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2023年的统计数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这些数据清晰地揭示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随之而来的挑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紧缩、退休年龄的推迟以及养老金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尽管实施了三胎政策,但新生儿数量的连年减少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马寅初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如果他未曾提出《新人口论》,并且我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的人口问题或许不会如此严峻。
然而,这种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若马寅初未提出其观点,且我国未采取计划生育措施,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又将如何,这些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约为4.5亿。至1953年,首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人口已激增至6亿以上。这一增长速度极为迅猛,尤其考虑到我国刚刚结束长期战乱,百业待兴,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如何维持生计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自1949年至1951年,马寅初先生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及北京大学校长,职位显赫。然而,他心中始终牵挂着中国的人口问题。尽管马寅初先生接受了西方教育,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但他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一生中娶有两位妻子,共育有三子五女,其中长子不幸早逝,其余子女均有所成就。
1957年3月,党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最高国务会议,马寅初先生在会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并强调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否则生产发展将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从而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马寅初先生的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即遭遇了众多反对意见。有人质疑为何苏联不考虑人口问题而我国却需如此重视。马寅初先生回应称,两国的人口基数存在显著差异,且苏联的不考虑并不代表我国也不应考虑。同年7月5日,《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马寅初先生在文中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然而,历史的进程证实了马寅初先生的预见性。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遭受了自然灾害的侵袭,随后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此时,人口激增的后果逐渐显现:粮食供应不足、住房资源紧张、医疗卫生系统承受巨大压力,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
直至此时,人们方才逐渐认识到马寅初先生的见解或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直至70年代,政府方才有所觉悟,开始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诸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晚婚晚育”等口号,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
1973年,国家进一步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规定女性须满23周岁、男性须满25周岁后方可申请结婚证。同时,规定婚后至少一年方可生育,且两个孩子之间需间隔三年以上。此外,还出现了“一个孩子不嫌少,两个孩子正合适,三个孩子则过多”的宣传标语。
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新生儿数量显著下降。尽管如此,根本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经济压力亦未得到根本缓解。
1978年,为了实现到世纪末将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我国进一步倡导“一对夫妇最好只生一个孩子,最多不超过两个”。
对于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政府提供奖励措施;而对于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则施加了一定的限制。
回顾历史,若非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在21世纪初的人口数量可能已超过16亿。如此一来,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更为严峻,就业市场的压力将加剧,教育资源的紧张状况将更为突出,社会矛盾亦可能更为激烈。同时,环境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城市化进程亦可能遭遇更多困难。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框架下,独生子女政策导致许多家庭仅有一个孩子。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并使得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然而,若无此政策,家庭可能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社会的贫富差距亦可能更为明显。
因此,尽管马寅初在当时遭受了严厉批评,但其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的人口控制理论为中国避免了更严重的人口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肯定地说,若非马寅初的前瞻性思考,中国可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挑战。