好像这落后,那不行了,马上要被这个超了,被那个赶上了,所谓省会首位度也不高。

加之调侃南京、看空南京似乎成为一种很吸引人的话题,包括南京人自己有时候也会被带偏,对南京的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我有时候就在琢磨,南京真的有这么多不足的地方?是真的不行,还是大家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很多人喜欢把南京和苏州放在一起对比,GDP等一些经济上的数据确实有一些差距,然后就得出南京好像不太行之类的结论,但是这种比较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得先搞明白南京与江苏各市的关系,众所周知江苏省13个城市全都是二级财政。所谓二级财政对应的一般是省或直辖市,但江苏13个市却各个都是二级财政,都不用上缴江苏省里。

江苏的这种情况,全国独一无二,加之社会运行有一个很常识性的共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实际的行政建制是什么样子的,但由于江苏各市财政的独立性,导致江苏十三太保事实上是一个平权的关系,城市与城市之间更像是13个兄弟姐妹,或者一个班级。这里面南京是班长、苏州是学习委员、无锡是数学科代表等等。大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分工协作,共同为江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谁也不是谁的老大,谁也不是谁的小弟,大家是平等的兄弟姐妹。苏州专心搞经济,南京考虑的问题要更全面,要更综合。

如果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很多问题实际上就能有所释然。在一个班级里,班长的成绩一定是最好的吗?班长一定要和学习委员在成绩这块争个高低?学习委员成绩是好,但班长就这么好当?在我的印象里,大家投票选举班长或老师挑选班长的标准大多数情况看的是综合实力,包括组织能力、调动资源的能力、人际关系、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学习成绩等。成绩是一个重点标准,但绝不是第一位,这就是班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南京做得已经非常好了,尤其是这些年有些朋友对南京部分高校到其他省内城市建分校有点意见,认为这是“宁散计划”,但反过来想,南京是江苏的班长,作为班长给班级同学分享一些资源是很正常的操作,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当然我们希望更多看到的是省内兄弟相亲相爱的氛围,而不是谁都看不起谁,这就不好了。南京甚至还通过跨市地铁帮助到了隔壁班的同学。

但是网络上,大多数朋友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南京的嘲讽有很多,一个万年老二都听出老茧了,这其实对南京是非常不公平的。南京这个班长实际上付出了很多,绝对称职。

而大多数其他省份,省会和地级市之间有着明显的层级关系,实际的感觉更像是帮派,一个或两个大哥带着一帮小弟,非常明显。

甚至有些省份为了尽快的冒尖并打开局面,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把各小弟的力量往一个大哥上聚集,效果肯定是出来了,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不符合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未来某个时间点战略层面需要适当的收缩。未来均衡化发展才是主流,才更加符合大家的利益,先富带动后富,而不是先富愈富、弱市愈弱,部分省的省会冲到一定阶段,一定要回头带带小弟。

这些关系理清楚之后,你就会发现,南京实际上与全国其他的省会城市其实都不具备可比性,它非常特殊,与省内各市的关系类似平级的同学或兄弟,南京是班长。合肥在安徽是一个大哥带着下面一帮小弟,包括成都、武汉,西安等基本都是这类性质。

他们的实力单个看虽然都挺强,但占省内的经济比重都太大,有的省份一个省会的GDP就占到本省的一半,本身一家独大就不是均衡发展的表现。而南京的GDP在本省的首位度只有13.6%。很多人觉得这个数字好低,南京的实力太弱,其实这是认知出现了问题。

上图:来源网络

打个比方,一大家子十几二十几口人,老大的收入占到全家20%甚至50%,这种情况是一个人出了问题,全家挨饿,你们觉得这是好事?理想状态是,大家都有收入,而且都挺高,少了谁日子都能照常过,这才是理想的家庭(省)的财务状况。

所以拿这些首位度较高的省会城市去和南京生硬的比较,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他们真的和南京的定位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而且把时间的尺度拉长,往后均衡发展才是大家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有些省份的省会首位度太高,恰恰是地级市实力太弱的表现。

然后就是所谓“提升南京首位度”这个说法,南京作为一个江苏班长,它的任务是协调、组织管理好江苏的同班同学,并不是说一定要当江苏的老大,这两者并不等同。与其说要提高南京的首位度,不如说补全缺位度才是准确的说法。

作为班长,南京居然与苏北一些城市没有建立高效的高铁直连系统,导致沟通不及时,资源传递效率过低,因此要把这些缺失的东西给他补全了,补全缺失的功能和提高首位度的概念我认为还是有点区别的。

大南京生活圈
新老南京人共同的聚集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