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艺术通感课堂的设计与探索》有感

乐活   2024-10-31 19:21   广东  

此曲为文中提及到的肖邦“雨滴”前奏曲

聆听音乐,阅读体验感更佳



“通感(Synaesthesia)”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的德国心理语言学派——“在个人心理过程中感性的印象是产生这种心理过程的客观因素,这种印象不断重复,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不难看出,“通感”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本文作者:陆晨曦(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钱钟书先生在 1962年提出:“通感就是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中,主体各种感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之间相互沟通而产生某种相似或相通感受的一种心理现象。”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便会出现相对应的感觉。而通过心理活动,不同感官所产生的不同感觉是能够相通的。就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写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空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就是嗅觉与听觉的通感。又比如曹操的望梅止渴(视觉产生味觉)、德沃夏克的《诗情画意 Op.85》(听觉产生视觉)等等。通过各种感官体验的相互联想,从而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艺术通感”,在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中运用艺术通感来创造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艺术体验。



2024 年钢琴教育大会的学术内容非常丰富,参会者背景多元,从资深教授到青年学者、从国际比赛获奖者到音乐附中的学生、从专业科班到音乐爱好者等钢琴音乐各个领域的代表。也充分展现了学术交流的魅力所在。大会的 28 场学术讲座中《艺术通感课堂的设计与探索》这个选题在所有选题中独具匠心。其实“艺术通感”在每一位艺术教师的课堂中都会涉及,但是真正的把这个概念当成主题来系统化的设计确实少之又少,笔者带着期望走进了谢怡晨老师的通感探索课堂。


 「 “布道者”的选题  


初识谢怡晨老师是在 2019年她的巡演音乐会上,正曲弹完后加演了法佐·塞伊(F·Say)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这首作品当时国内上演较少,所以我印象尤为深刻。当时有乐评称她为“黑白键上的筑梦人”,在听过她的演奏以及讲解后,我感觉她更像一个钢琴“布道者”,不单单是因为她做钢琴教育公益已经好多年,更是因为她把每首作品都与自身结合在一起、并讲解的通俗易懂,完全是一个传播钢琴艺术的“信徒”。


把“艺术通感”这一个抽象的心理现象作为主题是需要艺术教师对所从事专业的规律有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谢老师以钢琴课为例,所以更是一门实践性的音乐心理学(MusicPsychology),这个选题所涉及到的可能会是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医学、音乐治疗等专业领域,如果设计的科学合理并能持续下去,从宏观来讲,会加速人们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功能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群体或活动的情绪和行为特征”(出自《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1982)。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研究。以“音乐”为例,“音乐”是人类的行为,所以可以称为音乐心理学。设计“艺术通感”课堂通俗来讲就是课堂上与艺术相关的心理变化,我们的基本六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知觉),可能将来会加上抽象的第七觉、第八觉,都直接来源于心理。用粗浅的理解就是把音乐心理学这个名词变为两个形容词(与音乐相关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让艺术的抽象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文字化等等。把难以接受的,变成“用它本身的认知”去接受。让求知者的想象力、创造力科学系统的扩大提升。这就是一位艺术“布道者”的选题之意。










「 梳理需求 建立认知 


做一件事情,预期很重要,在艺术教育初期有三个主体的预期要统一,这三个主体分别是:教师、家长、学生。教师引导预期、确定预期,家长配合,学生实践、达到预期,形成闭环。那么老师的认知决定学生的预期,家长的认知决定学生的效率,学生的认知决定预期的成效。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想象有一个蜡块,它可以塑造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用有印纹的金属作用他的时候,它接受的是纹路而不是金属,也就是说蜡块有可以改变现状的条件,但是自身不会产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蜡块学说(Wax Theory)”。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讲,学生有认知艺术的能力,但是自身不会产生艺术认知,对艺术的感性与理性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从哲学角度来讲,人类的认知起源于外部世界,是唯物主义。那么一个学生艺术感觉的程度高低,在没有艺术实践的作用下是无法判断的。从而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学生这张白纸上“写下”艺术的“文字”,让这些“文字”决定学生的修养、审美以及艺术认知。


在明确了艺术教育初期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后,家长的认知该如何引导?


2024 年的艺术教育现状在国内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入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已经近 3000亿元人民币,尽管在 2020-2022年经历了低谷期,但整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双减”政策、大数据时代、美育浸润行动、乡村艺术教育发展等等社会动态让家长的观念与认知也大大的改变。更多家长更注重素质内涵的培养。比如艺术获奖对大部分家长而言已经不是为了荣誉而赛,而是以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为目的。学习音乐、舞蹈、绘画等已经不在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更是一种素质的培养。预期已经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更想要具备“艺术家”的品味以及体验。就钢琴教育为例:演奏一个小三和弦,不是要求像机器一样弹得多快、声音多响,而是要去体会、感受这个和弦的色彩多么幽暗、唯美,在作品当中的作用及效果。这才是一个琴童家长的该有的艺术认知和预期。


不以培养专业为目的的艺术教育是否就是降低了预期?其实不然,刚才已经谈到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将艺术的“文字”在学生这张纸上发挥成旷世奇作,而是哪怕就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也要让学生吃透,并且体会其深意,扩展其理解。这样才是艺术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高级的预期和认知。


马克思说过:“在艺术中,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艺术是人性的解放,这正是艺术对异化现实的超越,这是伟大艺术的最根本的意义。”









  「 音乐——情绪的艺术 



“音乐”作为名词来解释:“有一定规律的物体振动所发出的声音”,是听觉艺术。“音 乐”还可以用形容词来解释,比如这部作品的“音乐性(Musicalit-y)”,那么就包含了审美、 修养、认知等等。“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音乐”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把“音乐”作为中介完成个体愿望和 需要只是多种“情绪”中的一种。 


有这样两个观点:“对音乐的反应,很显然,并不具备直接的生物学意义(Dowling and Harwood 1986)”,“人类有具备音乐素质的生物学保证(Wilson 1986)”。不难看出,“音乐”到“情绪”是需要一个媒介的。我们再打一个比方:在文明社会里,一块牛肉要变成人类需 要的口感和营养是需要烹饪的,如果缺失烹饪的环节,那就表示人类文明没有发展的必要。人类文明发展以来,一直尝试着对音乐的存在进行解释。在录音技术没有发明之前,所有的音乐,后人只能是猜测,因为听不到。


比如巴洛克音乐,没有录音、谱面没有标记、乐器也 更新换代,导致后人无法静止再现。只能靠人传人的经验来传承。所以音乐一定要有即时的 音响,通过人的辨别才能产生情绪。乐评的文字再华丽、看到的绘画再绚丽,没有物体振动 真实的传入人耳,所感受的一定与音乐无关,是假象。 



“音乐——入耳——情绪”才是合理的公式。不论“通感课程”如何设计,“听”是唯 一途径,只有通过“听”后的“情绪”才是我们音乐“通感”设计的核心。生物学的保证(基 因指令)所造就的大脑和身体预制了的音乐性,就像我们生来就具备着语言的潜能,由一定 的认知掌握一门语言一样,生来也会对一些认知的音乐做出反应。这就是音乐驻足我们人类 神经生理结构之中的特质。









「 STEAM 教学理念与通感课程设计 


STEAM 教育是一个强调跨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将科学(Science)、艺术(Arts)、技术(Technoloj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虽然这一教育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但是也肯定了艺术在促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方面以及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通感的课程设计与 STEAM 的教学理念如出一辙,就是多元化、多维度、多学科的设计。


当我们在设计一门课的时候,一定是双向的,何为双向?上文我们提到,艺术教育不单单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而是你所设计的艺术课程也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的艺术课程作用于其他专业,教育之后所激发出的创造力、想象力不只是为了演绎一首乐曲、一张绘画、一段舞蹈,而是让这一首乐曲、一张绘画、一段舞蹈融入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学习中。


所有学科都有相通的点,都离不开普遍存在且不可改变的规律,教育的结果就是找寻这个普遍存在的规律:钢琴基本功的训练(A),素描同一颗鸡蛋的不同阴影面(B).A 和 B都是繁琐的即相似又不相同的类同重复练习,没有(A)中的手指各种组合的速度和力度是应付不了千变万化的音乐织体的。没有(B)的素描基础,怎么能控制笔锋细微变化。以此类推:找不到字母的拼读规律如何能保持大量的单词记忆?分辨不出和声的变化布局如何把每个音演奏的层次有序?量变到质变!这就是其中的一种学习规律。


讲到这里,对“通感”一词的理解又渐深了一个层面,艺术通感的设计与 STEAM 教育都遵循了一个“相互贯通”的理念,一个课程设计者追寻的不只是自身专业的修为,而是探索自然规律的存在以及思考学科之间的法则。









「 沉浸式艺术通感设计与思考 


“沉浸式”在艺术教育领域非常盛行,沉浸式的艺术教育是需要有氛围感的,因为“氛围感”涉及到很多的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及这些感官体验如何共同作用,影响人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产生某种情境中的共鸣。


讲座有一个环节特别有新意:当谢老师讲解完一首肖邦前奏曲的创作背景后坐在钢琴前准备演奏时,工作人员关闭了现场的所有的大灯,只留下钢琴旁的一丝暖光……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带着焦急、无助的心情听完了这首大众熟悉的钢琴曲,当最后一个 音逐渐消失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都在回味刚才的音乐氛围,直到工 作人员把灯开启的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是在讲座现场。这首乐曲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熟悉, 笔者还曾在雨天演奏过,但当时的感觉到今天依然在目。心境有时候来自自身的期待。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是让人产生思考很有效的肾上素。当然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太一样,我听到周围 的听众说到:“第一次感受到这首曲子的不同魅力,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时候已经感 受到通感课程的第一层心境了。笔者聆听的时候在想:“肖邦在开始第一个和弦奏响时心中 期盼还是温馨的,随着时间的移动,心情越来越复杂,恐惧由心而发……”这种氛围下,演 奏过这首的人都会有新的思路,如果这是这首乐曲的第一堂课,我想就会有更多的人对待音乐的执着会逆水行舟。


通感课程是一个多维的课程,最直接的第一层可以靠氛围感实现,那么之后的第二层、 第三层该如何设计?


作为课堂设计者,我们的第二层可以大胆的激发受教者的想象力,比如可以为受教者设 计一幅肖邦创作雨滴时的肖像画:有窗、有雨、有琴、有乐曲中乔治桑的背影等等旨在有画 面感。可以让演奏与真实的雨声同频旨在现实感。还可以设计出同节奏的舞蹈动作旨在升华 节奏感等等等等。再到第三层可以分析作品和声层和旋律层,用同样的和声再创作出不同的 旋律等等这些都是艺术通感课程可以涉猎到的方向。 


一部艺术作品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艺术的通感设计除了更好的体验艺术美感,更重要 的是相融相通,不同的专业是借鉴也是学习,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特性。每个方向也都有自 身的短板,正所谓“通感”,不 就是“师为通”才有“徒受感”吗? 


“艺术通感”打造的是一个综合审美体验的实践,跨越了感官的界限,融合了多种形式, 激发了参与互动,打破了传统界限,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最终提升了审美素养。是美育教育 的先行官,是多巴胺的培养皿,是“真善美”的立体图。其设计范围取决于设计者的自身修 养,且决定受教者的认知程度。希望给时间一些时间,让更好的艺术通感设计遍布任何角落, 更希望让开始从现在就开始,给受教者全新的体验。



“艺术总会以神奇的力量触摸到人们的灵魂。” 

《艺术心理疗法》中写道:艺术是能够带来创造力、美感、爱,为人生带来光明的事物。 

任何能为内心深处的黑暗带来更多光明的事物, 

都与人类经历的巨大的历史变迁、人类自身的脆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能够引领我们找回自己的内心存在,这也就是爱的本源。 


这或许就是艺术存在的意义,通感-通人情感 

因为享受过程,就是结果本身……



文/陆晨曦(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转自《钢琴艺术》八月期刊

西方音乐评论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