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基金模式
园区开发运营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LP)与其他资本共同成立母基金,再由旗下子基金投资各企业项目。这种方式适用于希望借助子基金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同时撬动更多资本的情况,投资策略主要由合作的基金管理人(GP)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平台公司设立基金的目的是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因此母基金在运行时需关注子基金投资的项目在本地的落位情况;而产业地产商通常深耕特色产业方向,与基金关注赛道的投资逻辑较为匹配。
2、项目直投模式
即园区开发运营企业直接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取资本收益。通常以股权投资为主,也有“产权(租金)换股权”、“服务换股权”等衍生手段。项目直投适用于关注投资效率,想进一步提升投资收益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融资也有不同需求,种子期企业的投资规模一般为百万级,而对于成熟期的企业,项目直投金额可达数亿元甚至上百亿。
这考验的是园区开发运营企业对投资项目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容忍科创企业相对长的成长周期,毕竟一般会持续1-3年,有些甚至长达10年。
3、企业并购模式
龙头企业联合资本发起并购基金,由并购基金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组改造,目标企业被出售给龙头企业。这种方式适合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可以撬动资本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获得市值增长。
对地方平台公司而言,主要参与并购基金的出资,这一方式可以很好地整合产业资源,壮大地方产业实力,近年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纷纷成立并购基金,成为了热点话题。对于产业地产商,则可以通过并购扩展业务板块,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与资本增值。
介绍完几种常见的操作方式后,大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产业孵化?我们认为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科学决策产业投资项目,二是探索适合的投资方式,三是注重投资的循环衔接,围绕投什么、怎么投、怎么持续投发力,才能做好产业孵化。
1、选好产业投资项目
科学决策产业投资项目,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需要符合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地方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其次要仔细论证项目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然后还要认真开展专业化的尽职调查,了解项目的运营情况和相关风险。以上工作内容,都是建立在投资团队拥有扎实的产业研究能力基础上的,尤其是对于地方平台公司,如果业务积累不够,可在初期选择与市场化机构合作,待积累经验后再组建团队。
2、合理设计投资方式
关于探索适合的投资方式,我们认为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劣势,进行策略组合来实现。比如对于有资金实力或者全国布局的园区开发运营企业,可以选择“项目直投+母基金”模式,通过差异化布局分散风险,同时也能兼顾对高成长潜力科创项目的扶持。而在企业有扩张需求,或者地方产业有资源整合的条件时,依靠投资团队的目标企业匹配能力,采用并购方式迅速壮大实力。
3、注重投资循环衔接
针对投资的多个项目,要整体考虑设置差异化的投资年限,并预先约定退出条件,以便通过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回购及清算、份额退出等方式安全退出,尽早形成资本积累,建立起“投资-运营-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做好产业投资循环衔接,需要综合考虑投资项目在行业属性、项目阶段的分布,对0到1、1到10和10到100三个阶段项目进行合理搭配;还要结合自身的产业运营能力,只有深刻理解企业经营模式和发展规律才能做好投资循环衔接。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企业有张江高科、星河产业集团等。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母基金、项目直投、并购等常见操作方式,大家需根据企业的业务出发点,客观分析自身优劣势,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科学决策产业投资项目,探索适合的投资方式,同时注重投资的循环衔接,搭建一个完善的产业孵化体系。
- END-
东滩智库推出产业园区系列专题讲座
▌说明:本文由上海东滩智库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021-3362 6586、13916005445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 东滩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