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名人:红旗渠建设的智慧守望者——李生渊

创业   2025-01-02 08:00   河南  


红旗渠建设的智慧守望者——李生渊

李生渊(1921~1997),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早年便展露出对土木建筑的浓厚兴趣。新中国成立前,他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建筑系,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1947年,他毅然投身革命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59年,李生渊从新乡专区水利局调至林县水利局,担任水利工程师。面对这片干旱缺水的土地,他深感责任重大。不久,他便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挑战——参与红旗渠工程的建设。

1963年2月,李生渊加入了省、地、县红旗渠工程联合勘测设计组。他深知,勘测设计是红旗渠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为完成红旗渠总干渠勘测设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勘测设计过程中,李生渊不仅亲自参与实地测量、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还积极组织举办水利工程技术学习班,为红旗渠建设培养了一批青年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红旗渠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李生渊又参与了红旗渠三条干渠的测量设计工作。他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干渠的选线、定线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他的带领下,红旗渠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966年,李生渊主持了二干渠分水岭水力发电站工程设计工作。他深知电站建设对于红旗渠工程的重要性,因此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从电站的选址、设计到施工建设,他都亲自参与,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电站终于投运发电,为红旗渠工程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此后,李生渊又参与了红英汇流水电站和分水岭二号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他始终坚守在工地一线,与工人们并肩作战,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红旗渠建设工地战斗的数年里,李生渊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技术资料。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整理成册,参与了《红旗渠工程技术》一书的编辑工作。这本书为后人研究红旗渠工程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参考依据。

1997年,李生渊因病离世。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红旗渠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却是永恒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篇章,成为了红旗渠建设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为国家的建设事业继续努力奋斗。

《林州名人录》

深藏于中国河南省北部的林州市,不仅以其山水之秀、风景之美令人陶醉,更因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而熠熠生辉。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存,孕育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林州儿女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无数传奇。科技领域的探索者,他们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潮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身披戎装的勇士,他们守护着国家的边疆,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荣誉。而那些默默奉献在地方建设一线的奋斗者,他们以实际行动改善着民生,让林州从昔日的贫困山区蜕变为今日的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

这些林州名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是林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林州人民继续传承着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他们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加速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他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让绿水青山成为林州最美的底色。林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林州名人录,不仅是一部记录林州名人事迹的史书,更是一部激励后人的励志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林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看到了林州未来的无限可能。

- END -


来源:《林州名人录》

投稿/建议请发邮件:627005285@qq.com


精彩推荐

【栏目导航】

走进林州 古今名人 非遗传承

媒体报道 林州文艺 林州音乐

旅游视频 云上旅游 旅游资讯

大美林州 林州交通 党史博览

【红旗渠专题】

红旗渠视频 红旗渠传奇 百家讲坛

豫剧红旗渠 红旗渠纪念馆 精神传承人

林县
品味林州,文化瑰宝,邀您共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