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街区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模式

文摘   财经   2024-09-24 09:12   上海  
近年来,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愈发明显,从国外的纽约硅巷、东伦敦科技城,到国内南京等城市纷纷推进城市硅巷建设,越来越多的科创街区涌现于都市核心地带,成为开展城市更新的一种重要模式。近期,一向稳健的上海也加速推进科创街区建设,多个城区相继推出科创街区规划建设计划,徐汇区更是一下抛出6个科创街区项目,这里我们就此对科创街区之于城市更新做一个分析。

1
 为什么是科创街区
科创街区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创生态集群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将科创经济融入城市街区发展中,实现科创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空间融合,呈现出城市创新社区的一些特征,包括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特色产业创新生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科学文化艺术相互交融、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优良等。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街区化的环境更符合创新型企业及人群对城市氛围、便利程度、生活环境的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的兴起,科技创新的范式正发生转变,全球城市创新空间呈现区位中心化、要素集群化、空间混合化、场景遍在化趋势。科创街区不仅集聚高端研发机构、企业集群以及相互关联的创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机构,还提供居住、娱乐、教育、办公与零售等具有混合功能的设施。最重要的是,科创街区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应用场景,具有较强的场景驱动特征。
科创街区对于城市更新和创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盘活城市存量空间资源

近年来,科创正在成为商业、文创之外助推城市更新的产业引擎,成为盘活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功能产业的演进,可能被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存量空间复杂而分散,以科创街区推进城市更新,可以引入多样化的科创经济业态,对这些空间进行改造和升级利用,提升城市的整体活力和吸引力。

2、放大创新引擎机构价值

原有大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位于老城区中,就近推动科技创新转化,最能利用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放大创新引擎机构的科技转化价值。通过建设科创街区,聚集科技转化平台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创新引擎机构的引领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3、协同产业培育与民生改善

过去在城市郊区建设开发区,潮汐式的人流经常造成产城分隔的现象,园区配套缺失,居住区配套低效,民生改善缺乏动力。以科创街区推动城市更新,不仅注重产业发展,还关注民生需求。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促进城市功能的融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4强化场景营造和数字赋能

科技创新最终源自于人们的消费升级,城市拥有的消费人群和的消费场景,为科创发展提供了土壤。各大城市都在强化新场景营造,打造新城市生活实验室,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场景,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平台,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
 上海的科创街区布局
目前,上海多个城区相继推出科创街区规划建设计划,这些科创街区项目大多拥有一定的科创基础,有的处于刚开始的规划阶段,有的已具备科创街区雏形,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个项目,包括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宝山区环上大知识经济圈、长宁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徐汇区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科创街区。

1、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环同济科创街区位于环同济大学周边2.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依托同济大学的丰富科教资源,把握“三区融合”理念,以“大设计”产业为主导,形成了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街区。截至2023年底,环同济科创街区集聚3600多家企业,其中有373家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营造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双创经济环境,吸引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规划设计院等一批龙头企业。

2、宝山区环上大知识经济圈

环上大科创街区位于以环上大科技园和T3科创街为核心的5平方公里范围内,宝山区政府和上海大学合作建设环上大科技园,镇政府和芈城集团合作打造T3科创街,已建有上海国际研发总部、海创汇加速器、尊木汇、科普场馆等功能设施。依托上海大学优势产业资源,引入知识产权、医药、低碳材料科技企业,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目前,环上大科创街区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均拥有近100家相关企业,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产业入驻近200家企业。

3、长宁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位于长宁路、定西路、愚园路、武夷路等街区合围而成的1.48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引入各类运营商参与城市更新工作,打造科创街区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依托街区内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院硅酸盐所、东华大学等机构的科创策源能力,以及诸多孵化器的科创成果转化能力,吸引众多科创企业的聚集,形成宜居宜业的开放科创生态系统。截至2023年底,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已吸引新微科技集团、苏河汇、埃森哲、魔量资本等10多家头部生态企业,已集聚西井、矽睿、嬴彻等500多家科创企业。

4、徐汇区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科创街区

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科创街区位于徐汇西岸滨江功能区,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打造开放数据、评测和备案辅导、算力调度、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活跃的大模型创新生态,助力徐汇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集聚区。核心企业有浦江实验室、期智研究院、华为鲲鹏生态中心、腾讯华东总部等;核心载体为“模速空间”大模型生态社区,已集聚大模型的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和下游应用层等各类企业60余家。


3
 科创街区的发展模式

科创街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围绕创新资源的集聚、城市空间的优化、产业升级的推动以及创新生态的构建展开。这些模式旨在通过物理空间的紧凑性、交通的通达性、技术的网络性,以及居住、办公与零售功能的混合性等特点,来促进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结合上海科创街区的分析,科创街区经常呈现两种布局模式的融合:一是核心资源锚定型,主要是在支柱创新机构周边形成大规模的混合功能开发,吸引参与创新资源商业化拓展的相关公司、延伸企业、企业家集聚;二是城市更新引入型,以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推进项目规划建设,在城市更新中促进功能产业置换和科创生态集聚。

1、功能空间融合

根据支柱创新机构所在位置,结合周边道路交通和街区范围内的资源条件,理清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打造多样化的空间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比如科创街区可以成为科创研发空间、商务办公空间、娱乐休闲空间、商业配套空间的有机结合体,有条件的还可以加上居住功能,做到产城空间融合,形成一个以街区组团为特征的科创产业生态圈。

2、强化社区支撑

针对科创街区的打造,应该根据城市体检梳理出来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结合城市更新和完整社区建设的要求推进,一方面要加强社区空间和硬件设施配置,提升社区配套服务能力,既满足产业人口需求,也着眼于社区经济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社区功能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模式转变,为社区内的产业孵化和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载体和服务保障。

3、互动场景营造

在科创街区建设中,如何创设更多互动场景是关键。明确科创街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与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需求进行场景设计,完善特色化的配套服务项目。比如环上大科创街区举办校区、街区、园区、社区联动的新型创意市集,芈城T3科创街一跃成为魔都新晋潮流打卡地,更是环上大科创街区内在校师生、员工白领、社区居民休闲消费、潮流生活、美食社交的新兴目的地。

4科创生态构建

在科创街区建设中,强化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创新升级协同推动‌,通过省市区联动、城校企共建的方式,促进科技人才创业、创新载体运营和完整社区建设互动融合,通过建设立体联动的新型孵化器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的构建。利用科创街区的试验场效应,促进创新链、应用链和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加速硬科技、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等创新产业培育。


- END- 



东滩智库推出产业园区系列专题讲座

▌说明本文由上海东滩智库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021-3362 6586、13916005445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 东滩智库 

东滩智库
以“打造中国新型产业智库”为目标,上海东滩智库为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地产企业的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18年以来,东滩智库在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片区开发、产业地产、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案例积累和实战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