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强化文体意识,落实语文要素,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六年组语文教师围绕小课题开展了不同文体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老师们关注文体,突出语用,在一次次备课、研课、磨课、评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识体而读,体会诗歌特点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什么样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词里,景物不是简单的自然呈现,而是作者情感传递的关键载体。张骞予老师执教的《浪淘沙》一课和关昕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一课,都是诗歌体裁,两位老师依据诗歌的文体特点,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聚焦诗中景物,分别抓住“九”“万”和“暖”“寒”等关键字眼,深入挖掘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设计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想象、感悟、诵读、积累、拓展过程中体会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豪气的性情,深刻领略诗人独特的写作魅力。
依体而教,感悟人物形象
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由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交织而成。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作品内容,在品读环境、体会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感受情节的变化,感悟人物形象。李明阳老师执教《穷人》一课,引导学生勾画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并进行批注,感受桑娜和渔夫尽管日子过得艰苦。但依然毫不犹豫地收留西蒙的孩子,这种矛盾冲突更加突显人物的高尚品质,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体会小说塑造人物的妙处所在。
臧丽老师所执教的《伯牙绝弦》是一篇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臧老师围绕“知音”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抓住文中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之处,依据“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一经典句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诵读体悟、创意表达。在读、诵、写的学习中,感受小古文语言的特点,体会“知音”的内涵。
得体而学,促进能力迁移
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多元,来源广泛,文字、图表、数据等信息独立又有关联。教学时围绕阅读目的,进行筛选、归纳、总结完成学习任务,提高阅读能力。王彤宇老师和冯丽老师在执教《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引导学生梳理之前所学的阅读方法,归纳出通过浏览获取大致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筛选关键细节、细读重点部分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阅读技巧,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方法,促进了能力的迁移与提升。
六年语文组教师针对文体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不同文体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这一研究也为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撰稿:冯 丽
编辑:李 铮
初审:于秀玲
复审:陈宇航
终审:吴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