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AI行业是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竞技场,那么DeepSeek的登场,无疑是一记重拳,砸进了原本由美国科技巨头主导的人工智能版图。
在短短的几周内,这家来自中国的AI公司从寂寂无名变成全球关注的焦点,凭借超低的训练成本、惊人的推理能力以及媲美OpenAI的技术表现,DeepSeek成了行业的新变量。社交媒体上,用户的讨论热火朝天;资本市场上,科技股投资者的心情犹如过山车;硅谷的科技巨头和华尔街的投资大佬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来自中国的AI新秀。
DeepSeek之所以能迅速吸引全球的关注,首先在于它的技术表现。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R1模型,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竟然可以媲美OpenAI的最新大模型o1,特别是在数学推理、编程能力和逻辑推理等领域表现出色。更令人瞠目的是,DeepSeek的训练成本仅为OpenAI的1/30!在AI行业普遍认为算力即王道的背景下,这样的低成本高效率显得尤为震撼。如果说OpenAI等美企过去几年一直在凭借高昂的计算资源稳居行业顶端,那么DeepSeek则用实际行动证明,AI的未来可能并不一定依赖于超级计算集群,而是更聪明的算法、更高效的训练策略。
而且,DeepSeek的旗舰模型免费开放,仅对于希望将企业应用程序与DeepSeek的AI模型及计算基础设施连接的公司收取服务费用。使得它在短时间内就突破了大量用户增长瓶颈,甚至一度超过ChatGPT,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App Store下载量最高的应用。
成功也伴随着争议。目前美国媒体迅速盯上了DeepSeek,指控它涉嫌非法获取OpenAI的数据。据彭博社报道,DeepSeek的某些开发人员可能从OpenAI内部获取了大量数据,微软和OpenAI已经展开调查。而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DeepSeek在1月27日遭遇了来自美国的网络攻击。围绕DeepSeek,中美科技可以说展开了一场新的拉锯战。
而夹在这场角力之中的日本,也正陷入复杂的情绪之中。日本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深度依赖美国,无论是芯片制造、AI服务器还是高端算力设备,日本科技巨头都与美企紧密合作。
周一,日本芯片股遭遇集体抛售,东京电子、瑞萨电子、软银等核心企业的股价大幅下跌。尤其是软银集团,一天之内股价暴跌8%,几乎回吐了前一周因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计划带来的全部涨幅。而全球AI芯片供应链的关键企业Advantest,作为英伟达的供应商,更是下跌了近9%。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DeepSeek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可能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威胁。意味着有可能未来的AI公司不再需要投入天量资金购入昂贵的算力芯片,而是依赖更高效的算法、更加优化的模型。日本的芯片产业、服务器制造商、云计算企业、甚至依赖AI自动化的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战略。某种程度上,日本科技企业过去是站在美国AI产业的影子里,而DeepSeek的突然崛起,让他们发现,AI行业的未来可能不再是美企说了算。
日本的舆论也在迅速发酵,主流财经媒体纷纷报道DeepSeek的崛起。
东京大学的AI研究员今井翔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DeepSeek的成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并不仅仅是数据问题。他强调,中国目前正受到美国对用于AI学习的专用处理器GPU的出口限制。此外,目前领先的OpenAI和谷歌不再公开他们的技术方法。因此,DeepSeek的研究室在通信效率等方面,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自我创新。
对此,日本非虚构作家石户谕也补充道:“这就像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反而锻炼了编写代码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在社交媒体上,DeepSeek也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网友态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也肯定了中国AI的竞争力。
如果报道属实,那么这无疑是技术霸权竞争的缩影——中国AI企业可能非法获取了美国的最前沿技术。如果OpenAI的数据确实被盗取,那么具体泄露的内容将决定事件的影响范围:是模型的权重(Weights)、训练数据,还是算法的详细信息?
尤其是如果模型权重已经泄露,那么DeepSeek就可能绕过独立训练的复杂流程,直接提升竞争力,大幅缩短研发时间。这种情况将对AI行业的公平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对技术流失的警惕性也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甚至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以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即便这些所谓的“间谍行为”被曝光,如果中国AI企业已经掌握并充分利用了这些技术,那么AI竞赛可能不会因此减缓,反而会加速。
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最前线,AI领域的博弈正逐渐演变成一场信息战。
既然这是美中之间的AI之战,那么像这样的报道其实没必要再去评论“如果是真的”之类的假设。对日本来说,与其大呼小叫“做不到”,不如踏踏实实地挑战自主AI开发。
中国的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进步。在包括AI在内的多个领域,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前列,而且论文质量也相当出色。过去,和日本一样,中国的科技进步主要依靠在欧美学习的人才推动,而现在,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中国学者正在取得突破性成果。
快速崛起的国家往往会遭遇外界的抨击,这与当年日本汽车、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时所受到的打压如出一辙。
如果OpenAI和微软真的掌握了最优质的数据,那为什么他们自己没能率先开发出更高性能的模型?
DeepSeek在极短的开发周期内就完成了模型发布,因此,文章中提到的数据不正获取的可能性确实不能完全排除。不过,考虑到当前美中AI竞争的激烈程度,美国方面是否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干预,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因此,更关键的是,美方究竟能拿出什么确凿证据来支撑这些指控。
但无论如何,DeepSeek的出现,毫无疑问对当前依赖高端GPU和巨量算力的生成式AI商业模式投下了一枚震撼弹。长期以来,AI行业普遍推崇“算力至上”,即依赖最顶级的GPU、海量的数据中心、电力资源来推动AI模型的进步,而DeepSeek的成功似乎证明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即便没有最顶级的硬件,也能通过优化算法、降低成本,实现相对优秀的模型。
未来,AI行业或许将迎来从“高端至上”向“性价比优化”的方向调整。与此同时,投资者的关注点可能不再局限于顶级半导体,而是转向应用层和AI安全等周边行业,带动资本流向新的赛道。
视频号:东京宅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