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法官助理日记——法律实践的初航与成长

政务   2024-08-09 11:12   上海  




2024年7月1日

作为第二期入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实习法官助理实训项目中的一员,

我来到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商事审判庭

“耕耘与收获总是相辅相成…

这次实习机会很宝贵,

你们赶上的正是项目发展的好时候,

你们代表着中南大出征,

期待你们凯旋而归!”

这是出发前学校老师给我们的寄语

转眼间,

实习的旅程已悄然走过三分之一……



“姑娘,这个案子给你拿过去写”

#01


来到商事庭的第一个工作,是草拟裁判文书初稿。即将开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心中跃跃欲试,然而,实践之路从非坦途。时间管理上,也许是刚来对法院工作节奏的不了解,也许是初次撰写过分谨慎的缘故,我经过4天左右才将初稿提交给带教老师,这无疑超出了预期的效率范畴。司法工作核心在于定分止争,通过案结事了来彰显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然而,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司法效率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之一。“迟到的正义非正义”,裁判文书的迟来会削弱其应有的分量,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持续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无疑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可能对当事人的生活与权益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与损害。



紧接着,技术挑战接踵而至:当事人讲上海方言难懂,语音识别生成的庭审笔录难以辨析,证据影印模糊不清等等…这为我撰写初稿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在我看来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在带教老师何老师的眼中,却不过是“工作日常”的一部分——他告诉我:“工作中的完美环境难寻。也许在学校课堂会赋予你最佳条件,而工作却是现实的试炼场,你必须在既定条件下,甚至是在逆境中,尽可能的把他做好,或者说,逼自己把他做到最好。”这番话让我猛然意识到自身“学生心态”的束缚。我意识到“遇到难题即求助于师长”这一种在校园中行之有效的模式,在职场上却显得格格不入。真实社会生活错综复杂,问题往往没有唯一解。能够灵活应对、妥善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答案。因此,何老师进一步勉励我“不仅要勇于提出问题,还必须积极寻找并实践解决方案”,这不仅是个人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位职场新人必须经历的成长蜕变。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深刻体会到草拟裁判文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它要求我倾注百分之百乃至更多的精力与细致。与学校提交作业后的石沉大海截然不同,每当我将写好的裁判文书呈交给带教老师时,总能立即收获到详尽而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不仅涵盖了宏观层面的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更细致入微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何老师以他严谨的态度,逐一指出我的不足,促使我在每一次修正中不断成长。从“上海”需精确为“上海市”,到“吉安市…”前需补充完整的“江西省吉安市…”,再到“住所地:…”应当省略的冒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是对法律文书规范性制作的严格遵循,这也时刻提醒着我“法院工作的严谨与不容有失”。


带教老师告诉我:“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裁判文书虽然只有几张或几十张纸,是法官日常办案的体现,看似平常,但这些文字背后却可能决定了一个人、一家公司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因此无论是大案小案、原告还是被告,法官都应当认真对待当事人的每一项权利。办案时要多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多去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原告的诉请是否有正当的请求权基础,被告的抗辩是否于法有据,这些是在草拟裁判文书时最应当着重体现的部分,不仅要展现对法律条文的精准把握,更应体现出对案件全貌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让诉讼成为一场基于事实与法律的理性对话,而非简单的对立与冲突。


此外,通过这一系列文书的撰写,我不仅加深了对买卖合同法律条文的理解,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些企业抗辩的常见策略与思路。这些实战经验让我意识到,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买卖合同纠纷,也蕴含着丰富的法律知识与复杂的商业逻辑。例如,LPR与同期LPR之间微妙的计算差异、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错综复杂的结算流程,以及常见买卖合同审查时应把握的关键要点等,都成为了我学习路上宝贵的财富。




“你好,这里是普陀区人民法院,请问您是xxx先生/女士吗?”

#02

除了撰写裁判文书外,电话联系当事人是我常做的另外一件工作。首次通过法庭电话与当事人沟通,我经历了一场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在带教老师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拨通被告电话询问其调解意向。“你好,这里是普陀区人民法院,请问您是xxx先生/女士吗?”在核对对方身份后,我按照既定流程,开始探讨案件的基本信息与双方调解的可能性。


还记得第一次电话,当被告询问原告起诉的具体时间时,我基于工作保密性的原则,本能地选择了回避。这时带教老师的指导为我及时拨开了盲区,他耐心地向我阐述:“我们通话的精髓,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调解意愿,更应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真相,还原案件全貌,理解当事人的立场与难处。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案情,为后续的审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你要敢于并乐于开放对话,洞悉他们的立场、困惑与挑战,为案件的妥善处理铺设基石”。这番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沟通的新世界。我开始意识到,裁判者的职责不仅仅是根据既定程序进行工作,更是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尽可能重构案件真实场景、还原案件事实,了解当时他们发生了什么,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是否存在遗漏、隐藏的真相,理解案件背后当事人的立场与情感。于是,我逐渐放开了自己,以更加专业、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当事人交流。





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地承担起办公室电话沟通的工作,即使在老师忙于庭审的紧张时刻,我也能从容不迫地接听每一个来电。我深知,这不仅传递着法律的温度,也见证着自己在法律道路上的每一步坚实成长。








后记:求真知,做真人

#03

这是我实习的第四周,也是我来到上海生活第一个月。在这里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也看到了法官工作的辛劳,更看到基层法治建设的不易;法官的工作不仅仅只在法庭之上,是在每一通与当事人耐心细致的电话沟通中,是对每一宗案卷材料的反复研读中,是在每一次专业法官会议的激烈研讨中,也是在下班后灯光仍未熄灭的法庭。不仅仅是我的带教老师,其他每一位优秀的老师也为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也一直在路上……

张 婕
上海法院第二期实习法官助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法学)研究生

供稿部门  |  商事审判庭

文字  |  张婕

责任编辑  |  陈诗若


上海普陀法院
发布本院司法信息,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提供诉讼指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