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饮食可能正在引发食物过敏,饮食模式转变如何影响免疫系统?

健康   2025-01-24 16:30   山东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地区。食物过敏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公共卫生构成了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的饮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饮食逐渐被西方化饮食所取代。这种饮食模式的转变与食物过敏的增加是否存在关联?

近日,Allergy杂志发表的综述文章“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Food Allergy”,探讨了饮食模式与食物过敏流行病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西方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和富含超加工食品的模式如何增加食物过敏风险,并强调整体饮食模式对免疫耐受和过敏预防的重要性。


亚洲食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的异质性
▼ 
在1990至2000年间,西方国家的食物过敏发病率显著增长,但自2000年后趋于稳定。

例如,英国怀特岛的花生过敏发病率从1993年的1.3%上升至1998年的3.3%,并在2005年稳定在2%左右。澳大利亚的两项队列研究也显示,2007—2011年和2018—2019年期间,花生过敏的发病率保持在约3%,表明发病率已达到平稳阶段。

与之不同,亚洲的食物过敏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这种上升并不均匀。中国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显著上升,而泰国农村地区食物过敏仍然较为罕见。此外,亚洲不同地区的食物过敏类型也存在差异:在中国和日本,食物过敏发病率显著上升;在香港和新加坡,坚果过敏较为常见;而在泰国和越南,小麦和海鲜过敏更为普遍(图1)。

图1 东西方地区食物过敏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

膳食纤维与食物过敏的保护机制
▼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在肠道中被微生物发酵生成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SCFA)。这些SCFA能够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从而降低食物过敏风险。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者将健康哺乳期女性母乳中的丁酸引入模型,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纤维饮食的小鼠表现出更高的SCFA水平,并在食物过敏模型中显示出更强的免疫耐受性。这表明膳食纤维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了免疫系统的成熟和耐受性。

人体研究也发现,婴儿期粪便中丁酸和丙酸含量较高的儿童,后续发生食物过敏和哮喘的风险显著降低。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膳食纤维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来保护机体免受食物过敏的观点。

相比之下,西方化饮食通常缺乏膳食纤维,而富含加工食品、精制糖和饱和脂肪。这种饮食模式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如丁酸产生菌减少),降低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进而削弱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图2)。
图2 饮食既能保护机体免受食物过敏的侵害,也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其机制在于某些饮食成分可以增强免疫耐受性,而另一些成分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这突显了营养与过敏发展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超加工食品与食物过敏风险
▼ 
超加工食品(UPF)富含精制糖、饱和脂肪和添加剂,却缺乏膳食纤维和天然营养素,其摄入与食物过敏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韩国一项队列研究发现,孕期摄入高糖烘焙食品的女性,其子女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显著增加(调整后比值比aOR=1.517,P=0.02)。且在携带特定基因多态性的儿童中更为明显,表明UPF可能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加剧过敏风险。

动物实验也显示,人工甜味剂(如蔗糖精)可增加小鼠对卵清蛋白(OVA)的特异性IgE和IgG1抗体水平,诱导过敏反应。机制分析发现,蔗糖精通过上调Th2细胞因子IL-4和下调调节性细胞因子TGF-β,破坏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削弱口服耐受性。

此外,UPF中的乳化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和聚山梨酯80)可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增加过敏原渗透性,从而引发食物过敏。这些研究结果表明,UPF不仅通过其营养成分,还通过添加剂对食物过敏风险产生影响。

饮食模式与食物过敏的综合影响
▼ 
作者发现,从传统饮食向西方化饮食的转变是食物过敏增加的重要因素。西方化饮食富含加工食品、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缺乏膳食纤维和植物性食物。

系统性回顾显示,单一营养素补充(如维生素、鱼油或地中海饮食)对预防食物过敏效果有限,而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减少加工食品摄入的整体饮食模式,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这种“食物协同作用”表明,食物的健康效应可能源自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单一营养素。

饮食模式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影响食物过敏。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可增加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从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耐受性。

相反,西方化饮食常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如丁酸产生菌减少),增加食物过敏风险。这表明饮食模式对食物过敏的影响是多层次的,涉及营养成分、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饮食干预与食物过敏预防的临床启示
▼ 
综述中还探讨了饮食干预对食物过敏预防的潜在益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高蔬菜、水果和家庭烹饪的婴儿饮食模式可显著降低2岁时的食物过敏风险。

在美国一项出生队列研究中,孕期摄入高蔬菜和酸奶的饮食模式能降低后代4岁时呼吸道和皮肤过敏的风险,尽管其与食物过敏的关联不显著。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早期引入花生和鸡蛋等过敏原性食物能显著降低特定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例如,LEAP研究表明,早期引入花生可显著降低花生过敏的发生率。

然而,研究者也指出,单一营养素的补充(如维生素D、鱼油等)在预防食物过敏方面效果有限。这表明,整体饮食模式的调节可能比单一营养素的补充更为重要。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关注整体饮食模式的优化,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来预防食物过敏。

参考文献

LEUNG A S, XING Y, FERNÁNDEZ-RIVAS 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Food Allergy[J]. Allergy, 2024 Dec 26. DOI: 10.1111/all.16455.

转自:医学论坛网消化肝病

消化界
消化界,为您提供学会动态、专家采访、会议报道、会议直播等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和专业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