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部分企业未能全面、完整、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精神,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误区:少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希望在很短时间内就要有重大标志性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等,从上至下,不切实际的定指标、下任务,导致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不“应付”或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带病”上项目。部分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是以短期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存在思维惯性,不愿意在技术创新、市场研发、管理精细化等方面沉下心。
建议1 :企业要有长期心态,正确认识,以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衡量标准,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充分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十年甚至是更长周期的重要任务。什么热,就干什么!未能从企业资源禀赋、区域政策、产业发展阶段等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已经造成个别产业的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 建议2 :地方国资委应在“十五五”规划中,统筹规划国资国企新质生产力的系统发展和协同发展,一方面,围绕地方战略,按照“三个集中”原则,系统、科学布局产业结构;一方面,要以更大力度,进行内部专业化整合。
对于企业,则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结合产业吸引力,选准产业赛道,精准发力进入产业链的具体环节。
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而且对于部分没有技术基础、产业仍有空间的企业可能更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谈起新质生产力,目标远大,激动人心。可是提起具体投入、政策、资源,就畏手畏脚,言行不一致。这也是很多企业具体经营干部时下“心累”的重要原因。 建议3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真抓实干,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匹配相应资金、人才、体制机制等资源保障。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新事物,技术、市场等方面充满了不确定性。规划先行,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某些企业过分强调规划的“刚性”,要求下属企业过早对未知探索设立具体指标、具体路径并进行硬性考核,导致“好心办了坏事”,抑制了创新,客观助推了保守。 建议4 :制定新质生产力相关规划时,既要系统分析、多方论证,又要分类编制,适度“模糊”;执行规划时候,总体保持“方向基本确定,战术灵活”原则,鼓励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发展,以支持、协调、树立典型方式为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企制宜,克服以上误区,既要积极主动,又不能蛮干乱为,方可良性发展,行稳致远。
和君咨询:亚洲大型规模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拥有24年咨询经验,咨询队伍超过1000人,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卓有实效的思想、知识和解决方案。宣传片: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媒体合作、业务咨询请联络:400-093-2688。点击在看,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