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诊疗思路

健康   2024-10-17 08:03   浙江  



意识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发生机制

  1. 大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包括上行激活系统的神经递质紊乱。

  2. 脑组织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紊乱,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功能减退,即可产生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意识障碍的判断

临床判断方法

●呼唤,观察患者应答情况

●按压甲床、按压眶上神经出口处,观察患者反应

●患者面部表情、肢体活动或翻身动作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和咳嗽反射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客观地表达患者的意识状态

●量表由睁眼运动、运动反应、语言反应三部分组成

●总分15分,最低3分。8分或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较差,3-5分并伴有脑干反射消失的患者有潜在死亡危险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去皮质综合征

多见于因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存。

●无意识地睁眼闭眼,眼球活动,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

●有觉醒和睡眠周期

●缺乏意识活动

特点: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姿势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状态

该综合征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和严重颅脑外伤


无动性缄默征(睁眼昏迷)

损害部位: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

特点:病人注视周围人貌似觉醒,但缄默不言语,不能活动,二便失禁。肌张力减低,无锥体束征。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本症常见于脑梗死。


植物状态

指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的一种状态。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全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物追踪,可有无意识哭笑,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有觉醒-睡眠周期,大小便失禁。


意识障碍伴随症状

1.伴发热  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可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伴呼吸缓慢  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银杏蛇咬伤等。

3.伴瞳孔散大  可见于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4.伴瞳孔缩小  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等中毒。

5.伴心动过缓  可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等中毒。

6.伴高血压  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7.伴低血压  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8.伴皮肤黏膜改变  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可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9.伴脑膜刺激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版权声明

来源:急诊时间;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益。 

急重症世界
急危重症临床、科研进展,尽在急重症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