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们早报说是个“大日子”,因为要发经济数据了!GDP全年5.0%,超过了外媒总体4.8%的预期,而第四季度增涨达到了5.4%,12月工业增加值增涨6.2%,算一个不大不小的企稳甚至更好的一点的基本面利好。盘面有些现象,可以看一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在等什么? 首先,从消息开始披露的9点58分到10点15分,是对基本面反应最为显著的十几分钟,我们把主题ETF的表现拉出来,排了一下。排除掉当下人气方向的科技主题之外,大体上是两类ETF。 一个是地产链,包含房地产、建材、家电等品种。尤其房地产ETF受到万科事件影响开盘走得是很弱的。但是在经济数据披露之后,快速走强。算半个地产的保险股也反馈明显,与万科有大量投资关系的新华街保险还拉直线。保险是与基本面关联最大的主题之一,其业务既有消费又有大宗投资,所以保险涨就代表对基本面的预期。在机构看来,经济好了地产会好,或者说地产好了经济也会好。外资为首的机构,还是认房地产的支柱作用。 超跌类主题,最期待的是反转点,而少指望没有逻辑的修复。另外一类主题,自然是消费,酒、食品饮料、旅游等在盘中也有反馈。消费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核心资产,外资如果看好中国,会被动买入;另外就是经济好了,大家消费意愿就会提升,形成正向循环。 当然,现在是节前窗口,机构也没“准备”好筹码(一种毛病),酒中的“大票”走得弱一点,而“小酒”相对强一点。 再看看消费的“急先锋”旅游ETF,最近既有利好也有利空。利空就是中免业绩拉胯,表明中产阶级消费反弹失败,利好就是在免签扩大之后,马上又要开放对湾湾的团体游,后期政策值得期待。盘中也有翻红表现,航空股表现积极,中免也反抽了但还拖点后腿。 大消费类主题,除了旅游ETF里面有些小票能妖(也会还回去)之外,大体上还是机构风格。机构受外资影响,对东大持怀疑态度,要等确定性的信号出现。此外,现在弹窗霹雳吧啦都是亏损的年报,加上年前资金紧张,机构心态谨慎有道理的。与芯片、机器人走产业热度不同,消费、地产最大的逻辑,还是宏观水位的上涨,出现信号的那一刻,就是TA们暴起发力的时刻。如果不能验证数据,只能炒政策预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12月重要会议“意外”结束之后,政策主线结束的原因。 在等待3月人大会议输出新政策前,一个月一个月看数据。比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这个数据,啥时候大幅反弹,就很有机会带动顺周期(银行、保险、钢铁、煤炭、建材、工业有色等)一起发力。那么科技、机器人这些,很大程度是基于中期格局和短线流动性聚焦的热点炒作,行业也确实更为景气,不是找“反转”,而是找“高度”,逻辑不同。当然TA们的挑战也是投机博弈中的踩踏,风险点也不一样。机构也指出,四季度数据超预期,主要依赖出口大增,持续性有待继续验证。但不管怎样,经济大盘在四季度亮点颇多,如果25年一、二季度保持这个势头,那么一个蓄势爆发,甚至下一个“9.24”行情并非是“胡言乱语”了。-------
【团购费率!头部券商最低佣金开户,VIP福利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