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午后市场疲软时,终于有大资金出手了,这能改变格局吗?看看数据和盘面。
从主要指数来看,大致是个量能平衡的姿态。
不得不关注成交变化,因为A股从10月到现在都属于流动性推动的行情,也就是总体的基本面没有改善的情况下,要靠资金的接力实现热点炒作。
周二的反弹,遏制住了流动性继续下行的势头,技术上获得了修复。
从各路指数盘面表现来看,早上是比较弱的,很过朋友估计都觉得下午要跳水了。
但关键时刻,大主力终于“施舍”了一把。
证券我们分析了,控盘工具。
但是前期爆量太大,现在要拉升花钱比较多,尤其东财难拉,不是到关键时刻,大主力不舍得投大钱的。
那么从周二表现来看,上级也不希望连跌5天,有维护当前市场位置的意愿。
而且,老美那边科技行情火热,周二也不缺炒作的理由。
内资主力从惯性砸盘出现大反转,很少见了。
因此可以认为,反弹节奏上还是短期行为,春节前总体还是避险节奏。
主流ETF申赎数据看一下,赎回放量了,特别是科创系、中证1000、半导体等集体小幅走人,格局还是不够大。
有色金属可以说是率先突围,这个方向如果有商品市场共振,是一个拥挤度较低的方向。
煤炭、医药、食品饮料、恒生等主题创了20日新低。
医药因为甲流涨了一天全部吐出来,也说明市场弱势格局。
在格局中也需关注反弹的性质,周二领涨的主题,其实都是短线活跃资金跑过来打一炮的那种,成交普遍当日放量30-50%。
那么这批资金,周三又会重新决定去留。
市场总体没有增量资金,就依然是内部流动。
消费类、高股息类主题缩量就比较明显,存量博弈特征显著。
隔夜,美股调整,纳斯达克大跌。
一个是美国经济太强导致降息预期下行;另外就是英伟达也遭遇“见光死”大跌了,发布的一系列新技术被认为“长期利好”,但是短期机构期待看到AI算力芯片的新东西。
我们分析了,A股的科技行情,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美股共振,因此半导体类主题周三要低开了。
但大科技的中期逻辑,亦然没有问题。只是本来就是要做短线的朋友,需搞清自己的节奏。
商品市场再度走强,一旦科技类短期调整,银行、中字头蓝筹大概率再启动。
消息面上,特朗普直面的就是通胀太高,死咬关税真是没必要。
中金所要求不得对高频交易减手续费,但券商必然阴奉阳违,佣金奶牛,不要当利好。
苹果出廉价版的iphone,昨天盘中炒过了。
工信部和国务院一些政策,中期利好通信、机器人、AI等科技产业,短线不够直接。
中兵红箭有个消息,表明国资委的市值管理考核进入正轨了,这个方向还是25年的一条中长线。
在过去一周的凶猛下跌后,市场在技术面、人气上短线企稳,但节前的市场氛围基本定调,只能说让大家喘口气。
中期我们格局的继续格局,短线则避免激进地参与市场博弈,不能指望大主力每天出来救。
产业方向我们分析过多次了,就是等资金的心态从避险回归到拥抱,在利好和产业共振中拥抱机会。
短线体验恐怕依然不会好,存量博弈依然是短期节奏,心态摆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