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肝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既排毒也藏血,中医有百病从肝治的说法,本文介绍肝脏和人体健康的各方面关系,以及保养方法。
在西医的眼里,肝脏是一个代谢系统,一个重要脏器,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化工厂,它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所以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门。在中医的眼里,肝脏是一个部位,它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
肝主疏泄,所谓疏泄就是让你能够疏通、畅达,比如说人生气了,时间久了,肝气郁结,就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就差,所以人生气了就不想吃饭。
肝主藏血,其实肝脏不只管藏血,还管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管血液分配。比如说人在运动的时间,肝脏就把血液分配到四肢,女性朋友生理期前,肝脏就把血液分配到血海,即冲脉,那个时候肝脏的血液少了,柔韧性格就下降了,所以女性朋友总有那么几天会脾气不好。
艾灸的基本原理
艾灸,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主要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施以适度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的方式,达到治病和保健的效果。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从而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
艾灸对肝脏的好处
1、疏肝理气:艾灸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对于外因侵袭导致的气血凝滞、经络受阻,艾灸具有显著的疗效。
2、活血化瘀:艾灸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少肝脏内部的脂肪堆积,改善脂肪肝病变。
3、调节代谢:艾灸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有助于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积聚。
4、舒缓情绪:艾灸还有助于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调节情绪,减轻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缓解脂肪肝患者的精神压力。
艾灸养肝常用穴位
1、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点燃艾条灸肝俞10-15分钟,隔日一次。经常艾灸肝俞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的作用。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博动处。可以使用艾灸悬灸太冲穴,将艾条一头点燃,放在离穴位合适的距离,以皮肤温热而不烫为宜。每穴灸10—20分钟,灸后皮肤潮红为宜。艾灸此穴,能疏肝理气,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艾灸三阴交,不但可以健脾益血,还可以调补肝肾,同时对于各种妇科疾病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甲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是穴足厥阴肝经的井,穴被喻水为之源头,是经气所发处的所。经常艾灸此穴,可以清肝明目、改善神经衰弱,疏肝理气,有效防止失眠,也可调节因气血不调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
5、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艾灸足三里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节代谢、舒缓情绪的功效。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足三里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保持适当距离,以感到温热但不灼痛为宜。每个穴位灸3~5分钟,直到皮肤稍起红晕,感觉温热即可。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虽然是一种安全的自然疗法,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伤口处、皮肤较薄、肌肉较少的部位不宜直接灸。
高热、昏迷、抽风期间、妇女经期、妊娠期、传染病、身体极度衰竭等情况忌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情况禁灸。
艾灸作为一种绿色、自然的疗法,在调理肝脏健康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不妨尝试通过艾灸来保护我们的肝脏,让身体更加健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并非万能,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关注肝脏健康,从艾灸做起,拥抱健康的生活。通过了解艾灸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传统疗法,为我们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内容来源:母婴关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