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瘾”吗?生活中,不少人都有“犯瘾”时刻:
总忍不住点奶茶;
没咖啡就浑身不自在;
一到晚上就馋炸鸡烧烤;
半小时不看手机就心里发慌……
明知这样不好,上瘾后只剩疲惫与自责。可为何越逼自己戒瘾,反而越陷越深呢?
今天,来聊聊侵蚀当代年轻人的“上瘾性”行为。或许读完,你能明白自己为何对某些事物“上瘾”,也知道如何摆脱了。
“上瘾性”行为:为何越逼自己戒掉,越易沉迷?
要知道,我们常说的日常生活中的“上瘾性”行为,和需医院专业诊断治疗的“病理性成瘾”有很大差别,像病理性赌博成瘾、游戏成瘾、酒瘾、性瘾等。
很多人说自己成瘾时,是带有夸张、调侃成分的。就像偶尔情绪低落的人说自己“抑郁”,不想社交时称自己“自闭”,其实他们远未达到病理性成瘾这种精神疾病的程度。
相反,生活中大多数自称“上瘾”的人,只是喜欢、渴望重复做某事,只是有时会一边想做,一边厌恶不够自律的自己。
你可能也尝试过戒掉各种“瘾”,却屡屡失败,然后自责:
“为啥别人行,我就不行?”
“我怎么这么没自控力!”
“再这样我就完了!”
为何越逼自己戒,越容易沉迷呢?因为戒掉这些“瘾”并不容易,我们“成瘾”的大脑已经发生了变化。
首先,“成瘾”的大脑渴望更多奖励。我们都知道“多巴胺”,它带来奖赏感、动力和快感。在“成瘾”大脑中,多巴胺活动力变弱,要获得同等奖赏感,就需要更多刺激。
比如,平常人吃顿烧烤就快乐,“饮食成瘾”者可能得同时吃烧烤、炸鸡、汉堡、奶茶才满足。
其次,“成瘾”大脑有更强的注意和期待。睡前随便刷直播,我们不一定想买东西。但“购物成瘾”者一看到主播试用试穿,就容易唤起相关情绪记忆。
即便他们已有一堆衣物、囤了快过期的商品,仍期待购物快感,然后冲动下单。
最后,“成瘾”大脑更难控制冲动。“成瘾”大脑的额叶功能相对受损,额叶负责管理冲动、控制自己。
正常情况下,额叶能让我们夜晚放下手机早点睡,为第二天储能。但对“熬夜成瘾”者来说,额叶功能较弱,做到这点就难了。
正如《欲罢不能》作者亚当·奥尔特所说:与药物或物质上瘾不同,“行为上瘾”是在进行某个行为时,大脑的“停止”键失灵了。
即便你不再享受,也清楚这个行为有害,但就是停不下来。
“成瘾”背后:未被满足的内心需求
“上瘾”难戒,难道就只能放弃?并非如此。
瘾并非坚不可摧。20 世纪,心理学家就提出,一个人网络成瘾原因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密切相关。
其他行为成瘾背后,也藏着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与其总问自己为啥戒不掉“瘾”,不如和内心对话:为什么需要这个“瘾”?
对“上瘾”者来说,爱、自主、安全、自由、掌控感等内心需求,从未被好好关注和满足。
即便长大,他们也像饥饿婴儿般渴望。那些让他们上瘾的事物,不知不觉成了内心需求的替代品。
然而,美食、手机、购物、熬夜等,虽能短暂填补内心空缺,但最终像无底洞,怎么填都不满。
理解和允许自己上瘾,“瘾”可能消失
要戒掉不健康的“瘾”,得从健康满足心理需求入手,怎么做呢?
1. 挖掘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犯瘾”时,先暂停,问问自己:
是什么引发这个念头?
此刻有什么想法和情绪?
想吃烧烤、炸鸡、啤酒,是真饿,还是因为孤单、委屈、不甘心?
忍不住熬夜,是手机好玩,还是想找回白天失去的个人时间、自主感和自尊感?
不管想到什么,写下来。也许说着写着,“病因”就浮现了:
“他凭啥嫌我胖?我现在想吃就吃!”
“为啥弟弟有我没有?我现在想买就买!”
“没人爱我,我要好好爱自己!”
看清过去创伤,发现被压抑的真实需求。理解自己为何上瘾,或许就不会再苛责自己。
2. 换一种方式“上瘾”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和欲望不会消失,无论怎么抑制,只能面对其中一小部分。
强行压抑内心需求或戒“瘾”很难,还可能加重。不妨先允许自己释放这些需求和欲望。
关键是在过程中换个方式“上瘾”——更正面地吃、看、买……专注当下,让不甘心、自我批评的声音被真实感受取代:
这块鸡爪表面微黄,挂着红油,肉挺厚;
放嘴里,辣味让舌头微痛,柠檬的酸味也出来了……
当注意力集中在食物、画面、物品信息上,它们就脱离满足心理需求的属性,回归本质了。
然后会发现,“瘾”的力量减弱了。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没那么多。甚至有人尝试对能带来积极反馈、获得多巴胺激励的事物或行为上瘾,如“学习上瘾”“跑步上瘾”“打球上瘾”等,这些“上瘾”行为越做越快乐。
3. 多一些自我肯定
除了“犯瘾”时,平时也可以用健康方式照顾自己,多肯定鼓励自己。
“今天外卖真好吃,你真会选。”
“你比昨天早睡 5 分钟,太棒了。”
“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管怎样,你都值得被爱。”
研究表明,低自尊者更易行为成瘾。提升自我价值感,就像筑起坚固盾牌,让“瘾”难以靠近。
写在最后
心理需求满足了,“成瘾”的大脑也需要帮助。
如果觉得自己的“瘾”极具强迫性、不可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自己无法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诊断和帮助。
写此文不是危言耸听。食品、手机、购物等“上瘾性”行为本身不至于毁掉一个人,但长期用不健康方式应对内心需求,身心必然会出现不健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