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
The African Condition: A Political Diagnosis
[肯尼亚]阿里·马兹鲁伊 主编
高天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书
非洲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也是世界上饱受动荡和被人忽视的地区。它是颇具文化多样性的大陆,也是政治经济脆弱和受剥削的大陆。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仍处于发展落后的境地。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些悖论和挑战,如何为非洲和非洲人民设想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本书中,著名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对非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全面而批判性的分析,探讨了非洲的六大悖论,涵盖了环境、种族、文化、经济、身份和国际政治领域。
美国非洲研究协会主席、非洲杰出学者奖获得者、百科全书式学者和思想家阿里·马兹鲁伊首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独立著作,兼顾学术严肃性和文本可读性。
挑战权威观点,以非洲学者的视角,对非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人们对非洲种种误解背后的真相。
为什么是非洲而不是其他地方的人被掠作奴隶?非洲在世界上为什么会长期处于边缘位置?从政治地理学到文化史学,阿里·马兹鲁伊以独到的眼光和通俗生动的语言探讨了非洲的六大悖论及其根源。
编者简介
阿里·马兹鲁伊(Ali Mazrui,1933—2014),出生于肯尼亚,英国牛津大学博士,1978年至1979年担任美国非洲研究协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文化、非洲后殖民时期发展和南北关系等,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和思想家。代表作有《论英雄与乌胡鲁崇拜:独立非洲随笔》(1967)、《迈向非洲和平》(1967)、《世界文化与黑人经历》(1974)、《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1980)、《非洲人:三重遗产》(1986)、《世界政治中的文化力量》(1990)、《坦桑尼亚的巨人:朱利叶斯·尼雷尔的遗产》(2002)等。
本书译者
高天宜,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政治史、非洲思想史。
目录
(上拉阅读更多)
译序/ 1
引言/ 1
第一讲衰败中的伊甸园 / 15
本讲探讨这样一个悖论:非洲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却也是最不适宜人类真正居住的地方。其不适宜居住的条件包括从热带疾病到交通运输的不便,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到南部非洲白人统治问题的复杂性。黑人暴政与白人种族主义所产生的难民,是政治意义上“居住条件”危机的一部分。如果非洲曾是往日亚当的出生地,今时的伊甸园已严重失修。这里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第二讲屈辱的十字架 / 42
非洲人受残害或许不是最严重的,但可能在现代历史上遭受的屈辱最深。单从肉体摧残而言,犹太人在纳粹统治下遭受的大屠杀与美洲和澳大利亚原住民遭受的种族灭绝,与黑人的经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奴隶贸易到种族隔离,再到现如今在部分地区即使人数占优却仍被视为三等公民,非洲人在历史上曾遭受各种屈辱。种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在走向消亡。地方民族主义首先在欧洲消失,总有一天也会在非洲消除。种族主义在非洲首先消亡,总有一天也会在欧洲终结。人类社会阶级分化必然存在,但它使地方民族主义消散,也终究会治愈种族主义的伤痕。
第三讲文化的冲突 / 69
非洲社会在文化上并不是最接近西方的,但在20世纪却经历着最快速的西化变革。非洲大陆大多被西化的非洲人所掌控。基督教在非洲传播的速度远超其他大陆。非洲将欧洲语言作为商业用语的接受程度远高于亚洲地区。非洲的教育机构成为其进一步西化的工具。非洲陷入反抗西方与模仿西方的两难境地。非洲大陆成为不同道德、文化和知识体系的大熔炉。那么,非洲是否需要重新非洲化?
第四讲不发达地区的重担 / 99
非洲并非全世界资源最贫乏的地区,却是有人居住的大陆中最不发达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与世界上最低的生活标准并存。该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西方殖民主义在非洲推动的经济变革的本质,非洲的经济被扭曲以满足西方的需求。非洲即将发起的经济斗争包含探寻纠正这种扭曲和克服依赖的方法。有七种摆脱依赖的策略可以尝试,包括从自力更生到经济上渗透北方工业强国。
第五讲身份模式 / 121
非洲并不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但它可能是最支离破碎的。导致其破碎的有种族、语言、宗教、意识形态和阶级方面的原因。这个人口不足5亿的大陆被分割成50多个国家,其中很多还是小国。这种分裂在非洲争取社会与物质改善的斗争中形成了障碍,同样也造成安全隐患。非洲必须在国际警戒体系(例如坦桑尼亚对乌干达的惩罚性入侵)和新的大陆集体安全体系(例如可能的非洲统一组织)中做出抉择。
第六讲探寻非洲治下的和平 / 149
从地理上而言,非洲是全世界的中心,但在政治并且某种程度上在军事方面,非洲可能是最为边缘的大陆。非洲实际上几乎被赤道平分。非洲也是唯一被北归回线和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经济上来说,非洲处于石油贸易路线和关键矿产资源的战略要地。然而,非洲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并不大。这种地理上中心和政治上边缘的悖论有什么影响?军事羸弱是非洲被殖民的首要原因,外部军阀的介入是为了“平定”非洲大陆。对未来产生的疑问是,非洲是否需要解决这些军阀,使得其从过去大英帝国霸权下的和平向非洲治下的和平过渡。但这又如何做到呢?非洲是否应该加入核能和核扩散的政治斗争呢?
魔术师和政治家有着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必须将我们的注意力从他们真正所做的事情上转移。——本·奥克里
关于非洲及其政治问题的根源,我们了解多少?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非洲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这片拥有悠久历史的大陆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文明和风俗。然而,当我们提到非洲时,往往只是将其简单地视为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忽略了非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这种由历史意识形态造成的偏见,导致在非洲研究中存在一些分歧和误解。
要探索真正的非洲,我们需要跳出旧有的思维定式和感性印象,重新认识这片多姿多彩的大陆。例如,就连“非洲”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和地理的变化而变化。首先,地图上非洲的形状欺骗了我们的直觉,非洲真实的地理版图远比地图所显示的要大。其次,“非洲”这个概念一方面源自欧洲殖民者对于非洲的塑造,用作为他者的“非洲”折射出欧洲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它源于非洲裔美国人借用“泛非主义”对抗种族主义的需要。历史上的“非洲”概念与当下“非洲”的地理概念相距甚远,单纯以“非洲”的地理概念去理解非洲政治,似乎非洲拥有超越地理的统一性,显然难以理解当代非洲政治的历史发展状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对非洲有这样的误解?这种误解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马兹鲁伊在《非洲的境况》一书中,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对非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阿里·马兹鲁伊1933年出生于肯尼亚蒙巴萨的马兹鲁伊家族,该家族在肯尼亚有着显赫的地位。1963年,他在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任职,后因阿明统治下的乌干达政局问题,1973年举家迁往美国,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宾汉姆顿大学任教,并当选为美国非洲研究协会主席。马兹鲁伊不仅是非洲、非裔美国人和全球化三类研究机构的建设者,还对推动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于1995年获美国非洲研究协会非洲杰出学者奖,2000年获英国穆斯林社科协会终身学术成就奖,2010年被肯尼亚评为50年来十大杰出学者。马兹鲁伊的研究涵盖国际政治文化、非洲后殖民时期发展和南北关系等多个领域。他共出版了30余部专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和思想家。
本书初版时间为1980年,正值非洲国家独立后经历的“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非洲国家政治上的混乱,与20世纪60年代独立伊始的希望形成反差。尽管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经历了独立战争后在1975年独立,并与埃塞俄比亚一同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二十年间许多非洲独立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尼日利亚爆发了比夫拉内战,南非依然深陷种族隔离泥潭,为非洲独立后的和平蒙上一层阴影。非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逐渐衰落,20世纪70年代末,坦桑尼亚的乌贾马运动迫使村庄实行集体化,导致农业产量下降。与此同时,自由主义在西非开始复兴,1979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塞内加尔提供了结构调整计划,推动当地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本书以非洲学者的视角,对非洲国家独立后存在的政治“病情”进行毫无保留的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的“治疗”方案。从21世纪的视角回顾,这些方案仍然有着诸多可取之处。
马兹鲁伊认为,这一时期非洲存在着六大悖论,涵盖了环境、种族、文化、经济、身份和国际政治领域。非洲在物质条件方面并非毫无优势可言,甚至可以说有着某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非洲在这六个领域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这是否意味着非洲已经陷入了无法挽救的困境?
马兹鲁伊针对六大悖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这些方案不乏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构想。他认为,非洲国家政治上的分裂和经济上的落后,根源在于独立时期继承了殖民时期的经济结构,使得他们在独立后仍然处于旧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和从属地位。这一问题在西方国家以跨国公司、援助机构或债权人的身份介入下得到固化,使非洲国家本就脆弱的经济结构雪上加霜。经济问题成为导致非洲国家政治问题的重要原因。即使如此,马兹鲁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非洲独立国家的发展不应脱离国际资本体系,而应寻求在体系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采取对发达国家进行市场与权力中枢反向渗透的策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于那些仍处于发展困境中的非洲国家来说,这一构想可能看似不切实际,然而,马兹鲁伊通过逐层逻辑分析的方法,将这一看似难以实现的愿景,转化为解决非洲发展问题的强力解药。
本书是首部在中国翻译出版的阿里·马兹鲁伊的独立著作,兼顾学术严肃性和文本可读性。这种风格刚好体现了马兹鲁伊在写作中所追求的“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严谨与随意、谨慎的学术讨论和旁征博引之间”的理念。从学术角度看,本书是马兹鲁伊长达五十年学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思想转折。自此,马兹鲁伊开始尝试以文化为研究视角来探讨非洲问题。他开篇采用“折中主义”一词,不仅体现了本书的独特文风,也蕴含着一种深刻思考:非洲需要在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寻找自己的价值观方向。这个方向并非与世隔绝或回归传统,而是要真实认识非洲文化的多元现实,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非洲价值观体系。在马兹鲁伊的思想当中,非洲既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上的合集,并非仅限于肤色上的种族划分。这一思考超越了当时非洲民族主义学者对非洲问题的局限和理想化观点,展示了马兹鲁伊敢于思考、善于推论的学术特质,并为马兹鲁伊随后提出重要的“非洲三重遗产”思想——非洲是在本土、伊斯兰和西方三重文化不断融合下形成的,三者同时具有竞争力和互补性——提供了学术基础。
马兹鲁伊的书对中国读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与非洲的外交关系源远流长,1955年万隆会议为中非关系开创了新局面,中国对非政策的指导思想在此期间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既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兼顾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21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作为中国读者,我们需要认识到,非洲既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也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中非关系强调互利共赢时,更应重视非洲国家自身的发展道路选择。
本书关于非洲的认识与推论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文本的开放性在于读者的想象,而文本的封闭性在于文字的内容。历史的画卷和背景有时仅是魔术师的把戏,非洲的现实政治依旧在迷雾中前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反复探讨,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马兹鲁伊勇于挑战权威观点,他的思想与理论是建立在独立的思考模式之上的。在当今日益深化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这种思维模式显得格外宝贵。
六点非洲系列
总主编:李安山
多伦多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9-11卷)国际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近期书目
《非洲文学批评史稿》(已出版)
Tejumola Olaniyan,Ato Quayson 主编
《牛津非洲思想百科全书》
F. Abiola Irele, Biodun Jeyifo 主编
《非洲的发明——真知、哲学与知识的秩序》
V. Y. Mudimbe 著
《文明的非洲起源——神话还是现实》
Cheikh Anta Diop 著
《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
Ali A. Mazrui 著
《阿克拉牛津街——城市生活与跨国主义之旅》
Ato Quayson 著
《非洲地图集——1700年以前的非洲大陆地图绘制史》
Richard L. Betz 著
日本非洲研究(徐微洁 主编)
《文化平息纷争——不完整性与拼凑的实践》
松田素二,平野(野元)美佐 编
《超越武力纷争——在相互抗衡的制度和战略之间》
远藤贡 编
《开发与共生的夹缝——在国家与市场的变化中求生存》
高桥基树,大山修一 编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重田真义,伊谷树一 编
《大自然的归属——如何逾越居民参与型自然保护悖论》
山越言,目黑纪夫,佐藤哲 编
非洲本土文学
《夏班·罗伯特诗歌选集》(已出版)
Shaaban Robert 著
《这里不平静——非洲诗选》
Phillippa Yaa de Villiers, Isabel Ferrin-Aguirre 萧开愚 主编
资料:六点图书
编辑:葛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