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西方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
乐活
2024-08-21 23:52
山东
西方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
推荐阅读:1、周广仁丨钢琴演奏风格的训练应该成为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巴赫作品的演奏艺术丨从演奏风格、力度、指触、指法、踏板角度分析
;3、
“简单纯朴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丨论肖邦及其作品风格
;4、
听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先要简单了解作品风格
;5、
聆听四首作品,体会舒伯特的作曲风格
对风格的研究包含很多方面,从史学的观点来看,西方钢琴艺术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风格时期: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派时期。由于各个时期的作曲家的美学观点、追求的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就使各个流派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另外,乐器的演进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因此西方钢琴音乐在演奏风格的理解与把握上离不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作曲家和演奏家遵循的音乐艺术规则以及他们的个人趣味。
一、关于巴洛克风格:“对比”的概念和对位艺术
巴洛克时期大约始于1600年至1750年间。即从蒙特威尔第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当时的思想是博大的,在音乐领域出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进展。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复杂性与复调性成为这一时期的音乐特性。每位作曲家的复调程度不同,其中巴赫的音乐充满音乐内部的平衡美感,其复调性程度最高。
1、巴赫的秩序之美
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突破了教会音乐禁欲的色彩,显得更加自由。尤其是通奏低音的技巧形式呈多样性,也由此导致了乐曲结构上的一些变化,在旋律与底音之间留有一些空隙,以插进即兴的和声。在德国,这一结构体现为复调。而在巴赫的音乐中,复调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颠峰。巴赫的键盘乐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划时代作品充分展现了巴赫令人赞叹和折服的才华。《平均律》共包括48首,分前奏曲与赋格曲。所谓“平均律”,就是将八度音程等分为12个半音的调律法。在此之前的调律法除了C大凋可以被如此应用之外,键盘乐器大多按“纯律”调音,只能演奏不会转调的音阶,且只有降B,F,C,G,D,A等大凋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十二平均律后,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24个凋,并且自由转凋。
在演奏技法上,巴赫模拟了管风琴的音响特点;继承并发展了古钢琴的演奏技术音色;承袭与借鉴了德国古典音乐的歌唱性。(张宏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例如《十二平均律》第一卷之1(C小调)、之4(#C小调)等在曲中就用管风琴般的延长音。《十二平均律》第二卷之1,之3等许多作品来自拨弦古钢琴。因此,在演奏这一时期的作品时,如果不借鉴一些管风琴音响去处理就会逊色很多。在弹奏如歌似的奏法时,力量要自肩部到指尖完全贯通。强调放松,重量点在指尖,触键要缓而圆滑平移,力量在指与指之间运行,这样发音就古朴典雅了。
2、斯卡拉蒂“近代钢琴演奏之父”
斯卡拉帝是那个时期的钢琴演奏的技巧家。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古典演奏风格击健性,有些作品明确表明是《托卡塔》,所以在弹奏他的作品基本的要求是“脆、爽、亮”发音集中,富有弹性和颗粒性。从他开始起树立了钢琴在舞台上的地位。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第一次在乐谱上标记了速度,使用了“柔板”“快板”的字样。当时由于使用的乐器是“古钢琴”或“羽管键琴”,用在教堂的音乐是为神所写的,体现了庄严肃穆,曲子的速度不快也不慢。由于巴罗克时古钢琴的力度变化很小,通常我们靠一些装饰音来丰富作品表现力,那个时候主要采用断奏与连奏。还要说明的是巴洛克时期没有踏板,所以我们尽量用手指去连。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要注意:一是不要将踏板踩的太深以免产生太强的泛音;二是不要把踏板踩的太长即使在属于同一和弦的乐句进行时也应该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运用踏板。多换踏板可保持各部的清晰;三是可在重音高潮点及需要强调的其他重音符号使用踏板,不要犹豫为某个音使用踏板。(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对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我们充满了好奇,历史本来就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要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就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史学资料的研究和自身技术的训练相信我们能把这神秘的音乐还原,让这神秘展现出来。(钱仁康.钢琴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二、关于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讲究纪律,平等和自由的新思潮
“古典”一词包含着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在这个时期是以“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主义。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一时期音乐风格上严肃而优雅,简朴、庄严、准确。“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纯洁的,天真的和活生生的,象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象清冽的空气一样清新”。
1、“永恒的少年”——莫扎特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一种纯朴的美,故演奏他的作品是一种探求高雅,典雅艺术的享受过程。他的作品都非常的细腻,因而对他的连音、跳音、半连音、装饰音等触键方法的要求都要在头脑中清楚。正如莫扎特给他姐姐的信中提及得那样:要将“表达,格调和热情三者结合在一起——但一定要完全准确”。演奏他的作品,要用晶亮透明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生动活泼的节奏、流畅悠雅的气息,以圆润优美的歌唱性,表现出古典主义特有的典雅与高贵。莫扎特的一生很悲惨但他的作品却是温暖、开朗、乐观的,常常被称为阳光般的音乐。例如莫扎特奏鸣曲KV330,从中流露出简单、纯朴,高雅的美。弹奏时应把力量集中在指尖,需要均匀透亮的声音,弹出古钢琴那种清脆的“颗粒”效果。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要弹得有光泽,触键均匀,要有穿透力。声音要象一颗颗透明的珠子穿在一条线上。声音不可发粘,不可过重,要弹的爽朗、轻快。
莫扎特还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对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贝多芬——古典音乐之大成者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它跨越了贝多芬所有的创作阶段,忠实地记录了他30多年的思路历程和创作生涯。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钢琴演奏技术,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对于演奏钢琴的人来说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1、“梦幻画家”德彪西
以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是向现代音乐过度的最重要的流派。它最终完成了古典调性与和声功能的解体,对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在印象派音乐中,不协和音的运用非常自由,几乎取得了与协和音程平等的地位。为了追求新颖的听觉效果,表现朦胧光色中的情调和气氛,印象派音乐在节奏上打破均衡性,在曲式上反对对称性,在音色上要求透明性,这一切都离开了以往传统音乐的惯例和法则,为20世纪的音乐打开了大门。(杰里米·西普曼.乐器之王钢琴[M].上海:希望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2005.)
德彪西是继肖邦之后又一位挖掘钢琴内在音响潜能的钢琴家、作曲家。他主张使人忘却钢琴是以槌击弦而发音的乐器,力求在弱音范围内作出无穷的层次变化。在触键上要求抚摸般的,一掠而过的漂浮音响。“他以微妙的按压而获得一种特别富有表情的音色。”德彪西的踏板功夫非常精巧,常常利用踏板产生的余音营造朦胧飘渺的色彩效果。他使音符流动,以此来刻画自然界的声音(水,风,雨),并获得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乐器(钟,锣,加美兰)和管弦乐器(长笛,铜管乐,鼓,钢片琴)的音色。
2、精雕细琢的“音乐工匠”拉威尔
拉威尔14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创作了第一首钢琴佳作《水的嬉戏》。20岁时,他发表了《古风小步舞曲》,显示出他早期的风格:对舞蹈的热爱,对远古的尊崇。在拉威尔的作品中西班牙特征也十分突出,他的钢琴组曲《镜子》中的《优美的晨歌》,就是以西班牙音乐元素为基础创作的。拉威尔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还严守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他的作品结构明确清晰,总的风格倾向于古典音乐的纯净优美和富于幽默感。(杰里米·西普曼.乐器之王钢琴[M].上海:希望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2005.)拉威尔对技术的尽善尽美的追求,使得他在创作每一部作品时,都反复推敲,精心雕琢,不到极端完美决不罢休。
拉威尔与德彪西虽然都是法国近代音乐的革新家,在打破传统的和声桎梏和应用希腊古调式与五声音阶有其共同之处,但两人的革新倾向迥然不同,德彪西的和弦连续冲淡了调性,给后来的无调性音乐起到了桥梁作用,而拉威尔在和弦连接上虽然也用了很多和声外音,但还保持了古典的以调性为中心的传统法则;对于浪漫派作曲家的态度,德彪西推崇肖邦,拉威尔则更喜欢李斯特;对于俄罗斯五人团给他们的影响,德彪西欣赏穆索尔斯基,而拉威尔在配器方面则受益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洪士圭.拉威尔钢琴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结语
通过对西方钢琴音乐发展过程中四个主要历史时期在风格流派和演奏技法的比较分析,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总结和归纳。尽管在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中,这仅仅是典型中的典型罢了。但是作曲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他们的作品都留下了他们所在时期和民族的烙印:巴罗克时期由于古钢琴的发声原理,钢琴作品以庄严、肃穆、博大著称;维也纳古典主义是以高雅、明快、简朴著称;浪漫主义以抒发个人情感为基础,表现人的热情、激动、悲哀;印象派音乐则注重于色彩的描绘和抽象感觉的体验……只有熟知并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定规则才能正确理解钢琴作品。因为“好的品味,理性的规则,以及我们在不断的演奏中所获得的经验积累,使我们能够逐渐触摸到音乐的真谛……”(彼得-卢卡斯·格拉夫.音乐风格演释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E2OTM3Mg==&mid=2653096365&idx=2&sn=17db9ef807b40e2a14e9cf35cc6c1ad9
西方音乐评论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最新文章
观演指南|11月17日「钢琴圣手」马克西姆世界巡演——广州站,保姆级观演攻略,观看后收藏
四大视角解读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继承与创新
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
聆听《艺术通感课堂的设计与探索》有感
钢琴触键技巧的历史变迁
论肖邦练习曲演奏的技术特点
解读《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悲剧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钢琴如何打基础?一篇文章教会你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肖邦钢琴奏鸣曲探析
郎朗5大表情包,看一遍我就学会了
直播预告《与莫扎特做精神挚友》——李老师对话陈三庆
鲍蕙荞:“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没有学会‘听’,就不能弹琴”——青年钢琴家王心源访谈录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教师专业等级水平培训,开始报名啦!
肖邦《第二谐谑曲》的音乐理解与演奏分析
乔治·桑:我和肖邦
想了解傅聪先生的博学,来读这篇访谈
李赫特纪录片《迷》(上)
纪念李赫特丨纪录片《迷》(下)
你不了解钢琴陪练,就不要随便找陪练
钢琴演奏过程中“音质”与“音色”之别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内涵管窥
爱让我们战胜一切苦难: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作品赏析
肖邦《第二谐谑曲》的音乐理解与演奏分析
文化底蕴与钢琴演奏是什么关系?
分享我跟乌克兰老师学钢琴的经验
莫扎特键盘音乐中最常用装饰音特点
从音乐表演美学三原则简评米凯兰杰利演奏勃拉姆斯《d小调叙事曲》
钢琴练习过程中的几个方法
谈钢琴弹奏技术中手腕的放松
音乐专业人的22种魅力,我居然全有?!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艺术特征
钢琴基础训练中如何运用手腕?
钢琴音阶和琶音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钢琴是一百件乐器,不是一件乐器”
一味地强调快乐学钢琴是错误的
跟古典作曲家学说“土味情话”
西方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
学琴多年,你知道触键点的一般原则吗?
解读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的创作风格
肖邦乐谱版本复杂的原因及其历史介绍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研究丨Op.33 no.8
不应该用贝多芬的声音弹莫扎特丨谈钢琴的音色
掌握钢琴全部弹奏技巧,需要多少小时?
练好车尔尼,就能攻破钢琴曲目的半壁江山,不信你瞧
弹过的曲目时间长就忘,白弹了吗?
让我们的背谱变得有效的方法
钢琴演奏心理紧张怎么办?
新学期快到了,送你练琴“十六字诀”
钢琴基础训练中如何运用手腕?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