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传出南向通投城投债被喊停,只减不增的时候,大家还在说不打紧,讨论TRS不受影响,方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就被DCM小伙伴告知部分TRS认购点心债也被窗口了。
有人如丧考批,
有人觉得天塌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
首先我觉得不能单纯完全从化债角度考虑,因为事实上如果限制南向通和TRS投放城投点心债,本质是从投资端控制,但结果只会拉高融资成本,被迫接受更高利息,不利于化债精神。
更应该结合人民币汇率一起来看,特别是最近CNH贬值压力。
临时通知带来手忙脚乱,但是机构和发行人很快稳住了阵脚,近期几个点心债项目我知道有的准备直接变结构,从点心债变美元债。
变结构技术上本身没问题,交易文件和后续挂牌上市可能会有额外工作量 ,最大影响是利率成本换成美元后可能会变高。
很多人提到发改委批文,是否可能只批准点心债,改发行结构是否会要重新备案?目前看到的过往案例,很多备案登记是留了口子,允许发行人民币或等值债券,所以批文不是问题。
短期最大影响是资金成本变贵,境内资金出境渠道和选择进一步收窄,可选范围可能仅限于有限的QDII,少额尚能使用的TRS和CLN,境外资金变得奇货可居,短期会坐地起价。
发行人反应比较分化,依赖境内私募出境参与认购的弱城投冲击会比较大,优质城投影响较小,因为主要投资人来自于境内银行,即使选择美元债发行,这部分投资人已经有顺畅渠道通过总行或者境外分行下单。
换另一个角度,严防新增,只简不增情况下,其实对新发的控制可以解读成存量城投点心债或者美元债安全性进一步增加,离岸城投信仰进一步巩固。化债决心越大,新发越严控,存量越安全,这是一个道理。
部分DCM从业人员感觉世界末日一样,开始捶胸顿足未来生意更难做,但是回顾这几年离岸城投债发展史,还记得去年自贸区债的故事吗?
2022年中自贸区债横空出世,离开席卷市场,接着到2023年六月上层火速喊停按下刹车开关,市场一度也短暂没有方向,之后点心债火速顶替自贸区债成为主流模式。
现在叹息南向通和之前为自贸区债哭泣的可能是同一批人。。。
过去经验证明,市场不会如此不堪,新的机会和业务模式很快会被发掘,并迅速做大做强。
境外城投债短期是不可被替代的,他的需求始终在那,就算化债是大方向,也会有个漫长的曲线周期。
只是短期要苦一苦发行人,近期改变发行模式都改为美元债发行可能会成为主流,也意味着较高的资金成本,和较为严格的资金用途。
人类悲喜并不相同,另一方面,香港市场DCM的资金掮客们近期估计要忙碌起来了,特别是掌握境外资金那一批,一时将成为香饽饽。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远洋,这会开真棒,下次别开了
告急!!-致远洋境外债投资人书
远洋债权人投票指南附件1-2
在港外资投行又一轮裁员,中国业务重灾区
被“平均”的预期
笔给你,数字你们自己填吧
川皇两州定天下
港股 打新疯狂
某头部公募基香港八卦后续
聊聊迟来某中资的降薪
久卧病榻,听闻城投喜讯,惊坐而起
隐秘的角落:A股的牛市下,一些香港小券商选择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