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冤魂探母

文摘   2024-11-16 03:23   陕西  

在扬州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叫李福的青年。十二岁那年,父亲突遭横祸,从陡峭的山崖坠落,生命戛然而止,家庭的支柱轰然倒塌。



从此,李福与母亲张氏在这残酷的世间相依为命,家中那仅有的五亩薄田,像一根脆弱的丝线,维系着他们艰难的生活。


这田亩收成微薄,似是命运吝啬的施舍,即便母子二人倾尽血汗辛勤耕耘,也不过是勉强挣扎在温饱的边缘。

岁月如刀,在李福二十余岁的面庞刻下了生活的沧桑。在这个本该成家立业、意气风发的年纪,贫穷却如一道无情的枷锁,将他的姻缘牢牢锁住。


村里的同龄人都已娶妻生子,尽享天伦,唯有李福,在婚姻的门前徘徊。母亲张氏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那满心的忧虑如影随形,化作声声叹息,萦绕在破旧的屋檐之下。

张氏看着村里那些后生,农闲时在镇上富商家中打短工,补贴家用。她的目光中燃起一丝希望,劝李福去做长工。长工,于他们而言,是稳定的收入,是摆脱贫困的一线生机,是娶媳妇的希望之光。


然而,李福满心踌躇,母亲为这个家熬尽了心血,身体每况愈下,他怎忍心留母亲一人在家?


张氏轻抚着李福的手,那粗糙的手带着温暖与坚定:“儿啊,娘虽老迈,但还能操持简单家务。你去吧,莫要担忧娘。若有难处,街坊四邻皆是援手。若实在放心不下,娘定会托人寻你。你已不小,娘还盼着抱孙子呢!”


李福的心中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五味杂陈。在母亲的苦劝之下,他咬咬牙,点头应下。那一刻,他在心中立下重誓,定要在外面闯出一片天,让母亲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

次日清晨,曙光如剑,划破黑暗。李福收拾好简陋的行囊,站在熟悉的小院中,望着那破旧却满是回忆的房屋,不舍与牵挂如汹涌的潮水,一波一波冲击着他的心。


他暗暗决定,要尽快在镇上寻得长工之职,最好能每月回来看望母亲。

李福离去后,张氏的生活仿佛被抽走了灵魂。她每日守望着村口,像一座孤独的灯塔,数着日子,盼着儿子归来。她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担忧填满。


儿子在镇上是否衣食无忧?


是否受人欺凌?是否被繁重的劳作压垮?


田间劳作时,她常常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如炬,朝着村口的方向久久凝视,那目光似能穿透山川,直达儿子所在之处。


一个多月过去了,李福如石沉大海,只在初到镇上时托人带回口信,告知已寻得东家,让母亲宽心,一个月后便请假回家。可约定之期已过,儿子却杳无音信。


张氏心中失落如秋风扫叶,但她仍安慰自己,儿子定是事务繁忙。然而,三个月过去,依旧没有儿子的只言片语,不安如恶魔般紧紧缠绕着她,让她心慌意乱。

她每日在村口的桥边守望,那是儿子归来的必经之路。她的目光像炽热的火焰,紧紧盯着远方。每一辆路过的马车,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承载着她的希望。


她在人群中寻找那熟悉的身影,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那无尽的等待如钝刀割肉,疼痛而漫长。

日子无情地流淌,李福仿佛被黑暗的漩涡吞噬,毫无踪迹。无数个夜晚,张氏在梦中与儿子相见,儿子的笑脸如阳光般温暖,可醒来却只剩冰冷的黑暗和无尽的惆怅。


那失落像毒药,慢慢侵蚀着她的心。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从镇上归来的人,急切地打听儿子的消息,可每次得到的都是令人心碎的回应。她深知儿子的孝顺,怎会如此长时间毫无音信?


她哀求那些在镇上打工的乡亲,帮忙寻找儿子。


可李福就像人间蒸发一般,生死未卜,音信全无。张氏心急如焚,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躺在床上,口中不断念叨着儿子的名字,那声音如泣如诉,似是对命运的控诉。

幸好,邻居赵大妈心地善良,时常前来照料。看到张氏因思念儿子而憔悴不堪的模样,任谁都会忍不住落泪,那是生命在苦难面前的脆弱与坚韧交织的画面。

某个深夜,张氏在病榻上醒来,口渴难耐,如置身干涸的沙漠。此时赵大妈已回家,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她孤独的身影。她试图起身,可身体如千斤重负,虚弱至极,每一次努力都如蚍蜉撼树。


想到儿子生死不明,她的眼中泪水决堤,过往与儿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些温馨的画面,如今却如利刃般刺痛她的心。悲伤如火山喷发,不可遏制。


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是李福!他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温情:“娘,孩儿回来看你了。”

张氏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她用颤抖的手揉了揉眼睛,那干涸的眼眶因激动重新湿润。


确定是儿子后,她激动得大哭起来,声音沙哑而哽咽:“儿啊,你走了这么久,为何不给娘捎个信?知不知道娘快担心死了?”

李福赶忙上前安抚母亲,轻轻为她倒了一杯水,喂到她嘴边。张氏的病,本就是思念成疾,此刻见到儿子,宛如久旱逢甘霖,病情竟好了大半。

李福好不容易让母亲激动的情绪稍作平复,本想哄她入睡,让她好好休息。可张氏紧紧拉着他的手,仿佛一松手儿子就会再次消失。


她的眼中充满了急切与渴望,迫不及待地询问儿子这段时间的经历,那眼神像是要把儿子看穿,将他不在的日子全部补回来。

李福看着母亲,眼中满是心疼,他缓缓开口,将自己的遭遇一一道来。


原来,他在镇上一户姓孙的财主家做工。他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任劳任怨,无论脏活累活,从不抱怨。孙财主见他勤劳能干、忠厚老实,心中甚为欣赏。


到了月底发工钱时,竟额外多给了他一两银子,当作奖励。

李福拿到钱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欢喜。


他立刻向孙财主请了三天假,归心似箭,只想快点回到母亲身边,与她分享这份喜悦。


他用自己的工钱给母亲买了一件崭新的衣裳,母亲那件旧衣早已补丁摞补丁,承载了太多生活的艰辛。


他还买了母亲最爱吃的点心,想象着母亲看到礼物时那惊喜的笑容,他的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露出了狰狞的面容。在乘坐马车返乡的途中,车夫钱三,一个心怀鬼胎、贪婪无厌的小人,看到李福付车钱时露出的钱财,心中顿时恶念丛生。那恶念如野草般在他心中疯狂蔓延,无法遏制。


当马车行至偏僻之地,钱三趁李福不备,拿起马鞭,如恶魔般朝着李福的头部狠狠砸下。“砰”的一声,似是命运敲响的丧钟,李福顿时瘫倒在马车之中,不省人事。

钱三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那笑容在阴暗的角落如同鬼魅。他迅速地搜刮了李福身上所有的钱财,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竟丧心病狂地将昏迷的李福扔下车去。


李福在冰冷的地面上渐渐苏醒,求生的本能让他试图爬回马车,可钱三却如恶魔再临,再次举起马鞭,狠狠抽打在李福身上。


鲜血在地面蔓延,李福的生命之光渐渐黯淡,最终消失在这罪恶的黑夜之中。

消息传开,整个村庄都为之震惊。村民们愤怒不已,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县令接案后,立刻派人将车夫钱三捉拿归案。


那钱三刚被带到衙门大堂,便吓得瘫软在地,屎尿失禁。还未等用刑,他便如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的罪行全部招供。



他面色惨白,颤抖着说,自从害死李福后,每晚都被噩梦缠身,李福的冤魂如影随形,向他索命。他被折磨得精神崩溃,惶惶不可终日。

张氏得知儿子被害的噩耗,如遭晴天霹雳,整个人如同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瘫倒在地。


悲痛从她的心底深处如火山喷发般涌出,那嚎啕大哭之声,如杜鹃啼血,响彻整个村庄。


这哭声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思念和失去儿子的绝望,闻者无不落泪,心生怜悯。

县令下令在事发之地搜寻李福的尸体,衙役们在路边搜寻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李福那惨不忍睹的遗体。


在街坊四邻的帮助下,李福的尸骨得以入土为安。葬礼那天,天空仿佛也为这悲惨的命运而落泪,阴沉沉的。


村民们围在墓地周围,眼中满是悲愤和同情。

李福死后,为了安抚他那含冤九泉之下的亡灵,村长站了出来,带领村民们自发地照顾张氏。他们知道,这是对李福的慰藉,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村民们的关爱下,张氏度过了她孤独而又悲伤的余生。那片村庄,承载了这段悲惨的故事,也见证了人性的善恶和生命的坚韧。

青石视界
记录生活美好、分享世间纷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