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路径的决定性作用

财富   2024-10-20 01:08   美国  

从抽象到经验,还是从经验到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一个社会繁荣还是贫困的根本原因。一个社会长期陷入停滞,并不是因为制度落后或科技落后,而是因为把认知路径弄错了。

人们怎么理解经验性结果,取决于他们所持有的“理论”,也就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假如人们要“正确地”理解经验性结果,也就是使经验性结果有助于他们幸福的改善(产生自发秩序),那么他们就必须借助于使自发秩序得以可能的知识(一般性知识),而不说,经验性结果“自动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利用经验性结果。这说明,演化能不能产生“好的”结果,并不取决于演化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能不能发现与利用一般性知识。假如人们不能发现与利用一般性知识,那么演化本身不足以产生“好”的结果,演化产生的经验性结果也不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一个把自发秩序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的人,与一个没有把自发秩序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的人,他们对同一种行动是否“有利”的认识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将作出不同的“选择”。把自发秩序作为目标的个体,才会“选择”(重视)有助于自发秩序的“理论”,进而用这一理论去“规范”人的行动(经验,如道德、法律等等),自发秩序才会因这种有助于自发秩序的行动的出现而产生。

相反,假如没有把自发秩序作为目标,那么他们就不会“选择”(重视)有助于自发秩序的“理论”,当然他们也就不会用这一“理论”去“规范”人的行动(经验),从而产生自发秩序。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演化产生的结果(经验)不足以成为一个指南,成为“模仿”或“学习”的对象,指引人们的行动产生自发秩序。哈耶克强调的“模仿”与“学习”,只有当上述条件已经具备时才是成立的,而哈耶克根本没有阐述这一条件。在他看来,演化会自动地产生“好”的结果,人们只需要对这一结果进行模仿或学习就够了。

所以,对于抽象的一般性知识的利用,逻辑上先于具体的经验知识的利用。任何一个社会,假如要产生自发秩序,那么首要的是利用一般性知识(它是抽象的),然后才是利用具体的经验性知识(如道德、伦理和法律等等),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但是,哈耶克事实上是把这个顺序倒过来,他认为个体对经验知识的模仿和学习,将会自动地产生自发秩序。然而,如上所述,假如人们不能发现与利用一般性知识,那么他们就不能以一种有助于自发秩序的方式,去利用经验性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经验性知识的利用,虽然也许有助于他们的短期利益,但却无法产生自发秩序,也就是长期的、持续的利益。这时,他们对经验知识的利用,甚至会把他们带到一个境况普遍恶化的环境中去。也就是说,假如人们对一般知识无知,而仅仅依赖于对演化产生的结果的模仿与学习,那么他们不足以走上自发秩序之路,使他们的境况不断改善,这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两千年所发生的。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国人一般性知识是无知的,经验,即道德、伦理与法律等制度,都未曾经过“一般性知识”的审视,因此对这种制度的利用,没能支持中国社会走向自发秩序,表现为一个长期停滞的社会。

因此,演化产生的经验性结果(制度)本身并不必然构成一个“指南”,指引人们的行动产生自发秩序。一个以自发秩序为特征的社会,与其说是建立在“演化”产生的制度之上的,不如说是建立在“与一般性知识相符”的制度之上的。

这种有关“自发秩序何以可能”的抽象知识,即一般性知识,必然是先于经验的,即人们不能凭借对演化产生的经验性结果的理解或解释,来获得这种知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正是在于,人们无法通过观察“经验”来获得一般性的理论。因为社会的“经验”,是人的行动的经验而非物体的经验,人的行动的经验是“人的特定目的”的结果,而不像物体的实验那样,有着必然性。

根据哈耶克的思想,调整人们行动的指南是演化产生的经验性结果,如他说的“客观基据”,但是在我们看来,经验性结果是不可靠的,因为观察经验性结果本身并不能够告诉人们有关“自发秩序”这一问题的答案。假如人们没有利用一般性性知识,那么人们就不能从是否有助于自发秩序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利益,也即“利益”不是一个独立于“认识”的概念。演化逻辑没有把“利益”视为一个与个体的认识相关的概念,而是把“利益”视为独立的、客观的事物,认为某个个体的某种行动产生了某种利益,那么这种行动就会自动地被他人模仿。然而,“利益”是一个与个体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如前所述,假如人们对一般性知识无知,那么演化产生的结果(制度)与“自发秩序”的要求是相悖的,它们不能起到指引人们的行动,从而产生自发秩序的作用,人们甚至会被这种“结果”所误导,陷入到贫困中。

两千年来,中国士大夫们所持有的就是这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建构道德、伦理与法律等制度,根据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他们对一般性知识是无知的,因此,他们不能以一种有助于自发秩序的方式去建构制度,这使得他们建构的制度无助于自发秩序的出现。而流行的经验主义方法,只会强化这种错误的认识论。


转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朱海就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compo@mail.com


华尔街俱乐部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