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s in Central Plains
文/刘文俊
豫西八百里伏牛山西端南麓,有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县城,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得名淅川,古时称丹淅平原。
浙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楚国800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此处,45位楚王有23位在这里主政。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霸主。
这里不仅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也有汉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点。1977年,这里发现了上千座楚国早期古墓群,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九万多件。其中摄人心魄的“云纹铜禁”、巧夺天工的大型“编钟”、工艺精湛的“青铜大鼎”震惊了世界。也许它们在被淹没的时候,曾向世界投下了无限哀婉的最后一瞥,有幸被我们看到,这里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淅川地处秦岭余脉,降雨集中,秦岭南坡广大范围丰富的水在流经淅川境内形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丹江,仰卧于丹淅平原,一路向东,日夜奔腾不息,在湖北丹江口与汉江交汇,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广袤的丹淅平原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土地肥沃。丹江两岸是“一脚踏出四两油、一收十年粮不愁”的富庶之地,千百年来,这块肥沃的土地滋润和养育了居住在这里祖祖辈辈的先民。
我的老家石门村位于丹江中上游北岸,县城西5公里,全村有2000多口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自村后不远处的山泉里潺潺流出,帶有水温的小河上漂浮着一层淡淡的水雾,即是隆冬也不会结冰。当太阳洒向大地时,吃过早饭的男人下地劳作,女人们则来到村中小河边淘菜淘红薯、洗衣服,时有顽童跳进小河摸鱼捞虾抓螃蟹,打水仗玩耍。小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在村南5公里处汇入丹江。挨着村南则是一条来自中原腹地经南阳穿越浙川县城的大道,向西延伸50多公里到达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
“荆紫关”是中国历史名镇、“鸡鸣三省”,八省商贾汇集的黄金之地。来自中原腹地的客商经由此关向西南进入湖北、湖南,北面则进入陕西关中及甘肃地区,历来是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被称为中国龙脉,横亘于东西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气候分水岭,农历春节过后,当岭北关中平原还是冰封大地的时候,岭南亚热带气侯的丹淅平原已是一派春天景象。在石门村后的山间地畔,一丛丛山桃花竞相开放,粉白色花朵在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菜露出金黄色的花蕾,村南广阔的田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一群群南归的大雁忙碌地穿梭其间觅食,不时有几只仰头啼鸣的白天鹅掠过天空,一派江南田园风光。
家乡人们勤劳能干,和谐相处,各家院子没有隔墙,可以互相连通,吃饭时父老乡亲们会端着饭碗相聚院中吃饭聊天,评判谁家饭好,谈论各自的眼见耳闻、奇闻趣事。吃饭间隙成了信息交流的时段,生活虽清贫,却也其乐融融。
金秋十月,丹淅平原肥沃的土地迎来了当年第二茬庄稼的收获时节,水稻沉甸甸的低下了头,微风过后,稻浪滚滚、令人心醉;金黄的玉米、雪白的棉花,花生红薯芝麻丰收在望;丹江的鱼更肥美,人们在农闲之余自带渔网,驾一叶小舟,撒几次网,总能带回不少硕大肥美的丹江鱼和大虾。
为了治理汉江水患,1958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在丹江与汉江交汇下游800米处拦江建坝。八月国家重点项目丹江口水库开始建设,来自河南南阳、湖北襄阳、荆州三地十七县的十万建设大军汇集丹冮口水库工地截流汉江。后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动员中原人口密集地区青年到西北支边,于是处于库区中心,浙川移民中的8008名青年于五九年四月到五月便开始了移民之路,送到青海省高寒山区的三个贫困县,这些从风景秀丽,气侯宜人的丹浙平原来到风雪迷茫的青藏高原,安置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荒芜之地,过起兵营式的屯垦生活。为了让他们扎根高原,政府做工作把他们失去家园的家属4709户14334人全部迁来,这样从淅川迁移青海支边的移民总计22342人。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干旱缺雨,饮水短缺问题,2000年后国家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决定从建成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因流经淅川境内的丹江水质优甘甜,沿线海拔平稳,最终将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设在淅川。在丹江口水库1022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里,淅川县水域达到了506平方公里,丹冮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有人曾写文章称,“不出河南看大海,就到南阳淅川来”。被誉为“天下第一渠”的渠首工程位于这里,它是世界上极为宏伟的引水工程之一,也是世界最长距离的调水工程。
为造福华北大地,淅川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丹浙平原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丹江两岸55万亩富庶之地,淹没在丹江口水库下面。从1959年4月到2011年,丹淅平原上40万人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移民远方,移民大军分多批次西进青海、新疆、北去陕西、南下湖北、东迁河南省内多地。我的族人们除少数从原址后移高处外,其余全部在2011年由国家集体搬迁到千里之外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我则在60年代初移民陕西铜川,淅川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县。风雪迷茫的青藏高原留下了他们垦荒的脚步;芦苇遍地的湖北大柴胡见证了他们筚露蓝缕的身影;40万浙川人在移民迁徙道路上艰难前行长达半个多世纪。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历时十年建设,号称跨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在淅川陶岔渠首正式开闸送水,优质清澈甘甜的丹江水从“天下第一渠”渠首起航,沿着千里太行山脉东麓,跨越1432公里之遥,途经沿线24座大中城市,奔流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一江清水送达首都北京,累计向华北供水100亿立方米,沿途受益人群达两亿之众。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考察,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一江清水向北方,华北京津笑声朗,岁岁移民寻根处,丹水滔滔颂华章”这是移民工程纪念碑上的文字,正是淅川人民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巨大牺牲精神,描绘了一副跨世纪的宏伟蓝图。
如今当你站在“天下第一渠”渠首处观看大坝,一侧是浩瀚无垠,波澜壮阔,天水一色,人称亚洲小太平洋的丹江口水库。另一侧是浩浩汤汤,水清岸绿的一渠清水,一路向东而去,奔向首都北京。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既有落日余晖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丹江水,也有气势恢宏的渠首大坝,还有蜿蜒柔美浩翰如太平洋的丹江小三峡。
这里气候适宜,各种亚热带作物可以在这里安全越冬。在周边的乡村山坡上可以看到大片柑橘林。浙川县据说是中国最北的柑橘产地,也是河南三大柑橘产地:淅川、内乡、固始中种植超十万亩,面积最大的地方。
零八年秋,当我带着老伴和儿子重返故乡时,丹浙平原早已被库水淹没。在这块秀丽的“小江南”土地上,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乡音,见不到炊烟袅袅的村庄。我的美丽家园,祖屋、祖坟,永远地静静地躺在浩瀚无垠的丹江口水库下面,在中国的版图上,没有了这些行政区划,风景秀丽的丹淅平原永远消失了。
每年清明来临,别人扫坟祭祖时,我特别羡慕,只能在三岔路口烧几张黄纸,遥寄哀思,偶有几次回到故乡,也只能站在水边望水兴叹,凝望着长眠于水下的祖辈亲人,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与怀念。
故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坐标,更是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有亲情的牵绊,家族的记忆。半个多世纪过去,淅川的父老乡亲散居祖国各地,我们共享着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过上了幸福日子。
我虽阔别故乡60余载,其间曾回去八次,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倍感亲切,
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再也见不到的亲人,但我会在第二家乡陕西铜川和孩子们一起,牢记祖辈嘱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告慰先辈在天之灵。
淅川是我可爱的故乡,为了国家战略需要,祖辈繁衍生息,风景秀丽的家园早已不复存生,但对故乡一切美好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微信:C2226995811
投稿邮箱:2226995811@qq.com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