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肖明清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企业   2024-12-04 14:28   湖北  

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大会并讲话。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首席专家、铁四院总工程师肖明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

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今年是何梁何利基金成立30周年,30年来,共奖励了1638位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肖明清,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6年),我国水下隧道设计的主要先行者和开拓者。现任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水下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30余年来,一直奋斗在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研究第一线,主持了70 余座水下隧道及包括我国首批高铁和城际铁路在内的近千公里山岭隧道和300 余公里城市隧道的研究与设计,在盾构法和钻爆法隧道设计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强力推动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出版专著10部,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6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2件、软件著作权11项,主持编制铁路行业标准设计20余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杰出工程师、央企楷模、湖北省特级专家等荣誉称号,获第十六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最高奖。



破题
为高铁隧道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重峦叠嶂,一隧即通。隧道,是中国高铁建设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说,没有隧道,就没有中国高铁。
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
2011年12月26日,伴随着广深港高铁的通车运营,由肖明清设计的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水下盾构法隧道——狮子洋隧道建成通车,一举打破了我国铁路“遇水架桥”的常规思维,开创了我国铁路穿江越海“桥隧并举”新局面,实现了世界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从无到有的突破。
依托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肖明清开发的“特长盾构隧道地中对接技术”,解决了深水、宽海域特长水下隧道的修建难题;开发的“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设计关键技术”解决了列车高速运行、地层复杂多变、盾构段超长所带来的设计施工运营难题。
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开启了中国高铁隧道的创新征程,从狮子洋隧道开始,肖明清和团队在高铁隧道领域不断破题,助力中国高铁腾飞发展。
2012年11月,肖明清向专家介绍狮子洋隧道
武广高铁是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226座隧道串起了这项世纪工程。长24.7公里的大瑶山隧道群是世界首个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隧道群,肖明清团队成功解决了特长高铁隧道修建与隧道群防灾疏散难题。
浏阳河隧道
作为武广高铁的“咽喉工程”,浏阳河隧道是首座钻爆法铁路水下隧道,极大拓展了铁路选线技术空间,开发的“铣挖+弱爆破法隧道施工技术”为复杂敏感环境下采用钻爆法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隧道初期支护究竟能承受多大的荷载?如何证明隧道设计是安全的?”肖明清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经过10年的学习思考和2年多的深化完善,肖明清提出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总安全系数法”,突破了钻爆法隧道设计技术瓶颈,为支护结构由传统“类比为主、计算为辅”向“计算为主、类比为辅”的设计转变奠定了基础。
依托多项铁路隧道工程,肖明清主持完成了我国首批总长近千公里的高铁隧道设计以及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新型洞门、缓冲结构等多方面的标准设计,形成了高铁隧道结构、防水和气动效应缓解的成套技术,为高速铁路隧道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
打造水下隧道“中国名片”

隧道技术的不断创新让穿江过海成为可能。
与陆地不同,无论江水还是海洋,都为隧道建设带来重重考验。
肖明清在武汉长江隧道现场
武汉长江隧道,是长江上建成的第一条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中华民族实现了“隧穿长江”的百年梦想。作为武汉长江隧道的总设计师,肖明清开创了我国在复杂环境与地质条件下修建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先河,为跨江过海的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武汉长江隧道起步,肖明清在大型水下隧道新的领域不断“破题”,主持了70余座水下隧道的设计与研究,建立了水下隧道工程整体耦合设计、水下盾构隧道防水与结构安全保障一体化设计、盾构隧道主体结构与内部结构一体化设计等设计方法,形成了复合地层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设计成套技术,极大拓展了盾构隧道的应用范围。
南京长江隧道
2005年,由肖明清设计的“万里长江第一难隧”——南京长江隧道开工建设。该隧道是世界上首座在高水压强渗透地层修建的超大直径隧道,将我国复杂地质盾构隧道技术由直径11米级提高至15米级,成功解决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超高水压防水设计、高水压高磨蚀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长距离连续掘进和浅覆土穿越深槽等世界级技术难题,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地下工程建设的扛鼎之作。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
此后,肖明清和团队在水下隧道领域不停地刷新着国内和世界纪录,针对隧道长距离、大直径、高水压、大埋深、复杂地质、多功能化和装备现代化的技术要求,创造了多个“第一”: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世界首座公铁合建的盾构隧道,是集约化利用过江通道资源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典范;扬州瘦西湖隧道——当时世界直径最大的双层盾构隧道,取得了我国双层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的重大突破;杭州市庆春路隧道——被誉为“钱塘江第一隧”,开创了我国在钱塘江流域修建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先河;杭州钱江隧道——世界首次在强涌潮作用下修建水下隧道;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首座水下浅埋暗挖隧道,实现了我国水下浅埋暗挖技术的突破;苏通1000kV特高压GIL越江隧道——水压最高的水下隧道,将盾构管片接缝防水提升到了新高度;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世界首条穿越地上悬河的盾构隧道,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在建中的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底隧道;海太长江隧道——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
肖明清在武汉长江公铁隧道建设现场
从大江大河,到蔚蓝深海,一次次创新,一次次突破,让水下隧道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闪亮名片,极大地推进了水下隧道的技术进步。


引领
城市隧道畅通地下动脉

与深山海底隧道相比,城市隧道的工程量稍小,但施工“难度系数”一点不低。
广深港高铁益田路隧道
2014年12月28日,广深港高铁益田路隧道顺利贯通。作为我国当时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益田路隧道设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益田路隧道穿梭于深圳繁华地段,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头顶上高楼林立,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一高楼---660米高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面对史无前例的难题,肖明清和团队突破了地质条件复杂难题,首次将大直径盾构技术引入城市中心区隧道建设,解决了软硬差距极大的花岗岩复合地层盾构掘进难题,确保了益田路这座当时国内最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打通了高铁延伸至香港的“关键一环”。
南京青奥轴线地下工程
此后,肖明清主持了我国首批在密集建筑物城区修建的多条城际铁路的隧道设计,包括珠三角城际铁路的穗莞深线、佛肇线、佛莞线、东环线、珠海机场线等以及长株潭城际铁路;主持了我国首座采用盾构法修建的城市地下快速路隧道——杭州环城北路隧道的设计;主持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三层立交枢纽——南京青奥轴线地下工程的设计,成功解决了“紧邻长江异型大面积深基坑+坑中坑交叉”的技术难题。大量开创性设计,将多种隧道工法进行了较好的融合,取得了隧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综合效益,并开发了全断面管幕结构新方法以及下穿城市地铁和桩基础的PBCRD新技术。
这一项项攻坚克难的例证,是肖明清助力打通城市地下动脉的最好注脚。
肖明清和团队
从业30余年来,肖明清坚持把“一人作贡献变为一群人作贡献”“把一人引领变为团队进步”,带领团队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先后培养了一大批隧道专业技术骨干,为我国隧道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座座跨越天堑的隧道让交通强国之梦越来越近,站在新征程上,肖明清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创新不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矢志在交通强国道路上探索超越,缔造更多穿山越海的新奇迹。

来源党委工作部   干部部(人资部) 技术中心   隧道院
复核邓振林   史   娣   刘   博   陈   琦
责任编辑张启山





喝彩四院
这里有最新鲜的四院资讯,有最真挚的四院感悟,有最鲜活的四院影像,在这里,我们与您一同述说四院家事,分享精彩生活。这里,是大四院的小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