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市场拓展的客户形形色色: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寡言少语,有的不置可否,有的捉摸不透,有的高调炫耀,有的当场表明态度,有的言而无信,有的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商、建设方,不是家财万贯,就是亿万富豪,有着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面对这些客户进行公关的时候,需要仔细揣摩他们的性格特征,才能具体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达成合作的交易条件。
不置可否型
有一次去拜访云南省石林县的一个项目老总,在一个夜市里一起吃饭、喝酒、谈论项目。他说自己的项目投资了两千多万元,面积也不大,就是三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商业面积几千平方米,剩下的就是社区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公摊面积、车位等。
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我们引进一家酒店运作商业部分,对我们想在物业服务方面进行合作的想法不置可否。他说自己在项目上赚的也不多就是一千多万元,不过非常简单,几乎三年的周期就完成了项目的全部建设和销售。
为了达成合作签约,笔者带着某公司的酒店运营总经理从北京飞到昆明,自驾车去了石林县,面谈了一个夜晚。之后我问房地产老板合作的事情,他没表态。再后来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也不知道我们错在哪里,还是自身的品牌实力不够导致的,百思不得其解。
这类开发商的老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告诉你能否合作,既不答应也不拒绝,最后双方未能达成合作签约。
市拓人员对于签约合作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急切的心情和业绩考核的压力,让每个人使出浑身解数。但是面对不置可否的开发公司老总,有时候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有一个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的项目,笔者一个人出差去拜访了办公室的老同志,问他关于物业服务合作的事项。他说你们不会觉得这个项目太小了吧,才八万平方米,这样你们会赚钱吗?笔者回答目前竞争压力大,面积小的项目也要考虑合作,我们不要肯定有公司会要,希望给个机会。
对方说自己无法做主,要上报公司领导。
大概一个多月后笔者致电过去,对方却说现在没定。再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对方不接了。
2021年在玉溪市的江川县拓展一个项目,刚开始建设,并未封顶,物业公司并未确定,于是我拨打了对方开发公司老总电话,也很客气地说洽谈一下物业服务合作的事情。
差不多我每两个月都要电话沟通一次,答复总说还没合作,后面再说。
不久前又打了一次电话,结果说已经确定了合作的单位,就挂断了电话。
也许他们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或许害怕得罪人,接到电话以后就客套,总之,如果自己不能确定的事情就直说,如果是自己能拍板的事情就说明不选择服务的理由,没有人会怀恨在心,毕竟生意就是一场认识的过程。
长期保持联系型
这类开发商的朋友往往性格开朗,对任何事情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之前在贵州某地拓展了一个项目,后来开发商的周总觉得服务没落地,不到位,不如开始接触的时候说得好,于是要求物业公司撤退。物业公司也因为费用难收、服务品质无法提上去而计划退场。
后来我朋友成立了物业公司,接管了这个项目,但是也因为疫情的到来,政府要求增加人员,朋友没有答应,后面也撤退了。周总他们自己接管了物业,说好给撤退的朋友公司补三万元费用最后也不了了之。
但是后面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时候,笔者还是联系他,他也信守承诺,去到贵阳跟我见了面,虽然后面被人甩了单,不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们村子的回迁房建设,我也联系了他,不过这次他没有到场,因为觉得投入太大而放弃。
如今看他朋友圈发的都是卖酒的广告,偶尔我也点赞一次,算是朋友一场。
捉摸不透型
一位广西老板早年发家致富,攒了很多钱,于是去到贵州开发项目。项目位于一个水塘旁边,距离国道也比较近,唐老板看中了,于是开始了规划、设计、销售。正在销售阶段,我去洽谈物业服务合作事项,唐总侃侃而谈。
他说自己很多年前就在广西开设了袜子厂,从法国引进当时全国唯一一台先进的织袜子的机器,两千多万元,算是首屈一指的。生产出来的袜子还畅销到广州、上海和全国的很多地方。最后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出现了亏损,就转让给了别人,开始着手房地产的开发。而且在广西也开发了几个楼盘,不过物业服务都是自己做的。
由于在广西的物业服务项目感觉专业人才少、员工稳定性差,来到贵州开发以后,计划还是找一家物业公司来合作。对于笔者当时所在的公司,唐总有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项目物业服务方案路演的时候,唐总说,你别夸下海口,如果后期做不好我是要更换你们的。意思就是让我低调一点。后面我们果断签约前期物业服务和案场服务,安排了案场服务主管、保洁、保安。
结果有一次去拜访唐总,他说你们现在派过来的人,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早上九点钟了还不上班,每天迟到,比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来得还晚,这是做服务的态度?以前你们派驻过来的小吴就很好,自己带头亲自干,有一次顾客打翻了饮料和垃圾,保洁员休息了,是晚上,他自己找来扫把撮箕就干了。你们现在安排的主管,我认为是不称职的,赶紧换。
我们及时更换了主管。但是项目收费难,入住率低,以及唐总不愿意支付前期开办费和空置费等导致项目亏损,计划撤场。
这种老板,性格可能古怪,但是大家对服务品质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也不能怪人家,给了你项目,最后却做不好。
市场拓展客户类型评估分析
都很忙。要么去政府办理相关手续,要么正在开会,要么忙于融资,没时间接待市场拓展人员。
不容易答应合作。基于开发商的身份,找他们的供应商肯定很多,物业服务在开发商的眼里可能是很小的环节,不会轻易地答应是否合作,需要权衡何种关系以后才能做出决定。
考虑品牌。很多开发商还是考虑品牌实力、知名度给自己的销售带来的协助作用,在选择物业公司时一定是慎重的。
当地实力。开发商会普遍选择在当地具有在管项目的物业公司,这样在人员安排方面会对他们有利。
担心挂牌。有的开发商迟迟不答复,主要担心有的市拓人员会利用大品牌物业公司进行挂牌操作,之前有过类似教训,还须小心谨慎。
总之,开发商的各种类型,成了市场上最为普遍的现象,只有抱着诚挚合作的心态,合作共赢,才能达成最后的合约签订。
声明:
本文为《现代物业》杂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微信号后台管理员或xdwy200175@126.com,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