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 读书笔记《道德经》现实解读之19

文摘   文化   2024-10-03 19:06   河南  


放眼以放言  遇见有灼见

《道德经》是最早的哲学,也是世界哲学思想的源泉。
慢读,笔记,分享……
本篇归为《道德经》“现象规律”专辑,共20篇,分别为:
启蒙  本源  无为  无名  通道  角度  反正  可能  相悖  规则  常识  想象  公道  欲望  品牌  信仰  经济  苦难  价值  形象


▲边听边阅



价    值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天地因之而清明安宁,河谷万物因之而生机丰盈,这是何等的价值。

价值,是自身的体现。于物而言,功能也;于人而言,贡献也。

物品的价值,基础在于功能。“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陶器因为中空才可使用,房子因为中空才可居住。物品的功效价值不仅仅在于形态本身。春蚕到死却吐留细丝成锦缎,蜡炬成灰却余光明暖人心。

因历史、人文等等诸多因素的加持,物品被赋予文化价值而身价倍增甚至意义非凡。故宫之于建筑的价值,布达拉宫之于宗教的价值,编钟之于音乐的价值,苏绣之于民俗的价值,唐三彩之于工艺的价值,中医之于健康的价值……其标签意义和所附的人文价值,可谓“国粹”。

近年,文物价值的变迁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圆明园八大兽首的回归之路有多坎坷,其价值就有多珍稀;不久前的5月底,41位大师的书画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一纸令,足以说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而一度风靡的《大国工匠》系列更揭示了产品背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和价值。

物的价值和人链接才体现真正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一而足,或对人的贡献、或成长的意义、或行事的风格、或倡导的思想等等……人的价值不是证明给人看,而是自己生命历程中体现出来的行为、品德、意识和贡献。“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的关系展示给世人,是利己还是利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同的导向不同的作为,可轻如鸿毛可重如泰山,乃至骂名千古也将名留青史。

做人当珞珞如石真朴无华,切不要碌碌如玉虚有其表,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生活的日常。身为老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乃至桃李满天下;入职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宁愿架上药生尘;作为科学家,可以送神舟飞天分享喜悦;从业写作,可以助人读史明理渡人渡己……付出的同时成就他人,这是“需要”与“被需要”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你的幸福和价值在“被需要”中兑现实实在在。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他人的赞赏或批评,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老子说:自知、自胜、自强,死而不亡者寿。人虽不在而精神长存,这不就是价值的涵义吗?


 敬请关注下次更新

读书笔记之20《形象》


欢迎拍砖  留言互动

放眼堂
商业 | 户外 | 文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