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宏伟博士
应用心理学博士、注册心理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候选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河北督导项目点主要负责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家庭治疗学组委员。“中美班”、“中欧班”中方讲师/分析师。
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主任、总督导、石家庄整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总督导、石家庄市心理学会会长。
著有《心经与心理治疗》、《高考心理帮》、《自性花开——荣格自性化及其文化超越》、《汉字,照见心灵》、《家庭心动力——青少年成长的原点与突破》等。
1
超越母亲
超越母亲意味着一个人成为自己,没有限定在母亲的情感功能和情欲限制之内,意味着他突破了母亲情结一内化了积极的母亲情结转化成自己的功能,消解了消极的母亲情结进而转化并与其分离。
积极的母亲情结也是情结,仍然保持着一种牵制,它仍然受情结自我的控制,仍然持续地保持继发性情结的特点一既有独立性又有自主性地被情绪困扰,因为那个情绪脱离了意识自我的掌握而受制于情结--情结往往与创伤有关。
男孩子与女孩子对母亲的超越是不同的。
男孩子超越母亲是从向母亲认同到与母亲分离,这中间掺杂着一个父亲情结,因为男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现父亲是横亘在自己和母亲之间的一个现实存在。身体的构造使得男孩子发现自己与母亲的不同,这个不同会引发男孩子的幻想切的差异都会激发幻想,而父亲规则的出现又硬生生地把自己限定在与母亲的距离之外。
他必须向父亲认同,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男人;他必须离开母亲,因为儿子翻不过父亲一母亲夫妻关系这座大山;他必须离开父母,向他们夫妻关系认同,来内化一个自己将来可以效仿的关系模式。而在超越母亲的道路上,男孩子注定要经历“过度需要儿子的母亲”。
过度需要儿子,指的是母亲把儿子视为己有,儿子成为母亲制衡父亲的权柄,母亲利用儿子割裂自己与先生的亲密,儿子成为母亲价值的依赖。这个超越其实意味着男孩子要超越“拯救母亲”的情结和自己的婴孩情结-以做个好儿子来取悦母亲。
女孩子超越母亲,更多的是女性的认同,向母亲学习怎样做一个女性,怎样成为一个受男人喜爱的女性,怎样成为一个有尊严的独立女性。显然母亲的角色和行为关系着女儿可以学到什么。重要的是,女孩子是要独立成为一个母亲,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复制一个“母亲”。
2
超越父亲
超越父亲与超越母亲不同,相较于女性的情感功能而言,父亲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理性、规则与社会化方面。理性、边界、担当是父亲的主要功能,这些功能里包含了保护者和支持者及榜样等内容。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充当了孩子与母亲的“第三者”的角色,父亲的出现拉开了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距离,让孩子开始具备参照、衡量、比较、分析的功能。
如果说二人世界主要的是情感功能和模糊的边界感的话,那么三人世界就有了比较、分析和参照的功能。当然,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力一经济权力和话语权也进入孩子的“超我殿堂”,孩子能否与这个超我功能共事而不是被动服从,就是超越父亲更为重要的内容。
对于幼小的孩童而言,父亲是大力士、魔法师和大灰狼:大力士表达了父亲的雄伟、力量与高大,魔法师象征了父亲知识渊博、能力超群与手工精巧,而大灰狼则代表了父亲严肃、冷峻和威严的部分。
因为害怕而敬畏、因为好奇而取悦、因为喜欢而崇拜,这便是父亲对于幼年儿女的意义,除了成为现实的关系存在之外,还成为孩子们内化的象征物,成为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内在导引。
事物的存在总是积极与消极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父亲在提供一系列荣耀引导的同时,也有可能制造孩子恐惧、害怕、畏惧的阴影世界。此种压抑与打击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俄狄浦斯情结并形成青春期的反弹冲突再现。
父亲情结制造的压抑与隐忍往往会演变成未来冲突的训练场,因为压抑的自我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移置到了阴影空间不便生发而已,等到时机合适时,它仍旧会出来见识属于它自己的天空。
于是,超越父亲的意义,就从与父亲竞争、打败父亲,转化成为允许自己强大、允许自己扩张并重新定义规则。普通的成长是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异于父亲的新规则,而高级的成长则是修改与调适自己与父亲共同的规则,坚守自己的规则,成为一个“大”父亲。
3
超越关系
超越关系中的关系,是指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同胞关系等家庭成员之间的核心关系。许多人的困难在于,限定在“我是一个父亲必须这么做”“这是我作为母亲的责任”等角色水平与亲情关系的责任之上,而没有发展出个体独立角色的关系,也就是没有在角色水平的责任之上发展出独立人格的关系,是没有发展出内在的平等性。也就使得这个关系只存在于亲情血缘水平,而不能发展、扩展至人性水平、人格水平。
我们说角色水平、亲情关系为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限制了个体心理空间的成长与扩大,这个限定成为未来相亲相杀等矛盾冲突的种子。
所以,保持亲情滋养与亲情互动,进而发展出人性水平的平等性,是超越关系的重要内容。超越是工作标准,关系是目标,超越关系就是打破旧有关系的过度限制、落后关系的不断侵蚀、创伤关系的强迫重复。
旧有关系的过度限制,表现在父母用旧有的模式框架来要求、制约成长中的孩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随孩子身心成长而调整自己的关系模式和关系质量;而落后关系的不断侵蚀则强调了已经对孩子成长起到负性影响的关系状态,甚至是这个负性影响在扩大的趋势;创伤关系的强迫重复则重点强调家庭关系中的伤害,它是不断重复出现却不做控制和修改,而任由创伤发生,重复在施虐与受虐的低水平人格状态而不能自拔。
所以,超越关系才会自由,超越关系才会温暖,超越关系才会家庭和睦。
4
超越创伤
创伤的同义词是成长,一切成长都意味着突破旧有的控制和伤害,突破一切旧有的创伤侵蚀就是成长。创伤的产生突破了人固有的保护机制,未必会形成新的成熟的保护机制,但是一定会破坏人的安全防线,个体就容易固着在受伤的地方过度防卫而很难解脱和前进。
创伤会制造人的无能、无力、无助的挫败感,也会使人产生自我怀疑,破坏自我信任的功能与安全保护能力致使过度警觉,甚至有人会经常体会到防御失控的深度恐惧,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体系被打散了,重建起来非常困难,严重影响身心安全、学业发展与生活情趣。但是超越创伤的难处不亚于修建一座核电站。
最关键的,创伤破坏了人对自己的信任感,它使得人很难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很难相信自己有能力解除这种伤害。我们说,这是一个人把一部分能力应用到了自我保护之上,一部分能力应用到了消减自我信任之上,一部分能力用到了限制自我发展之上,因为潜意识中的个体可能认为是自己的某些功能、优势或长处引来了这个伤害,它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攻击转向自身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创伤本身所造成的伤害,远远敌不过偏执性自我怀疑带来的伤害,因为它从内部解构、侵蚀、击垮了人的自我防御体系。
所以,超越创伤的核心,是重建自我信任体系。消除自我内在的、指向自身的攻击,终止指向自己的不信任、怀疑、惩罚等一系列行为和内在机制。比如过度批评、内疚或者长时间沉浸在无力、无奈、无助的负性情绪之中,都需要制止,需要在内心原谅自己曾经没有能力保护、保障自己致使自己受伤,接受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接受自己会受伤,接受自己也有办不到的,接受自己的不完善、不完美。
5
超越情结
情结是一系列固着的情绪和思想集群,它包含了一种不大变化的、因受伤而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基调。情结往往会因为受伤而将自我分裂成两大阵营:一个是自我意识控制的较为安全的现实功能,一个是受伤之后的情感、认知、防御族群。
后面的防御族群拥有一个反抗意识自我的、并不隶属于意识自我的强大帝国,它隐藏在意识自我监控的安全模式之下,呈现隐藏状态不易被觉察和发现;而一旦危机发生,它们则不必通过意识自我的同意、理解、授权而独立参战或宣战,这个状态有点“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味道。识别创伤情结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关注情绪,几乎所有的情绪失控都与创伤有关。
所以,超越情结需要有一个正确识别情结、然后稳定自我、保持安全进而恢复心理自由或心灵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稳定性是核心,保持自我的稳定,进而腾出一个意识的观察、觉察功能空间,持续地保持清醒,不掉进情绪的漩涡,不被情绪带走。持续地这么做,就会渐渐增强自我的稳定性,提高自我信任度,提高自我管控能力,渐渐地消融创伤及其带来的伤害与信任危机,重建安全、稳定、信任的自我关系。
另一个方面,识别了情结,不代表情结会被消除或转化。所以需要有一个对情结识别后的使用问题,怎样识别情结--看情绪的失控程度,怎样运用情结--情结提醒我有一个危机要发生,谢谢它的提醒,即把识别出来的情结的意义和作用重新定义。
情结的转化与使用,最好请资深的专业人员来帮忙,以避免自己独立处置时重新陷入危险的创伤体验之中。也可以看一些贤达的人生传记,比如《曾国藩家书》、王阳明的《传习录》、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和曹德旺的《心若菩提》,都是不错的励志内容,书中蕴藏了许多转化的机遇。
6
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相比于超越母亲、超越父亲、超越创伤、超越情结和超越关系更难。因为父母是“我”之外的“他者”,创伤是外来的“入侵者”,情结是深藏于内心的“卧底”,而关系又是我们深陷其中共谋而成。我们既是被动参与者,也是主动共谋者,还是潜意识阴影之中的积极认同者。
外来的可以隔离、否认、压抑、理智化,可以视而不见,可以充耳不闻,可是自己本是自己的建设者和破坏者,怎么超越?
超越自我的困难在于人以为自己不可自知、不能自见、无法解脱、无法转化。其实,超越自我的核心是自知,明了自己的一切:知其长而不囿于长,知其短而不弃于短。怎么做呢?
自知是核心,知自是前提,这个知有一个重要的操作方法:观察、内省(醒),向内观察、反思,只观察,不能跟着跑,不认同、不卷人、不放弃、不逃离。就是专注地看,持久地看,一门心思地看,也只是看,别的不做。
只观察,就是俗语里说的“老僧只管看”,无论脑海里、心里出现什么:平静如初也好、山崩海啸也好、痛彻心扉也好、喜极而泣也好。也就是只管看,不进入。脑海里发生的一切就只当作看电影一样,不去改变那演员的命运,不为那演员做任何事,只是看,看看就算,看看就了。
不跟着跑,针对的是我们“人圈”能力超群的人们来讲的,稍有情绪发生自己马上生情,立马成为剧中人,丢掉了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改行做了不收钱的演员、编剧,入戏太深,不能自拔。所以不跟着跑就需要你有定力,不盲从,不认同,现实中的不认同容易做到。因为你有个清楚的现实功能,意识在帮忙识别;而潜意识的认同却不一定归你管,它稀里糊涂地就发生了,它逃脱了意识的观察和稽查,也逃脱了你的真我监督,它会骗过你的“智商”行走在你的阴影世界。所以,不认同得需要你时刻清醒保持觉察。
不卷入,就是你能分得清自己与他人的相同与不同,界限分明。现实功能中可以相互帮忙、彼此关怀,但是心理层面你需要尝试看清楚并基本能够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在心理层面上看清楚了,就知道终极是谁的事,现在是谁的坎,多做了就延迟了别人的成长,少做了就耽误了人家的提升。所以,需要做到:不卷入。
不放弃,是我们面对挫败最重要的态度和行动。这个挫败包含了无奈、无力、无助、难过、忧伤等这些常见的消极感受。所以不放弃是让我们能够沉在这种感受里待一会儿、浸泡一会儿,不能进入很深,也不逃得太快,稳稳地守在那里。
不逃离,这不容易做到。遇到创伤会因为创伤时的疼痛和恐惧而选择逃跑,这个“跑”就表达了“我怕”“我不行”等一系列的创伤后反应,那个“怕”把人控制了。不逃离,就是“知道怕,但是‘不怕’那个‘怕’”。或者,我知道怕,也知道害怕那个“怕”,但是我仍然盯着不跑,看看自己怕到什么程度。这个硬顶着的状态,就是不逃离。
好吧,这个超越自我是人生最困难的事,也是最有意义的事。只有自知了、自明了、自恰了,才能做到“来而不迎,去者不追”,也就超越了。
文章作者:马宏伟。以上内容节选与心理学博士马宏伟著作:《家庭心动力:青少年成长的原点与突破》
- The End -
▽
可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咨询
↓避免找不到课程↓ 请您点击关注哦~ ↑ 如果更多疑问,请关注公众号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百门心理学名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