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出版《21世纪资本论》一书已近10年。如果皮凯蒂是对的,我们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埋葬现有经济体系最终符合所有人利益、其利益最终会惠及社会最贫困人口的幻想。
与凯恩斯之后的每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相反,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平等可能不是一个最终会被克服的暂时阶段,而是制度本身结构性的、不可避免的长期影响。
」
皮凯蒂的分析非常简单。他确定了两个基本的经济类别:收入和财富,然后,他将社会平等定义为二者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并得出结论:一旦财富的回报率超过劳动的回报率,社会不平等就会不可避免地加剧。那些通过劳动获得财富的人越来越落后于那些仅仅通过拥有财富而积累财富的人。
只有在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革命、工会的压力下,只有在这个独特的时间胶囊中,资本才短暂地超越劳动成为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
至于20世纪是否是这个漏洞百出的经济体系不可避免的机制中的一个短暂例外,我们拭目以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1世纪将决定20世纪的遗产。
不夜城,1970年由激进的意大利建筑师组织Archizoom设计。成员之一Andrea Branzi描述了“一个从自身异化中解放出来的社会,一个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修辞进步主义的修辞形式中解放出来的社会”。
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根和撒切尔发起的伟大保守主义革命之后,通过工作积累财富的承诺逐渐失去了基础。柏林墙的倒塌以及随之而来的共产主义集团的全面崩溃加剧了这一趋势。
如果目前的指标是正确的,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可能会面临这样一种局面:自19世纪末以来,通过所有权获得的财富回报率将再次超过劳动回报率。
如果皮凯蒂的论点成立,20世纪不过是一个反常现象:资本主义系统逻辑的短暂中断,资本通过资本的固有增殖仍然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循环。这一简单的经济结论可能会产生超乎我们想象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当毕生的劳动不再能与后天的财富回报相匹配时,继承的财富再次成为阶级区分的决定性因素,任何社会流动的概念充其量也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可能性。
此外,如果20世纪真的是一个反常现象,那么它的理想或许也是如此:整个时期的特点是对进步、社会解放和公民权利的信念,可以追溯为短暂的自我幻想,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脚注。
对于目前处于权力地位、在20世纪成长和接受教育的一代人来说,这一点很难承认。对他们来说,无论政治选择如何,20世纪的道德要求都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当前自由市场经济最狂热的支持者,也可能只是因为他相信这个体系最终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明确支持不平等的概念。这一代人,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对伟大的解放机制的信念都没有,或尚未受到任何动摇。这是他们所知道的一切,也是他们曾经知道的一切。
他们接受了通过学习和努力工作取得进步的观念/教条,权利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特权继承来的。接受教育的基础是才能,而不是财富。他们坚信,文化和宗教的差异,新教和天主教的差异,最终会融合成一个单一的中产阶级。
如果皮凯蒂是对的,那么这些不言而喻的“真理”很可能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在西欧,生活中的许多特权并不是渐进进化过程的自然结果,而是由当代经济体系决定的真实命运短暂而不可持续地中止的结果。只有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资本才没有露出真面目。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得到了一笔不错的交易,吃到美国对共产主义威胁的不容忍的红利,足以维持慷慨的福利制度,劝阻其公民不要同情共产主义。
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威胁已荡然无存,1989年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也说明了这一点:福利削减、养老金减少、公共服务减少等等。
如果研究一下建筑史,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建筑史,就会发现皮凯蒂所说的社会大流动时期与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城市的乌托邦愿景之间出现了惊人的交汇。从柯布西耶到希尔伯西默,从史密斯夫妇到巴克马:读完皮凯蒂的著作后,我们很难再把现代建筑的意识形态看作是具体捕捉到的社会流动。
在1914年之前,资本回报率一直遥遥领先于经济增长;而从1914年到1950年,即两次大战期间,这种关系发生了逆转。
由Sam Bunton&Associates设计的格拉斯哥红路公寓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计划在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上拆除,但由于公众的愤怒,这一无趣的计划被取消了。在原有的八个街区中,有两个已于2012年和2013年被拆除,剩下的建筑也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未来主义宣言》 在《费加罗报》上发表。它倡导的是一种不计后果、无条件拥抱新事物的精神,宣言将速度、机械和暴力美化为新时代的曙光。在宣布大群人因工作、享乐和骚乱而兴奋不已时,它“描述”了俄国革命发生之前的情况。
未来主义者坚持认为,“人类不会被进步所超越,相反,人类将在进化中吸收进步......对进步潜在的压倒性力量做出反应,并大声疾呼自己的中心地位。”
这种“意志的胜利”是对19世纪意大利的自由放任及其统治阶级的昏庸的彻底清算,一般意义上侵略性民族主义将被废除,以支持文化复兴和现代化。
在本世纪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对现代化承诺的信念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导致了残酷的工业战争与乌托邦蓝图之间的奇妙交替,后者希望利用工业发展的漩涡来实现更大的利益。
皮凯蒂在书中指出,20世纪取得的进步与随之而来的动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指出,不知何故,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动摇旧的既得利益和既有的权力关系。
从未来主义者到建构主义者,从CIAM到Team X,从新陈代谢主义到Archizoom,建筑界那些伟大的有远见的行动者们似乎无一例外地将他们对新事物的拥抱与对旧事物的报复需求结合在了一起。
“明日之城”虽然主要以社会为使命,但在其重复的、工业化生产的住宅区和超大型基础设施系统的描述中,却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残酷元素。美好的愿望被披上了严酷的外衣,仿佛在传达一个残酷的事实: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说皮凯蒂的分析具有政治性的话,也只是因为他认识到政治选择的相关性,即资本自然倾向于不平等,而当政治双方的对立无休止地持续下去时,这种不平等就会得到最好的反击。在这种观点看来,20世纪的解放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立政治阵营之间的较量,只要任何一方的胜利被中止,这种较量就会持续下去。
因此,斗争的概念本身被推到了中心位置,它不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对制度的一种必要的对抗性压力......甚至可以说是制度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制度要保持进步,这种压力就永远不会减弱。
乌克兰雅尔塔的友谊疗养院,由俄罗斯建筑师Igor Vasilevsky和Nodar Kancheli共同设计,于1986年完工,像是一个社会浓缩器。
未来主义大师马里内蒂写道:"除了斗争,再也没有其他美了。”
这里还出现了与现代运动的呼应。现代建筑总是被认为是政治性的,但总的来说,它的政治含义是杂乱无章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是现代建筑的赞助者,共产主义直到斯大林也是。柯布西耶既为苏联服务,也为维希政权服务。这些制度之间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推翻旧制度的愿望上:它们共同的信念是,无论行动的后果是什么,不行动的后果会更严重。
事后看来,20世纪的社会流动并不是左派对右派的胜利,而是新派对旧派的胜利:以公平竞争的名义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清洗。或许这就是柯布西耶的“建筑与革命”一文所概括的主要思想,其中建筑被视为防止暴力革命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意识形态革命。
这个提出建筑取代政治的口号具有左派言论的所有特征,但仍然是非政治性的。政治对立消解在新与旧的斗争中,消解在进步与倒退的选择中。
皮凯蒂对资本的历史性分析与建筑史的发展所产生的共鸣有时令人毛骨悚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一个交叉点与前卫艺术的出现相吻合,但这种共鸣甚至在20世纪本身的一个更微妙的层面上也适用。
20世纪70年代,经济产出对资本回报的领先优势开始减弱,这是20世纪的第一次。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股不同的政治之风开始刮起。保守主义革命首先席卷美国,随后席卷欧洲,强制推行经济自由化和削减政府开支的议程。公共部门的规模不断缩小,大型公共住房项目成为历史。这一时期基本上同时标志着对现代建筑优点的无拘无束的信念的终结。
1972年,圣路易斯的普鲁伊特-伊戈公共住宅区被拆除,这一事件被评论家普遍视为现代建筑的“终结”,在更大范围内,也是城市现代乌托邦愿景的终结。
普鲁伊特-伊戈拆毁后,人们对建筑行业的信心受到严重动摇。人们开始陷入沉思,主要的开创性建筑作品不再是图纸,而是书籍,不再是愿景,而是反思。1989年是柏林墙倒塌的一年,也是全球资本主义统治无可争议的一年,这一年最值得一提的建筑宣言就是查尔斯王子的《英国愿景》。
《未来主义宣言》所预示的现代时代,在具有世袭霸权的奥托森托时代的尾声,以英国皇室成员撰写的反现代宣言作为结束,颇具讽刺意味。
如果说六七十年代的平等主义氛围让现代建筑普遍不受欢迎,那么八九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则让现代建筑过时了。城市建设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掌握在私营部门手中。建筑专业的“思想生产”,无论是以理论宣言的形式,还是以全盘城市愿景的形式,都逐渐陷入停滞。城市建设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在城市中进行大规模干预,利用公共住宅项目作为肌理来构建新的、另类的城市结构已变得不可能。
作为全盘私有化计划的一部分,公共住房协会被私有化,住房所有权急剧上升。当权者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从租户转变为业主,还希望获得政治影响力。一旦人们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使他们成为压低利率和通货膨胀的既得利益者。在无法逃避的经济现实面前,他们除了同情右派的经济议程之外,别无选择。据此推断,住房拥有者立即成为保守派的支持者。
MVRDV是Watervillas、Hedge Island和Patio Island的总体规划师和建筑师,在海牙伊彭堡开发的Waterwijk住宅区涵盖了不同的郊区类型,鼓励社会多元化发展。
然而,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产阶级与右翼之间新的效忠关系像是一场不便的婚姻。保守派革命依赖于两大支柱:房产价值的永久性上涨以维持人们对自置居所的渴望,和工资的温和性以维持经济的竞争力。这两者的结合迟早会发生冲突,从而暴露出允许人们“买入”的整个体系是一个浮士德式的契约。由于房产升值速度快于收入增长速度,人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每一代购房者都在承受着第一代业主从中获利的痛苦。
皮凯蒂关于财富回报率高于收入的观点在过去几十年的房地产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资本在第一波看似对人们有利的运作之后,如何不可避免地获得自身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
保守主义革命之后,建筑环境,尤其是住房,从根本上获得了新的角色。它从提供住所的手段变成了获取经济回报的手段。建筑物不再是用来使用的,而是用来拥有的。“房地产”一词的普遍使用,让建筑师被经济学家的定义所取代。这也是建筑变得不可解释的原因。
建筑的逻辑不再主要反映其预期用途,而是主要用于促进经济方面的“通用”可取性。对建筑的评判被推给市场。建筑的“风格”不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而是一种商业选择:别人愿意为建筑付出多少,建筑就值多少钱。
这也让建筑与市场变得难以区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奇特的过程逆转:电脑效果图先于技术图纸,公寓销售先于结构设计,形象先于实质,推销员先于建筑师。也许,阿尔多·凡·艾克在80年代对后现代主义的抨击只不过是一种绝望或愤慨的表达,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被劫持了。
如果我们将皮凯蒂的类比推向高潮,我们可能会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过后现代建筑。也许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各种建筑风格在相互论战,而是建筑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果说在70年代之前,建筑主要被视为公共开支,那么在70年代之后,建筑则主要成为一种创收手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事实只会进一步加剧建筑预算的下降压力。一旦被视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建筑就别无选择,只能按照资本的逻辑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终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现代或后现代建筑,而只是被资本吞并前后的建筑。
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一种新的现代主义,至少在美学上是这样。但今天的现代建筑到底有多现代呢?现代主义有一个理性的纲领:分享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最近几十年的情况表明,现代建筑很容易违背其最初的意识形态。一旦建筑被认定为一种回报手段,现代建筑的“手段经济”就不再是一种让最多的人受益的方式,而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方式。合理的生产方式、工业产品的融入、90度角以及简洁的美学,这些曾经让人们买得起建筑的手段,如今却让建筑变得“廉价”。
市场营销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现代主义可以被自由地重新诠释为一种风格而非意识形态,那么将高售价低成本基础相分离就变得相对容易,并因此获得创纪录的利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发展对富人和穷人都有影响。随着销售价值超过生产成本,质量不再取决于产品,而取决于通过销售获得的潜在利润,实体奢侈品的整体概念被纸面价值所取代,然而,纸上的价值绝不代表产品的真正物质价值,房产的价格是由面积和位置共同决定的,除非出现重大技术缺陷,否则建筑的材料或技术质量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只要炒作还在继续,“投资”就是安全的。
位于北肯辛顿的特雷利克大厦建于1972年,楼高31层,共有217个单元,是建筑师们非常熟悉的建筑,因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而声名狼藉。随着80年代中期议会住宅“购买权”的推出,许多公寓被租户买下。一个新的居民协会成立了,并进行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改进,包括聘用了一名门卫。
由Ernö Goldfinger设计的位于北肯辛顿的特雷利克大厦是为伦敦工人阶级设计的社会福利住房,但却成为了绅士化的一个案例,许多公寓现在都是私人所有。
1998年,建筑被评为二级建筑,此后房价大幅上涨,塔楼内的公寓也被视为非常理想的住宅。尽管大楼内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但塔内的房产售价从25万英镑的单卧室小公寓到48万英镑的全面翻新的三卧室公寓不等。
北约克郡谢菲尔德的帕克山庄园建于1957年,在70年代逐渐衰败。1998年,建筑群被列为二级建筑,随后英格兰遗产与一家私人开发商共同启动了一项翻新计划,将这些公寓改造成高档公寓和商业单位,翻新项目还是201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斯特林奖的六个入围项目之一。
据谢菲尔德自己的网站介绍,这座城市是“英国核心城市中年均工资最低的城市”。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的原始单元目前的售价为,31平方米的单间 151000欧元、三居室350000欧元和四居室418000欧元。
在21世纪,“最低存在感”似乎成了一种特权。
20世纪告诉我们,乌托邦思想可能带来不稳定的后果,但如果历史进程是辩证的,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21世纪是否标志着乌托邦的消失?如果是,那又有什么危险呢?
皮凯蒂对20世纪的描述呼应了人们熟悉的“短暂的20世纪”这一概念:短暂的20世纪最初由匈牙利科学院提出,但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作家Eric Hobsbawm定义,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两种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较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东欧共产主义结束;从萨拉热窝开始,到柏林结束。
如果我们相信皮凯蒂的话,现代建筑的社会使命,即努力为所有人建立体面的生活标准,似乎已成为过去。建筑现在成了资本的工具,成为与其过去的意识形态努力背道而驰的目的的同谋。
新千年已经过去24年了,上个世纪仿佛从未发生过。曾经体现社会流动性的建筑,如今却在阻止社会流动。贫困率和无家可归者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大型社会住宅区却被越来越坚决地拆除。或许,皮凯蒂的理论,即20世纪的最终毁灭,在有条不紊地清除其有形物质的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证明。
”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