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这一天,以色列遭遇了来自也门方向的导弹袭击。导弹直接突破了以色列南部的防线,最终落在了中部地区。虽然没有造成伤亡,但以色列的防空警报响彻了中部大地。这一情形让以色列大为震惊,因为按照以色列先进的防御系统标准,应该早就能在导弹进入领空之前将其拦截。然而,这一次,以色列的防线显然没有发挥作用。导弹不仅成功越境,还击中了中部核心地带,这对于自诩防御能力顶尖的以色列无疑是一记重创。
此前,也门胡塞武装从未成功将导弹打到以色列的中心区域。这次袭击的成功,不仅打破了以色列对自己防御能力的信心,也极大地动摇了他们对安全的心理依赖。可以说,这次袭击给以色列带来的心理冲击,远远超过了实际损失。
细心分析这次袭击的目标选择,显然胡塞武装并没有把导弹瞄准以色列的主要人口集中区。这更像是一场战略性示威,而非一场毁灭性打击。导弹最终落在中部偏僻地区,似乎只是为了给以色列一个“下马威”,意在表明:我们有能力打穿你们的防线,下一次可能就会击中更重要的地方。
被袭击后,以色列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几乎是在导弹落地的第一时间,以色列就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他们派出战机,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霍迪达港附近展开了大规模空袭。据报道,这次行动造成了至少3人死亡、87人受伤。
然而,尽管反击力度相当强大,但局势并没有就此平息。胡塞武装是否会继续进行报复,尚不明朗。这种你来我往的袭击,很可能只是未来更大冲突的开端。
在这场中东冲突的背后,美国也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局面。作为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美国必须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以色列撑腰。根据美国海军的数据显示,9月初,美军在中东地区部署了两支航母战斗群——“罗斯福”号和“林肯”号,这几乎是美军现役航母力量的一半。这样大规模的军力集中,显示了美国对中东局势的重视程度,也预示着他们并不能轻易抽身。
但对于拜登政府来说,问题远不止如此。一方面,美国必须履行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维持中东的平衡;另一方面,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是逐步从中东撤出,减少对这一地区的过度依赖。而现在中东的紧张局势使得美国不得不继续投入精力,维持对伊朗阵营的高压态势,根本无法实现战略收缩的目标。
这种两难的处境,让拜登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状态。他既不能轻易放手让以色列独自面对伊朗和胡塞武装的威胁,也不愿意让美军再次深陷中东泥潭。美国必须维持一定的威慑力,但又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彻底解决问题。这样的僵局,只会让中东的火药桶愈发危险。
美国如今在中东的困境,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为了维持全球霸权,美国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军事存在。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军力调配,让美国面对诸如伊朗这样顽强的对手时,显得力不从心。
伊朗,是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想要彻底消灭伊朗的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美国愿意发动比当年伊拉克战争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否则伊朗及其支持的武装力量将在中东长期存在。只要伊朗站稳脚跟,中东的反美、反以势力就不会消失,他们会持续对美国和以色列造成压力。
此外,作为美国的盟友,以色列经常给美国制造麻烦。尽管两国关系紧密,但以色列在中东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往往让美国的战略计划变得更加复杂。这也让美国难以真正摆脱中东事务,始终深陷于这片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