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艺术特征

乐活   2024-08-24 11:21   山东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艺术特征

  【摘要】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在肖邦的音乐中,旋律也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肖邦一直试图用真实、简单的旋律表达和唤醒他的思想情感。他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到了自己旋律风格的来源,与此同时,他追求的是真实、简约的创作过程,并且创立了自己的音乐流派,独具一格。肖邦的音乐语言与众不同,融入了他自己非常完整的风格。他的音乐之所以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主要是由于他的音乐语言饱含着民族性的特点,以及感人至深、优美动听的旋律。

  肖邦,,波兰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出生于华沙附近的热亚佐瓦沃拉,并于1849年在巴黎去世[1]。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神秘感和诗意的钢琴诗人之一,也是一名优秀的民族作曲家和民间艺术家,他的作品与波兰民间艺术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肖邦的音乐根源深厚而宽广,包含众多因素。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谈论肖邦的音乐,但笔者认为,在肖邦的音乐中,旋律可能是其最明确的根源。钢琴在肖邦的音乐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钢琴音乐。肖邦的钢琴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弹奏特性,并且都具有自身特有的风格,即抒情性。因此,有必要对肖邦的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找出其抒情的根源和主要的表现形式,并为肖邦钢琴作品的研究和学习做好充足的装备[2]。抒情是肖邦钢琴作品的重要特征,也是肖邦钢琴作品被广泛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肖邦的抒情钢琴作品篇幅都不长,但是这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却非常的明显,既带有歌唱形式的旋律,又流露出抒情性的形象。与传统华丽型钢琴曲的不同之处在于肖邦抒情作品的结构相对简单,演奏技巧精简,色彩比较鲜明。因此,这类作品不仅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出,还可以用于一些沙龙演出。在这一点上来看,肖邦的抒情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的沙龙音乐的影响。本文主要就是探索肖邦钢琴曲中的抒情性,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肖邦钢琴作品的本质,从而为更好地演绎肖邦的钢琴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肖邦钢琴创作的抒情性根源

  (一)民族情怀肖邦的大多数钢琴作品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情怀。肖邦不仅是波兰音乐的时代象征,还是波兰人民的艺术代表[3]。肖邦特别喜欢波兰的民间音乐,他七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了《g小调波兰舞曲》,而且在不到20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离开家乡后总是非常想念他的家乡,但直到去世也没能再回到家乡。肖邦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爱国主义作品,用于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除此之外,巴黎的环境也对肖邦的作品有一定的影响,这使他的钢琴作品不仅具有感性色彩,而且还具有浪漫色彩。肖邦创作的作品与巴赫(Bach)和莫扎特(Mozart)的一样严谨,但又隐含着波兰民族文化中的细腻感。肖邦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音符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从而激发了波兰人民勇于斗争的意志。

  (二)文学情怀肖邦非常喜欢文学,一生中读过许多文学作品[4]。16岁时,他受到了小说的影响,并以小说作为创作材料,创作了一首钢琴变奏曲。这也是肖邦第一次接触浪漫思想,并为他创作浪漫音乐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其成为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由于肖邦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所以他的作品具有文学性,更具一定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肖邦曾一度对亚当•米兹凯维奇(AdamMizkiewicz)的作品非常着迷,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而且当时还为亚当•米兹凯维奇创作了一首诗歌。肖邦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感受到自由与轻松。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肖邦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基础,所以其钢琴作品才充满了抒情性。

  二、肖邦钢琴作品的抒情性

  (一)以美的旋律抒发人性之情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优美的旋律是其最重要的创作品质之一[5]。在钢琴的演奏中,钢琴家常常会通过更改旋律来营造出一种共鸣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变奏旋律下,可以让听众品味到独特的人性之情,进而对广阔而又深邃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19世纪,肖邦被誉为伟大的旋律大师,因为他优美的旋律可以表现出艺术家的感性世界。当然,这里所谓的“美”有许多含义,与肖邦钢琴作品旋律的变化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降E大调夜曲》中,肖邦就是用流畅的旋律来表达他淡淡的悲伤之情,以及通过低音旋律来表现那种低沉的回响,进而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宁静。此外,还有肖邦钢琴曲中的《降D大调前奏曲》,那种沙沙作响的旋律,抒发着肖邦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

  (二)以意境的营造表达爱国之情在肖邦众多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中,夜曲是最主要的载体[6]。肖邦就是在对夜曲这种钢琴曲的实践创作中,将意境的营造手法充分贯彻到艺术作品中去的。肖邦运用意境营造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他对祖国以及人民的深切热爱和思念之情,这样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在暴雨过后大自然会变得格外的清新,既有那种荷塘月色般的静谧,也有那种小桥流水般的深情,这就如同肖邦的作品,可以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领悟到艺术家那种以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代表的多种情感。在肖邦的《b小调谐谑曲》中,就是通过将意境和激昂有力的旋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传递出钢琴家的情感。肖邦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正流亡海外,并且一直试图参加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这让钢琴家的情感和旋律表达别具一格。这首钢琴曲所揭示的就是在国家和民族遭到欺凌和侵略时,钢琴家那种痛不欲生的情感变化。此外,在作品《降D大调夜曲》中,观众所感受到的是如花般的月夜下情侣之间的缠绵,再加上那种溪水流动的轻柔旋律,更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还有作品《E大调夜曲》,这首钢琴曲所表现的是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不再静谧与优美,更多地蕴含了一种悲怆与低沉,从而为广大的听众营造出一种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从而让人们感受到悲伤的美感。

  (三)音色的抒情性肖邦钢琴作品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音色上[7]。肖邦利用钢琴的乐器品质,将其与音乐旋律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程度上表达出他的内心感受。在钢琴作品中,音乐内容会直接影响到音色。肖邦钢琴作品的抒情性就是通过不同的音色表达手法来体现的。肖邦能够将声乐作品直接转化成钢琴音乐作品,也能够让其形式变得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抒情性。肖邦创作的音乐与当时的时代存在一定的冲突,他将声乐与钢琴器乐进行有效的融合,为整个钢琴作品赋予了一定的抒情性,推动了当时的钢琴音乐的突破。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是建立在独特的声乐基础上的,这不仅打破了钢琴音乐和声乐的界限,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钢琴音色的结构,并使钢琴音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在弹奏肖邦的钢琴作品时,我们会发现音调和音量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奏的形式也充分地向听众展现了肖邦钢琴曲中音色的抒情性。

  (四)抒情性旋律的“远距离”变奏在抒情性旋律中,肖邦经常使用各种形式的变奏来增强旋律的表现力,以便充分地表现出抒情性的旋律[8]。一方面,肖邦的钢琴音乐基于狭义上的民间变奏原理,即保留音乐材料的原始结构进行适当的装饰更改;另一方面,其也基于原始音乐材料中不同的音调、纹理和其他因素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将抒情性的旋律变奏变得更加统一。本文所探究的这种抒情性旋律可称之为“远距离”变奏,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讨论在钢琴作品旋律中使用此类“远距离”变奏的方法。例如,《f小调叙事曲》中就对钢琴音乐中的节奏进行了切分停顿,小调中的不稳定音调伴随着一定的抒情性质。在《f小调叙事曲》的第一个变体中,就是采用了旋律节奏变换的形式,进而适当地改变了重音的位置,但是对于低音部分的伴奏却并没有进行改动。在其和声部分,主要就是采用半音形式的进行:f-f-e。但是在第二个变体中,又似乎与主题进行了偏离,它所采用的手法就是将左和弦的纹理替换为和弦分解的纹理,但是其基本的和声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对于钢琴曲的节奏也进行了一定的顺序处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钢琴曲的旋律的律动感,音乐的主题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更改后的主题形式却更能够突出主题的骨干音。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肖邦的抒情性的变奏旋律并不是局限于对于钢琴曲曲调的装饰,而是与一般音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够通过旋律的变奏来增强钢琴曲的抒情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肖邦而言,他的钢琴音乐之所以如此出色,以及在当今的音乐世界中仍然如此耀眼,是因为他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不仅仅是从钢琴曲的内容、技术和音色等方面进行创新,更是强调抒情性的情感表达。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向往,以及对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渴望。与此同时,由于他具有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忧郁天性,使得他的音乐作品在情感上更加具有吸引力,并能够更好地反映浪漫主义的需求。肖邦在钢琴音乐领域中的杰出地位无疑使他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肖邦的作品仍然具有勃勃生机,并继续为世界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可以说,肖邦在促进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注释:略


西方音乐评论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