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视角解读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继承与创新

乐活   2024-11-15 17:03   广东  

 

论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继承与创新

导读: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而奏鸣曲则是其在钢琴领域的扛鼎之作,他曾先后创作出21首奏鸣曲。作品既有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也有多方面的创新,对奏鸣曲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其奏鸣曲创作经历谈起,就作品在旋律、和声、曲式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01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概述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曾先后创作出了21首奏鸣曲佳作。整个创作历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1. 1815-1819年是早期创作阶段,他共创作了12首作品,作品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普遍带有古典主义风格。

  2. 1819-1826年是中期创作阶段,他共创作出6首作品。与早期相比,该时期的作品在理念和技法上更加成熟,程式也更加规范,作品全部由四个乐章构成,流畅、精致而典雅。

  3. 1828年是晚期创作阶段。1828年,舒伯特在举办了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音乐会后,忍着病痛创作出三首作品。这三首作品结构完整、气势宏大,既有古典主义音乐的规范性、连续性,又包含着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这三首作品问世后,舒伯特英年早逝。


02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继承和创新表现

(一)旋律方面

 舒伯特奏鸣曲中的旋律是继承和创新并存的。继承方面,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理性观念和对比手法的沿用。理性观念是指所有奏鸣曲的旋律线条,都是较为平稳和舒缓的,极少有大跳的出现,避免给人过于突兀之感,强调作品的整体性。对比手法是指善于利用对比获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例如,关于D845第一乐章的主部和副部主题,主部是a小调,主题是一个连奏抒情性乐句,表现出较强的动力性;副部主题则是连续的跳音进行,在主调的关系调C大调上,两者之间既有色彩对比,也有强弱对比,使旋律得到丰富和扩展。

 创新方面,最鲜明的表现当属对歌唱性效果的追求。在旋律上,作曲家偏爱于长线条的、自由和舒展的旋律,从而使旋律呈现出一种歌唱性和抒情性。舒伯特是歌曲之王,所以歌唱性旋律的创作更是得心应手。例如,D568第一乐章中,旋律以二、三度级进为主,出现大跳后马上进行反向级进,正是对吟唱的真实模仿。而D664D784中,则又对对唱和轮唱进行了模仿,均获得了理想的表现效果。

(二)和方面

 浪漫主义时期,和声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新的重视。在舒伯特的奏鸣曲中,仍然是继承和创新并存。继承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量正三和弦的使用,在一些强拍或是强位等比较重要的节拍位置,舒伯特多用正三和弦,表现出其对古典主义和声技法的认可和推崇。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新的音乐效果,舒伯特又在和声构成和进行方面做文章。

 在和声构成方面,舒伯特使用了一些新的和声素材,如副三和弦,这是一种可以在和声进行中起到经过性和补充性作用的和弦,舒伯特常用其构成离调,获得了色彩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此外还有七和弦、那波里和弦等,都在其作品中有着巧妙的运用,使音乐色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

 在和声进行方面,舒伯特也打破了传统的进行法则。比如在D664第一乐章中,舒伯特通过离调副属和弦的大量运用,利用等音关系向远关系调进行转调,并与乐句、乐段收束处的完全终止相对应,让音乐呈现出新奇的声响效果。可见,舒伯特对和声是极为重视的,既使古典主义音乐和声理念与技法得到了传承,又探索出一条新路,对后世音乐家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调式方面

 调式对音乐色彩和风格起到决定性影响,在舒伯特的奏鸣曲中,各种调式运用也是十分丰富的,仍然表现为继承和创新并重。继承方面,舒伯特认为古典主义调式理性而严谨,应该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在D784中的第一乐章,主部和副部分别为D――A大调五度关系调性布局,正是典型的古典音乐音乐调式调性的手法。以此为基础,舒伯特又将副部设置为主部的属调和下属调。在该曲中,主调为a小调,副部本应为e小调,却在E大调上发展,既符合传统的主副部布局,又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色彩。

 此外,舒伯特还经常采用古典主义音乐中少见的三度关系调性布局,比如D784中,先是从F大调转为小三度关系的降A大调,又转为大三度关系的A大调,特意追求一种非对称性,体现出其创新的理念和精湛的技法。

(四)结构方面  

   曲式结构是区分不同体裁的重要标志。在舒伯特早期和中期的奏鸣曲中,普遍延续了古典主义奏鸣曲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各个部分的划分都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中期的六首作品中,结构更是严谨和规范。而到了晚期,作品则对曲式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例如,D598是舒伯特对贝多芬的致敬之作,对每个部分都进行了丰富。第一乐章的呈示部中,与贝多芬从短小动机开始不同,舒伯特一开始就展示出全部的音乐素材,然后利用变奏、模进等手法进行描绘,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情感抒发效果。展开部中,采用等分型的八分音符,打破了古典主义小步舞曲的节奏框架,让旋律更加自然和流畅。最后一个乐章则采用了同名大小调变奏的手法,在c小调上结束全曲。可见,在舒伯特创作的成熟期,其对各种调式的运用已经游刃有余。



03

结语

    19世纪初,正值欧洲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浪漫主义音乐也应运而生。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先驱,在奏鸣曲的创作中,并没有完全摒弃古典主义音乐的理念和技法,而是予以了充分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不仅使钢琴奏鸣曲得到了丰富和扩展,更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在今天的钢琴欣赏、演奏和教学中,人们理应对舒伯特的奏鸣曲有充分的重视,把握并表现出作品的特点。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人们才能将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演奏得更加优美、更加动人。


西方音乐评论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