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南京是一座与水元素颇有些渊源的城市,大江、河流、湖泊都是南京显著的地理特征,尤其是秦淮河与玄武湖,这一河一湖承载了特别多的人文历史价值。六合在我看来很有点缩小版南京的味道,同样是河湖(滁河与龙池湖)的组合,其中滁河尤其重要,是六合真正的气韵所在。滁河在六合的地位极高,六合在各个阶段的城市开发也始终都围绕滁河展开。
早年还没有所谓河滨风光带的概念,大多数城市,所谓河边就是简单的河堤,中间有些缺口可以走段阶梯下去,洗衣洗菜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那时的六合滁河边也是普通的堤坝,我将其称之为六合初代河滨。但后来由于工业的大发展,很多城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都经历过一段明显的水质恶化期,六合同样在这个阶段受到了影响。
按照当时的报道,由于上游污染严重,2006年六合滁河的水质并不好,这显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2006年之后六合开启了滁河整治相关工作,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持续的时间也很长。而现在被六合人津津乐道的滁河两岸风光正是源自六合对于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以及对优质居住环境的追求。
如今六合各大水系的水质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甚至在江苏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经常名列前茅,比如2019年就实现了全省第一,
而在水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伴随着的还有滁河风光带的建设,甚至代表最新的城市中心。
比如最早的滁河风光带是滁河北岸,其项目的落成直接促使六合的商业中心从长江路向南迁移到了滁河北岸的紫晶广场附近。随后对应的南岸很快落成,又再次引导六合的商业中心继续向南转移,到达南门广场。
而城区段不管是北岸还是南岸,其风格上都差不多,基本都是硬质的上下结构。非汛期下层露出,廊道或平地都很漂亮,汛期下部被淹没,上部作为堤坝顶部供行人散步,沿途做了很多园林形式的美化,非常漂亮。
滁河两岸也成为无数市民休闲散步的首选之地。以前还会在两侧风光带上做灯会,其热闹程度绝对不弱于南京市区的夫子庙,
随后风光带继续向东南延伸,虽然依然能看出来河堤的基本形态,但存在感已经非常弱了,特别这一段的宽度,要比第二代大了太多,靠近外侧的滨水一侧,小桥流水,甚至还有内外湖的结构,给人强烈的生态公园感。
堤坝被融入进了整片生态公园之中,风光界面也因此变得非常柔和自然。显然这一段代表的六合新城后来也成为了六合相当重点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等。
而第4代滁河滨河岸线的开始就要说雄州大桥了,南京开始再次跨过滁河,向东扩张。这才有了后来六合最新的滨河景观系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完全消除了传统河堤的固有形态,消除了常规的高低结构,取而代之的是极强的生态感,开敞感。
而这些变化让自然氛围和几何空间感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去过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到六合滁河东岸独特的魅力,确实在美学层面有更好的造诣。另外沿途有一座灯塔,也给这一段增添了独有的海滨浪漫色彩。
结构层面也很有特点,独特的内外水系,让堤坝的内外水压保持一种平衡,很巧妙地在创造出独特视觉水系廊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堤坝的安全性,很棒。
雄州大桥对于六合向东跨越滁河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通体白色且挺拔干练的造型,给这一带的滨河风光增添了独有的高雅气质。
其也将指引六合在这里缔造一片新的城市中心点。而且新的不仅仅是河滨风光带,六合新城二期内部的规划,路网的逻辑,也都是按照最新的城市设计理念构建的,堪称集大成者。
应该说六合是南京少有能将水元素玩转得这么充分的区域,而且就我目前的观察,整体的营造水平极高,滁河两岸景观的塑造也很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